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正常成人
  • 2篇上呼吸道
  • 2篇呼吸道
  • 2篇MRI测量
  • 2篇成人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扫...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原发恶性
  • 1篇原发恶性肿瘤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体层摄影术X...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郑小华
  • 4篇李茂进
  • 4篇刘昌盛
  • 2篇李远锋
  • 2篇邱丽
  • 2篇罗志宏
  • 1篇胡红跃
  • 1篇钱葵
  • 1篇杨宣东
  • 1篇童四平
  • 1篇袁嘉骥
  • 1篇殷响林
  • 1篇邹勇
  • 1篇章志霖
  • 1篇陈谦学
  • 1篇唐兴桥
  • 1篇张端莲
  • 1篇杨文兵
  • 1篇潘鄂武
  • 1篇谢宝君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2003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南地区正常成人上呼吸道的MRI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本组研究旨在对中南地区成人上呼吸道解剖径线及截面积作出精确的测量。方法:健康的无睡眠呼吸病史的成人共182例,男 92人,女90人,男子组年龄为18~72岁,平均41.5 岁,女子组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7岁...
刘昌盛李茂进郑小华杨文斌李远锋黄雄军邱丽
文献传递
中南地区正常成人上呼吸道的MRI测量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测量中南地区正常成人上呼吸道MR扫描后各层面径线长度、咽壁厚度及横截面积等指标,为临床诊断该区域病变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182例健康成人行MR上呼吸道扫描,并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气道各径线长度、咽壁厚度和横截面积等指标,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在气道各个扫描平面中,绝大多数冠状径大于矢状径,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除软腭后区外,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并指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成人上呼吸道MRI测量及正常值的确定,为临床判断该区有否占位性病变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气道解剖性狭窄部位的确定提供了客观指标。
刘昌盛张端莲罗志宏李茂进郑小华章志霖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气道梗阻
医学影像DICOM格式转换的研究与实现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借助中间文件方式,实现了一种在医学影像DICOM格式和通用图像/媒体格式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软件,可以使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不符合DICOM标准的医学影像设备能够方便地接入PACS中,又可以将标准数字医...
刘徐迅李凯扬杨宣东邹勇郑小华李茂进袁嘉骥胡红跃
关键词:DICOMPACS
文献传递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优化鼻窦扫描剂量 ,探讨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 对常规扫描发现鼻窦病变的 80例青少年及 110例成人患者行低剂量单层追踪扫描 ,观察其成像质量 ,分析低剂量阈值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 (CTDIW )。结果 青少年组低剂量扫描的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下降幅度均为 70 .3 8%~ 75 % ,成人组下降幅度均为 68.47%~ 73 .85 %。结论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正确应用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刘昌盛郑小华童四平魏文洲潘鄂武钱葵唐兴桥殷响林
关键词:鼻窦辐射防护
螺旋CT颅底区域扫描参数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优化颅底区骨及脑组织螺旋CT扫描及成像参数。方法 对 42例疑颅底区病变患者分别行 1mm ,3mm ,5mm层厚螺旋CT扫描 ,改变扫描及成像参数 ,以对颞骨内细微结构如听小骨或骨病显示的清晰度及颅底区域脑组织及其病变显示清晰度为标准 ,分析扫描和成像参数与成像质量的关系。结果 用 1mm层厚 ,小扫描野 ,0 .2mm骨重建 ,只能非常清晰地显示骨组织及其病变 ,用 3mm层厚 ,适当增加管电压及照射量 ,一次扫描 ,再以 1mm间隔 ,分别以骨和标准算法重建 ,以骨窗和脑窗显示 ,能分别清晰显示骨和脑组织及其病变。 5mm层厚扫描只能较清晰显示脑组织及病变。结论 颅底区螺旋CT扫描用 3mm层厚扫描及成像参数组合的成像质量最佳 ,可用它来代替常规 5mm层厚的扫描技术。
刘昌盛郑小华谢宝君童仕平陈谦学罗志宏
关键词:X线计算机成像质量成像参数颅底螺旋CT扫描
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柔脑膜转移的MRI诊断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柔脑膜转移的MR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搜集33例诊断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柔脑膜转移患者的MR扫描资料,扫描选用常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10例加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结果:平扫表现为不同范围脑池、脑沟和/或脑室变形、移位,结构模糊,其中28例伴有明显脑回肿胀,合并脑室壁不均匀增厚8例;合并蛛网膜下腔肿瘤结节9例,共发现结节17个,合并脑积水10例,部分病例上述表现合并存在,其中10例另选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扫描后,转移病灶轮廓显示较常规SE序列清晰,信号略高于TSET2WI,瘤体边缘与周围水肿难于分辨。增强扫描后脑内瘤体均明显增强,柔脑膜转移显示呈不同强化特征,8例尾征,14例线征,6例条索征及9例环征或结节征,少部分病例合并两种征象存在。结论:加深对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柔脑膜转移的MR影像特征的认识,选择适当的MR成像技术,提高脑膜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文兵郑小华陈军李茂进李远锋邱丽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MRI诊断影像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