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椎体
  • 4篇骨折
  • 3篇椎体骨折
  • 3篇弥散
  • 3篇MR
  • 3篇磁共振成像
  • 3篇DIXON
  • 2篇良恶性
  • 2篇弥散成像
  • 2篇扩散
  • 2篇恶性
  • 1篇腰骶
  • 1篇腰骶丛
  • 1篇张量成像
  • 1篇神经成像
  • 1篇视放射
  • 1篇视觉通路
  • 1篇髓型

机构

  • 4篇泰山医学院附...
  • 4篇山东大学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济南市章丘区...

作者

  • 8篇郑修竹
  • 6篇李传亭
  • 3篇孙春宁
  • 2篇张红
  • 1篇杜燕飞
  • 1篇王姗姗
  • 1篇王光彬
  • 1篇秦健
  • 1篇朱建忠
  • 1篇于金芬
  • 1篇肖文峰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价颈椎病脊髓微观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价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微观结构变化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9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图像均在3.0T MR扫描仪上获得。釆用T2WI及DKI矢状位融合图像,分别于病变处脊髓、邻近病变的脊髓和正常脊髓三个不同水平设定感兴趣区域(ROI)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平均扩散峰度(MK)值并两两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邻近病变颈髓的MK值明显低于正常颈髓(0.862±0.51 vs.0.976±0.0924,P<0.0001),但FA和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的颈髓MK(0.716±0.0753)和FA值低于正常颈髓,ADC(P<0.001)值高于正常颈髓。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可行的,MK能够反映颈髓损伤的微观结构变化,并且可能获得比扩散成像更多的信息。
于金芬郑修竹李传亭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MR水、脂分离Dixon方法及弥散成像对椎体骨折性质的鉴别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Dixon技术水、脂分离及弥散成像在椎体骨折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良性压缩性骨折22例25个椎体,包括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5例,外伤性骨折7例;恶性压缩性骨折20例35个椎体,包括转移瘤19例,骨髓瘤1例。对所有患者行MRI常规矢状位T1WI、T2WI、横断位T2WI序列;T2WI Dixon、DWI、DTI序列扫描。结果良性压缩性骨折组脂肪信号分数平均值为(0.25±0.01),恶性压缩性骨折组脂肪信号分数平均值为(0.09±0.0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压缩性骨折组与恶性压缩性骨折组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压缩性骨折组与恶性压缩性骨折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FF值及ADC值绘制良、恶性ROC曲线,得出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0.136、1.409×10-3 mm2/s。结论磁共振FF值及ADC值参数结合有助于椎体骨折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郑修竹于金芬张红孙春宁李传亭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椎体骨折弥散成像
CT、MR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郑修竹朱建忠秦健
iMSDE MR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及其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iMSDE MR神经成像(iMSDE-MRN)在腰骶丛神经的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与MR扩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WIBS-MRN)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及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的病例,分别行常规MR检查、iMSDE-MRN及DWIBS-MRN神经成像序列检查,对L_5及S_1、S_2、S_3、S_4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对比,观察分析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两种神经序列上神经和病变的显示情况,显示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iMSDE-MRN和DWIBS-MRN对L_5、S_1、S_2、S_3的显示率达100%;iMSDE-MRN对S_4的显示效果明显尤于DWIBS-MR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iMSDE-MRN均能清晰地显示腰骶丛神经的结构、走行及信号特征,特别是可以显示细小的神经结构,能够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的包绕、推压等特征。iMSDE-MRN较DWIBS-MRN能更清楚的显示相关神经的细微结构及病变的信号特点。结论 iMSDE-MRN可以清楚显示腰骶丛神经及病变的信号特点,特别是对细小的神经结构的显示优于DWIBS-MRN,为腰骶丛神经及其病变的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
孙春宁李传亭郑修竹于金芬王姗姗王光彬
关键词:腰骶丛磁共振成像
MR水、脂分离Dixon方法及弥散成像对椎体骨折性质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Dixon技术水、脂分离及弥散成像在椎体骨折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良性压缩性骨折22例27个椎体(女性12例,男性10例;年龄12岁...
郑修竹
关键词:椎体骨折弥散成像
MRI新技术对椎体骨折良恶性鉴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按病因可分为良性骨折和恶性骨折,在日常诊疗中其性质常难以鉴别,MRI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有所帮助。本文总结MRI不同成像方法对现阶段椎体骨折性质鉴别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郑修竹李传亭
关键词:椎体骨折磁共振成像
DWI、DTI及Dixon技术在椎体良恶性骨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郑修竹李传亭朱建忠
视放射区纤维束MRI弥散张量成像及梗死后改变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不同成像参数探索正常视觉通路的显示情况和枕颞叶视放射区脑梗死纤维束的变化。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和45例枕颞叶视放射区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显示枕颞叶视放射区的纤维束走行,并测量梗死侧及对侧视放射区的各向异性值、表观扩散系数值、体积相对各向异性值及指数各向异性值。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不同区域设置感兴趣区,可以较好地显示视神经、视束、视放射的走行。枕颞叶视放射梗死区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扩散张量成像各参数值的变化,FA值在超急性期略升高,其余各期有不同程度的减低,ADC值在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不同程度升高,慢性期减低;VRA与FA呈正相关关系(r=0.789),EA与ADC呈负相关关系(r=-0.743)。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扩散张量成像可以较好显示视觉通路和枕颞叶视放射区纤维束的走行及梗死后的改变,有利于梗死预后的判断。
张红李传亭肖文峰杜燕飞郑修竹孙春宁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视放射脑梗死视觉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