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艳华

作品数:4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气冷堆
  • 22篇高温气冷堆
  • 6篇实验堆
  • 6篇自然循环
  • 6篇高温气冷实验...
  • 6篇HTR-10
  • 5篇余热排出
  • 5篇热堆
  • 5篇落棒
  • 5篇供热堆
  • 5篇核供热
  • 5篇核供热堆
  • 5篇反应堆
  • 4篇低温核供热堆
  • 4篇蒸汽发生器
  • 4篇球床
  • 4篇控制棒
  • 4篇非能动
  • 3篇一回路
  • 3篇余热排出系统

机构

  • 43篇清华大学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43篇郑艳华
  • 24篇石磊
  • 9篇李富
  • 8篇陈福冰
  • 7篇薄涵亮
  • 6篇王岩
  • 6篇张作义
  • 5篇董玉杰
  • 5篇董铎
  • 5篇刘鹏
  • 4篇徐伟
  • 3篇谢国锋
  • 3篇王金华
  • 3篇童节娟
  • 2篇孙喜明
  • 2篇何旭洪
  • 2篇姜胜耀
  • 2篇郑文祥
  • 2篇李军
  • 2篇刘志勇

传媒

  • 20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中国核学会2...
  • 2篇北京核学会第...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核安全
  • 1篇第六届全国新...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11核能...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力驱动控制棒极限落棒热态原理实验
2002年
针对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在摩擦力卡棒和倒置等极限工况下的停堆问题 ,根据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提出了步进缸内腔卸压的解决方法 ,并在 2 0 0MW低温核供热堆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的 1∶1实验台架上进行了这种方法的热态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棒的落棒速度明显提高 ,棒外与棒内差压在卸压一定时间后能够达到较高的数值。说明水力驱动控制棒在热态摩擦力卡棒和倒置等极限条件下 ,能够克服一定量的摩擦阻力或能够克服重力插入堆芯。
王金华薄涵亮郑文祥姜胜耀刘志勇李军郑艳华张佑杰
关键词:水力驱动控制棒低温核供热堆水力驱动系统落棒
水力控制棒驱动系统的理论模型及应用
郑艳华
关键词:延时时间温度落棒时间
高温气冷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的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多套独立的余热排出序列,每套余热排出序列包括:冷却壁(1)、空冷器(5)、空气冷却塔(6)、反应堆压力容器(7)及反应堆舱室(8);所述水冷...
张丽李晓伟吴莘馨郑艳华何树延吴宗鑫张作义
文献传递
利用模拟机平台进行高温堆设计
反应堆模拟机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在满足实时性要求时会牺牲一定的数值精度,部分参数往往通过已知工况反算得到,无法进行设计计算。传统的反应堆系统分析软件包含可靠的物理模型和参数,可以进行设计和事故分析,但普遍缺乏较好的前后处...
孙俊眭喆马远乐郑艳华
关键词:核反应堆模拟机二次开发高温气冷堆
文献传递
HTR-PM两根一回路连接管断裂的进气事故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进气事故是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关注的超设计基准事故之一,石墨氧化腐蚀反应可能导致反射层结构强度减弱、燃料元件完整性和包容裂变产物能力被破坏,以及产生可燃气体等较严重后果。进气事故的分析研究对进一步掌握高温气冷堆的事故特性以及提高反应堆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MWe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HTR-PM)的初步设计,假设与一回路压力边界上、下相连的燃料元件进料管和卸料管同时发生断裂,从而形成烟囱效应并导致空气进入堆芯,利用高温气冷堆专用系统分析软件TINTE对自然循环建立及后续的进气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循环流量、堆内石墨腐蚀速率、舱室氧气消耗量、燃料元件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即使考虑腐蚀反应的不均匀性,事故后约60h时才会出现首个燃料包覆颗粒裸露现象,燃料元件最高温度峰值低于1620℃的设计限值,保持完好的燃料包覆颗粒仍具有包容放射性裂变产物的能力。同时,如果在相应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切断进气源,使石墨腐蚀反应不能继续发展,将不会对反应堆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郑艳华石磊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自然循环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卸压过程模拟和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当高温气冷堆发生假想事故导致停堆后,堆芯热量将通过冷却系统载出。由于系统设计和蒸汽发生器系统材料等要求,需在冷却水注入前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卸压。本文选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设计的200 MW高温气冷示范堆(HTR-PM),利用热工水力瞬态分析系统程序对其蒸汽发生器二回路系统进行建模,并针对事故后蒸汽发生器不同卸压阀门设计下的热工瞬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了蒸汽发生器换热管等部件在瞬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相关系统的应力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王岩石磊郑艳华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卸压
高温气冷堆换热管断裂事故进水量研究
蒸汽发生器换热管断裂导致一回路进水事故是高温气冷堆所特有的一类重要事故,进水与堆芯石墨化学腐蚀及生成可燃气体可能引起堆内升温、升压,因此是一回路进水是高温气冷堆安全分析十分关注的问题。事故过程中的一回路进水量是决定事故后...
王岩石磊李富郑艳华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文献传递
现象识别与分级表在高温气冷堆程序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按照我国核安全法规的要求,应用于高温气冷堆(HTGR)事故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必须经充分验证。对于程序的验证,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在其发布的管理导则中推荐了一套通用的流程,该流程的一重要步骤就是现象识别与分级表(PIRT)的建立。本文回顾了PIRT方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NRC开发的九步法PIRT过程,对PIRT方法在HTGR程序验证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PIRT方法对程序的开发、评估和应用具有指导作用,因而是HTGR程序验证工作的前提步骤。九步法PIRT过程具有通用性和先进性,该方法完全适用于我国HTGR的PIRT工作。
陈福冰陈志鹏郑艳华石磊李富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进气事故中自然循环建立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进气事故是高温气冷堆所关注的一类超设计基准事故,其中堆芯内外建立稳定自然循环的时间是该事故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日本山梨大学Tesuaki Takeda教授提出了局部自然对流会对此过程造成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本文通过...
刘鹏郑艳华石磊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数值模拟自然循环
文献传递
高温气冷堆进气事故中自然循环建立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进气事故是高温气冷堆所关注的一类超设计基准事故,其中堆芯内外建立稳定自然循环的时间是该事故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日本山梨大学Tesuaki Takeda教授提出了局部自然对流会对此过程造成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本文通过...
刘鹏郑艳华石磊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模拟计算流体力学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