钟新光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东莞市工厂工人公共卫生风险沟通认知与需求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公共卫生风险沟通现状和需求,为我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935名工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公共卫生风险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工人对公共卫生风险认知存在差异(F=5.37,P<0.05),其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风险认知度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工人对公共卫生风险认知情况存在差异(F=3.92,P<0.05);66.85%的人相信政府有能力控制公共卫生事件,31.66%的人表现出不信任或模棱两可的态度;对公共卫生风险关注情况:34.95%非常关注,53.58%的人一般关注,不关注的占10.80%;对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所做宣传工作内容是否有帮助的调查显示,628(67.17%)人认为有很大帮助,但156(16.68%)人认为帮助不大或内容太专业看不明白、内容太多分不清主次,98(10.48%)人认为内容不值得关注,53(5.67%)人未关心过政府的宣传工作。结论东莞市工人公共卫生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政府部门应加强公共卫生事件控制能力,同时要改进公共卫生风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方式,加强与公众之间的风险沟通能力。
- 陈平华余祖卫汪文藤张巧利钟新光袁汝钊方昌勇张萌
- 关键词:公共卫生风险沟通
- 东莞市2000~2005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分析近年东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发病率回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收集2000~2005年东莞市狂犬病疫情报告、病例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例数51例。其中本地暴露感染17例,占33.33%;外地暴露感染34例,占66.67%。病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02年后本地感染病例增幅较大,主要分布在石碣、大朗、东坑、常平和大岭山等5个镇,集中了全市82.35%的本地感染病例。病例以犬伤感染为主,70%以上病例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发病最多的为民工(49.02%),其次为农民(27.45%);男女之比为2∶1。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夏秋季相对较多。结论外地暴露感染的输入病例多,本地感染病例增长快,犬只数量多且缺乏监管,犬只免疫率极低,犬伤人数持续增长,伤后大多未进行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部门之间管理脱节、重视不够等是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因此应加强以上各方面的管理。
- 钟新光谢炜
- 关键词:狂犬病防制对策
- 我国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2009年6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某小学发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认该次疫情为我国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经过积极防控,7月2日该起疫情平息,现将调查处理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张萌刘艳璋钟新光张泽武
- 关键词:暴发疫情流行性感冒H1N1流行病学分析甲型
- 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 26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26/10万、153.08/10万、382.91/10万和368.6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7月和9—10月;城镇片、丘陵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6.11/10万和279.27/10万;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5.67%(54 789/57 268);散居儿童占76.62%(43 876/57 268),托幼儿童占20.31%(11 629/57 268);本地人口病例占38.85%,流动人口病例占61.15%,本地人口发病率(310.22/10万)高于流动人口(193.98/10万)(P<0.01);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主要集中于4—6月,均发生于托幼机构(幼儿园29起、儿童福利院2起)。结论 2008—2011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加强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和管理。
- 卢展鹏张泽武曾耀明钟新光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 东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对东莞市2009年甲型HIN1流感(简称甲流)疫情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分别来源于东莞市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首例甲流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6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18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死亡3例;重症病例发生率为5.21%,病死率为0.58%。518例中男性占61.58%,女性占38.42%;学生占75.10%;15岁以下人群占62.74%。3例死亡病例均为学生,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同期共发生暴发疫情50起(学校47起),罹患率最低为0.87%(32/3 674),最高为17.00%(68/400),暴发疫情中确诊甲流病例260例,占2009年甲流报告总病例数的50.19%。甲流就诊趋势指数及暴发疫情时间分布显示发病高峰为11月份。甲流的流行及防控可分为严防输入、局部暴发及社区扩散、多点暴发和社区流行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结论东莞市2009年甲流发病的重点人群为15岁以下的学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建议继续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工作和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甲流防控措施。
- 张巧利张萌钟新光刘艳璋卢志慧张泽武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疾病暴发流行
- 东莞市首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对东莞市首起登革热社区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波及范围、病例分布情况及可能传播来源;采用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结果:2010年7月22日~10月26日,东莞市兴塘社区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社区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40例,其中确诊病例24例,可疑病例16例;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92.50%)、头痛(82.50%),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分别占57.50%和52.50%;病例表现为首发病例住家200米范围内的聚集性;首发病例发病前有东南亚国家旅游史。结论:症状不典型输入性病例容易引起本土疫情,人员的高流动性易造成登革热疫情的扩散;控制疫情的关键是开展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将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的水平。
- 陈平华张萌钟新光袁汝钊杨挺立黄振宇陈文峰曾耀明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一起社区诺如病毒腹泻爆发调查分析
- 目的对东莞市某社区发生的一起腹泻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 ELISA、RT—PCR 等方法对人体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月11日开始至18日结...
- 张巧利钟新光曾耀明夏宪照王晓霞陈柏芬
- 关键词:诺如病毒诺瓦克样病毒腹泻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基孔肯雅热确诊患者8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基孔肯雅热( chikungunya fever,chik)是以伊蚊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1].1987年,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曾发现chik患者,并从其血液中分离出病毒[2].2008年3月起,我国广东省广州市、茂名市,浙江省杭州市等先后出现了基孔肯雅热输入性散发病例[3-5].2010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报告了全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疫情.作为一种在我国新发的传染病,掌握其临床学特点可指导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救治并为修订该病的防治指南提供参考.
- 张萌陈平华黄振宇钟新光陈文峰曾耀明杨挺立卢展鹏张巧利
- 关键词: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病毒
- 中国首起基控肯雅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 分析我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共发现病例253例,其中确诊病例65例,疑似病例188例,罹...
- 张巧利李德琼张永慧陈平华何剑峰丁凡钟新光钟豪杰刘志权黄振宇梁文佳袁达康
- 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的对比分析
- 目的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伊蚊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学异同点,为这两种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和查阅患者就诊资料的方法搜集东莞市2010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和...
- 熊劲光黄振宇陈平华钟新光张萌袁汝钊张巧利
- 关键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