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秉成
作品数:
15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文学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2篇
文化科学
3篇
文学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9篇
语文
5篇
文教
5篇
高考
4篇
语文高考
4篇
语文教育
4篇
写作
4篇
教育
3篇
语文教育观
3篇
文学
3篇
教育观
3篇
教学
2篇
语文课
2篇
语文试卷
2篇
语文学
2篇
试卷
2篇
题型
2篇
作文
2篇
文字
2篇
命题
2篇
考试
机构
14篇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14篇
郑秉成
12篇
潘新和
传媒
10篇
中学语文教学
1篇
语文建设
1篇
福建师范大学...
1篇
中学语文教学...
1篇
新作文(中学...
年份
1篇
2016
2篇
2013
1篇
2010
4篇
2009
3篇
2008
1篇
2007
2篇
2003
共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孙绍振语文教育观管窥
被引量:7
2009年
孙绍振先生是我们熟知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是高校最早介入中学新一轮课改的教师之一。在这十年中.他发表了《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质疑英语四级全国统考体制》《高考语文试卷批判》等数十篇文章,出版了语文教育改革著作《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策划参编了《作文大革命——顶级作家教作文》,主编了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语文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
中学语文教学
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教材
高考体制
文艺理论家
曹文轩语文教育观浅议
被引量:1
2009年
曹文轩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对语文教育关注颇多.是高校介入语文课改最深的几位学者之一。有人称之为“学者型的作家、作家型的学者”,这就是他的认知优势,在这种特殊的视角下,来认识语文教育中的问题,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发现。这里略作评述,就教于各位同仁。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
博士生导师
学者型
大学教授
语文课改
作家
语文高考“考什么”
被引量:6
2008年
命题与评价,自然会遇到三个问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评。“考试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方面: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即如何评分。”在最直观的层面,语文命题可以表达为须明了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就是说,命题者要处心积虑地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怎么评”也就不是很困难了。首先要解决的是“考什么”,就是考试目标的制订,这问题似乎很容易,但是情况恰恰相反,语文界始终没有弄明白,或者说始终糊涂着。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语文高考
考试设计
语文命题
命题者
评分
语文高考“怎么考”——谈整合、要求、命题构想
被引量:1
2009年
关于作文“怎么考”,应从语文试卷整体结构上进行考虑。 一、语基题、阅读题、语用题与作文题的整合以往“语文应用板块”所检测的语文“能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偶然性。例如2007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的第六大题第15、16、17三个小题,分别考的是:改病句;抒情句仿写(“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拟新闻标题。不知道这命题的依据是什么:15题,能改两个病句,不等于就不会写病句;写不写病句,写病句的概率有多高,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语文高考
命题
语文试卷
高考试卷
新闻标题
病句
语文高考“怎么考”——以开放性、交互性题型为主
被引量:2
2008年
在“考什么”之后关注的问题自然是“怎么考”.具体地说也就是用什么题型考。“题型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相当强的关系。题型不同,测量的行为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完全相同。题型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不相同.分数的误差也可能不相同,信度也就不相同。”^①用什么题型,是命题情境中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题型
语文高考
可靠性
信度
读写之诀窍:养明去蔽
被引量:2
2007年
现在的学生对读书作文,大多没有兴致。这是教师最头疼的,也是学生自己头疼的。我以为解决的方法,当为养明去蔽,寻求“不一样”。阅读,要读出文本的“不一样”之处:作者的新“发现”;写作,要写出自己“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独立的“发现”。——寻求“不一样”,是对读写智慧最浅俗的表达。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去蔽
读写
诀窍
作文
读书
教师
朱光潜语文学理论刍议
2013年
称朱光潜是一个语文教育家,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认可;如果进一步说,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写作教育的奠基人,是最杰出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之一,可能会招来更多惊讶的目光:他连中学语文老师都没有当过,也没有写过什么“正经”的语文教育学论著啊!
郑秉成
潘新和
关键词:
文学理论
语文教育家
教育理论家
语文教育学
写作教育
语文老师
王富仁语文教育观浅论
被引量:4
2009年
王富仁对语文学科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贡献。他站在教育时空的峰脊上,扬弃陈说陋见,解蔽脱困。说出了语文界想都不可能想到的观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堤坝上的惊涛拍岸、电闪雷鸣.这就是王富仁的价值。在某些问题或某些局部,也许他不无疏失,他不可能什么都懂,他的观点也常有瑕疵。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说的总有些让人惊奇的发现,总有些合理之处。也许你不能一下子接受他的观点。甚至还有点隔膜或排斥,但你一定会接纳他的睿智与深刻,意识到研究视界的天高地厚。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
语文学科
教育时空
语文高考“怎么考”——三类“时文评说”题型解析
被引量:2
2008年
阅读,我们不但要读古代、现代经典,还要读当代的作品——时文,最终是写出自己的作品。写出自己的作品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读古代、现代作品,是为了更好地读当代作品。阅读能力最终是体现为解读当代作品,对当代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说,阐明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潘新和
郑秉成
关键词:
题型解析
语文高考
评说
语文学习
为“立言”的知、情、意素养培育
被引量:1
2016年
在语文课程中,培育知、情、意素养不是无目的的、无重心的。这关系到课程目的定位。与将语文课程目的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同,我以为,语文课程目的应是成就“立言者”。“立言”,才是语文学科的图腾与信仰,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确立“立言”之精神高标,语文教育才能赋予学生以理想与追求。
郑秉成
潘新和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
课程目的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