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咏梅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五味子醇甲对糖尿病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五味子醇甲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阿朴吗啡诱导阴茎勃起,筛选出糖尿病ED大鼠。经过8周的五味子醇甲处理后(分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海绵体内压(intracavernous pressure,IC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结果电刺激前,各组间基础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时,各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induced erection dysfunction,DIED)组大鼠ICP及ICP/MAP依次递减(P<0.05),与DIED组相比,低剂量药物组ICP及ICP/MAP无明显改变(P>0.05),中、高剂量药物组ICP及ICP/MAP依次递增(P<0.05),高剂量药物组上升幅度最大。各组间ALT、AST、ALP及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醇甲干预后可以改善DIED大鼠勃起功能,且安全性好,为今后该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郝慧瑶左宏业张硕郭鹏鹏张力辉郝咏梅
-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链脲佐菌素五味子醇甲
- 2型糖尿病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被引量:9
- 2008年
- 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致死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基础,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重要初始阶段。本文就内皮功能紊乱在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 禹远远王瑞英郝咏梅
- 关键词:糖尿病内皮细胞内皮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与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表型)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关系。方法将753例T2DM患者以血甘油三酯≥1.7mmoL/L、腰围男性≥85cm或女性≥80cm为切点,分为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单纯高甘油三酯组、单纯腹型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组,比较4组间DKD的发生率及各生化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TWC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较非HTWC组升高(均P〈0.01);HTWC组DKD的发病率较其他3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TWC表型是T2DM患者合并D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4,95%CI=1.183~3.625)。结论 HTWC表型是T2DM患者合并DKD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郝慧瑶张芳周静陈彦霞王静郝咏梅
- 关键词:糖尿病甘油三酯类腰围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1002例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与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观察随访2004年3月至201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总成功率97.31%(975/1002),总并发症发生率13.97%(140/1002),其中心脏并发症124例,血管并发症11例、其他并发症5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20%(12/1002),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封堵器脱落1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股动脉血栓2例,经相应治疗后无死亡。随访时间3—54个月,平均(28.3±25.9)个月。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前正确判断、术中准确操作和术后严格随访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 高磊刘君郝咏梅谭慧莲郑庆厚邓宝刘凌张密林王震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
-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餐前及餐后各时间点的血脂水平和LPL活性。结果糖尿病组餐后甘油三酯(TG)浓度、TG曲线下面积(TG-AUC)、餐后TG峰反应(TGPR)和餐后TG峰值时间(TGP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IR组又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NIR组)(P<0.05)。但各组血清LPL活性按正常对照组、NIR组和IR组的顺序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R程度越重,LPL活性越低,从而加重脂代谢异常。
- 郝咏梅王瑞英杨振华张力辉周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脂代谢胰岛素抵抗
-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被引量:3
- 2008年
- 禹远远王瑞英郝咏梅
- 关键词:糖尿病
- Hybird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 高磊刘君郝咏梅谭慧莲刘凌郑庆厚王震张密林
- 该项目选择先心病诊疗中心住院的先心病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由专家组制定Hybird治疗方案,规范进行术前准备、严格术后处理及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观察内容:治疗成功率;治疗近、中期疗效评价;Hybird治疗与传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6年
- 吴文成王绵周红张松筠孟凤苓郝咏梅王瑞英王建华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
- 大黄素调节HIF-1α/VEGF通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EM)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高脂高糖联合N-硝基-L-精氨酸甲酯喂养大鼠以构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从空白组、造模组大鼠胸主动脉中成功分离出来的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模型组、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组(10μmol·L^(-1) DMOG)、联合组(80 mg·L^(-1) EM+10μmol·L^(-1) DMOG)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40、80 mg·L^(-1) E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中、高剂量实验组和DMOG组、联合组、模型组、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18±0.36)%、(6.28±0.20)%、(24.96±1.18)%、(12.36±0.49)%、(18.76±0.68)%和(4.59±0.26)%,HIF-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6±0.07、0.78±0.06、2.03±0.12、1.05±0.13、1.58±0.12和0.69±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9±0.05、0.23±0.02、0.98±0.06、0.63±0.04、0.86±0.07和0.11±0.0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DMOG组上述指标和中、高剂量实验组比较,联合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M可能通过抑制HIF-1α/VEGF通路,从而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朱秋霄郝慧瑶刘子渤高明张芳周静郝志华张力辉郝咏梅
- 关键词:大黄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胰岛素类似物与胰岛素抗体(IA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与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两类人群胰岛素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探讨胰岛素类似物的免疫原性及胰岛素抗体(IAA)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3例正在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T2DM患者为治疗组,472例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为非治疗组,比较2组胰岛素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将治疗组分为胰岛素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2组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体重指数(BMI)、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时间、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剂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因素的差异。明确形成胰岛素抗体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胰岛素抗体阳性率高于非治疗组(P=0.000)。治疗组中胰岛素抗体阳性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使用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SBP、DBP、HbA1c达标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胰岛素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分别为病程、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剂量、HbA1c、舒张压。其中,胰岛素抗体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病程、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剂量存在多组赋值,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病程6年以上及胰岛素类似物使用>40 U/d的患者胰岛素抗体阳性的风险增高。结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免疫原性。病程越长、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剂量越大、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胰岛素抗体阳性的风险越高。舒张压是胰岛素抗体的保护因素。在接受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超过6年、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剂量超过40 U/d、HbA1c控制不达标、舒张压偏低应时应及时检�
- 陈曼丽唐龙妹齐莉莉郝咏梅
- 关键词:外源性胰岛素2型糖尿病免疫原性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