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发科

作品数:96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生物学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2篇隐翅虫
  • 56篇隐翅虫科
  • 45篇鞘翅目
  • 39篇亚科
  • 32篇隐翅虫亚科
  • 15篇英文
  • 9篇异形隐翅虫亚...
  • 8篇亚属
  • 7篇捕食
  • 6篇昆虫
  • 6篇颊脊隐翅虫属
  • 5篇新亚种
  • 5篇亚种
  • 5篇瓢虫
  • 4篇杀虫
  • 4篇梭毒隐翅虫
  • 4篇天敌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保护区
  • 4篇捕食功能

机构

  • 57篇西华师范大学
  • 37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四川省农业厅
  • 2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95篇郑发科
  • 11篇李玉杰
  • 5篇蒲世华
  • 5篇闫香慧
  • 5篇王振吉
  • 5篇刘晶
  • 3篇宋佃远
  • 3篇郑晓江
  • 3篇王翠翠
  • 3篇邱光辉
  • 3篇杨鹤
  • 3篇郑欢
  • 2篇张利峰
  • 2篇亓东明
  • 2篇张志林
  • 2篇刘昆
  • 2篇李君
  • 2篇杨丽红
  • 2篇孟庆玉
  • 2篇李国锋

传媒

  • 26篇四川师范学院...
  • 15篇动物分类学报
  • 15篇四川动物
  • 13篇昆虫学报
  • 10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野生动物
  • 2篇Entomo...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天敌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检验检疫科学
  • 1篇四川省动物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颊脊隐翅虫属中国的新种与新纪录(鞘翅目,隐翅虫科,隐翅虫亚科)(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记述印度颊脊隐翅虫属Induquedius中国1新种,刘氏印度颊脊隐翅虫Induquedius liuae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捷印度颊脊隐翅虫I.baliyo Smetana,1988及中国大陆1新纪录种,台湾印度颊脊隐翅虫I.formosae(Cameron),1949。新种与来自锡金的I.sikkimensis(Cameron),1932很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中叶端部更窄缩,侧叶侧支端部各有4根细毛,腹部第8腹板端凹缘很浅,与后者不同。
郑发科王仁蓉
中国西藏四眼隐翅虫属一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四眼隐翅虫亚科)被引量:1
2000年
记述并图示中科院动物所姚建先生在西藏采得的四眼隐翅虫属一新种 ,西藏四眼隐翅虫Omaliumxizangensis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
郑发科蒲世华
关键词:鞘翅目
杀虫双对梭毒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Curtis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8%高效杀虫双在田间常用最低浓度时,对梭毒隐翅虫成虫死亡率和捕食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8%高效杀虫双对梭毒隐翅虫的致死作用及捕食功能影响均较小,但对残存个体捕食功能的影响超过致死作用。
孟庆玉郑发科
关键词:梭毒隐翅虫捕食功能死亡率
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洋槐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六斑月瓢虫成虫对洋槐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进行了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拟合,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0.9615 Nt/(1+0.00673 Nt),经χ2检验,圆盘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符。六斑月瓢虫成虫的捕食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用Hassell模型拟合为E=0.935.P-0.169,其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用W att模型拟合为A=109.4.P-0.629。
杨鹤郑发科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捕食
布里隐翅虫属一内蒙古新纪录(鞘翅目:隐翅虫科,异形隐翅虫亚科)被引量:1
1996年
报道了布里隐翅虫属一内蒙古新纪录,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郑发科
关键词:鞘翅目隐翅虫科
全文增补中
束毛隐翅虫属的四川新纪录(鞘翅目:隐翅虫科,大眼隐翅虫亚科)
1990年
报道了中国四川束毛隐翅虫属5新纪录,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郑发科
关键词:隐翅虫科
川、滇束毛隐翅虫属初记(鞘翅目:隐翅虫科,大眼隐翅虫亚科)
1994年
川、滇束毛隐翅虫属初记(鞘翅目:隐翅虫科,大眼隐翅虫亚科)郑发科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昆虫学报199336(2):198~206.束毛隐翅虫属((Dianousteach,1819)为大眼隐翅虫亚科(Steniae)的二属之一。该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
郑发科
关键词:大眼隐翅虫属
毒隐翅虫研究进展 2 毒素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被引量:6
1989年
本文对毒隐翅虫毒素的分析、合成、生化特性,在虫体内的出处,毒理学与病理学,药理学,在癌及细胞生物学上的意义作了综述.
郑发科
关键词:毒素毒理学
广西直缝隐翅虫属一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胸片隐翅虫亚科)
1999年
记述中国广西直缝隐翅虫属一新种,广西直缝隐翅虫Othinsguangxiensissp.nov.本种在外形上与日本种O.rufipennissharp相似,但体较小,仅第4可见腹板中部具小的细毛班,与之有别.
郑发科
关键词:隐翅虫科鞘翅目
四川省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初探被引量:2
2006年
笔者于2005年8~9月对四川省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首次报道竹巴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蝶类计20种,隶属于6科10亚科19属。蛱蝶科和粉蝶科主要分布在2800~3100m之间的干热河谷灌丛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眼蝶科分布于3000~3100m的落叶阔叶林带和稀树灌丛林带,凤蝶科和娟蝶科的种类则主要分布在海拔3100m以上的稀树灌丛林带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其中豆粉蝶属及大紫琉璃灰蝶分布最为广泛,在各生境及海拔高度均能采到。
刘晶郑发科
关键词:蝶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