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记宏

作品数:40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星火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帕金森
  • 22篇帕金森病
  • 18篇磁刺激
  • 12篇经颅磁刺激
  • 9篇重复经颅磁刺...
  • 6篇病患
  • 5篇抑郁
  • 5篇诱发电位
  • 5篇帕金森病患者
  • 5篇小鼠
  • 4篇低频重复经颅...
  • 4篇兴奋性
  • 4篇失眠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法
  • 4篇磁刺激治疗
  • 3篇电图
  • 3篇运动诱发电位
  • 3篇神经元
  • 3篇失眠患者

机构

  • 40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脑老化...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武胜县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郭记宏
  • 26篇王铭维
  • 17篇孙海民
  • 17篇顾平
  • 13篇李艳敏
  • 11篇王彦永
  • 10篇王惠君
  • 9篇孙秀巧
  • 8篇马晓伟
  • 6篇孟莉
  • 5篇时军
  • 5篇王亚辉
  • 4篇马琳
  • 3篇崔冬生
  • 3篇牛海玲
  • 3篇耿媛
  • 2篇刘力
  • 2篇张立庄
  • 2篇赵慧新
  • 2篇张忠霞

传媒

  • 6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建立PD小鼠模型。rTMS组鼠每天接受1Hz、1T的rTMS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B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阳性(TH-ir)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B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值(CD)较NS组减少(P<0.01);rTMS组TH-ir和BDNF-ir、CD值较PD组和s-rTMS组增加(P<0.05);s-rTMS组与PD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与BDNF-ir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49,P<0.01),相应的CD值比较亦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rTMS对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董巧云顾平王全懂崔冬生王彦永张振清耿媛郭记宏王铭维
关键词:磁刺激帕金森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皮质兴奋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从运动功能、电生理检测方面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从电生理角度进一步探索P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低频rTMS技术治疗28例PD患者(患者组),刺激部位为人选者双侧的第一运动皮质手代表区MIHand,频率为1Hz,磁场强度为120%静息阈值,每日1次,共15d。另选择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作为评定指标。结果PD患者MEP的静息态阈值(RMT)、中枢传导时间(CMC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波幅(A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rTMS治疗后,PD患者运动功能有改善,RMT增加.CMCT延长,强直型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PD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性提高,低频rTMS可部分抑制这种改变。
王铭维孙秀巧顾平马晓伟李艳敏郭记宏孙海民时军
关键词:帕金森病皮质兴奋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及其对PD的诊断意义。方法:PD组患者67例,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观察两组BAEP的差异。比较PD患者不同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不同评分、Hoehn—Yahr(H—Y)的不同分期的BAEP的异同。结果:PD患者BAEP总异常率为23.9%,以Ⅰ-Ⅲ波间期(IPL)异常为主。PD组患者Ⅲ波、V波潜伏期(PL)、Ⅰ-ⅢIPL、Ⅲ-ⅤIPL、Ⅰ—ⅤI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PD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Ⅰ—ⅤIPL较病程〈5年的患者明显延长,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波ⅢPL较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H—Y分期患者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听觉传导通路存在异常,随着病程延长,UPDRS评分增高,BAEP更容易出现异常。
王铭维顾平李艳敏郭记宏孙海民孟莉
关键词:病程
磁刺激骶神经根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孙秀巧王铭维郭记宏时军孙海民
关键词:膀胱神经原性磁疗法腰骶丛
线粒体跨膜电位在不同年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改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跨膜电位在不同年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神经细胞中的改变。方法选用15周龄、5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5周龄对照组、15周龄模型组、53周龄对照组和53周龄模型组。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双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成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阿扑吗啡(APO)进行旋转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异常,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15周龄PD大鼠相比,53周龄PD大鼠的行为学成绩、多巴胺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活性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6-OHDA所致的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能是导致PD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老化可加速其功能障碍。
牛海玲马琳王廉昌郭记宏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年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60例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NE-WLEADBV-100全自动悬丝血流变仪对60例PD患者和65例健康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而后进行比较。结果PD患者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PD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康琼英温洁新郭记宏李艳敏杨雪梅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液流变学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心理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及患侧肢体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HAMD、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MEP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CMCT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且治疗组MEP波幅、CMCT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
王亚辉赵保礼常丽静邢军郭记宏王志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缺损心理障碍
衰老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衰老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线粒体复合物的影响。方法选用8个月龄、16个月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个月龄对照组、8个月龄模型组、16个月龄对照组及16个月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MPTP )制成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检测其黑质多巴胺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复合物Ⅰ~Ⅳ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异常,黑质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8个月龄PD小鼠相比,16个月龄小鼠行为学成绩、多巴胺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降低更明显( P<0.05)。各组线粒体复合物Ⅱ、Ⅲ、Ⅳ无显著差异。结论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线粒体复合物Ⅰ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衰老可加速其功能障碍。
马琳牛海玲刘香锟王廉昌郭记宏
关键词:衰老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和叶酸水平的改变及B族维生素治疗的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改变及B族维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2例PD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Hcy、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检测。给予PD患者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和甲钴胺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浆Hcy水平,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期评定。结果P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PD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e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UPDRS评分、H—Y分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血浆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明显降低,B族维生素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但无法改善患者的UPDRS评分和H—Y分期。
李艳敏孟莉郭记宏刘万根王培芝孙海民王惠君王铭维
关键词:帕金森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B族维生素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 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马晓伟刘丽杨洁王彦永郭记宏王亚辉王铭维
关键词:失眠抑郁皮肤交感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