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琳

作品数:3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子宫
  • 17篇宫内
  • 16篇异位症
  • 16篇子宫内膜
  • 16篇子宫内膜异位
  • 16篇子宫内膜异位...
  • 16篇内膜
  • 16篇内膜异位症
  • 16篇宫内膜
  • 12篇白细胞介素
  • 8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细胞
  • 7篇腹腔
  • 7篇腹腔液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基因
  • 6篇白细胞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电路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2篇浙江大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余杭区第一人...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30篇邓琳
  • 18篇林俊
  • 16篇张信美
  • 6篇赵梦恋
  • 6篇吴晓波
  • 5篇温洁
  • 4篇杨瑾
  • 4篇何佩
  • 4篇孙鹏
  • 3篇马俊彦
  • 2篇王星原
  • 2篇胡富强
  • 2篇钱羽力
  • 2篇柯研家
  • 2篇徐开红
  • 2篇刘晴
  • 2篇袁弘
  • 2篇杨小林
  • 2篇石一复
  • 2篇陈正云

传媒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国外医学(妇...
  • 2篇第八次全国妇...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遗传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相位补偿控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位补偿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增益级和第二增益级;耦接在第二增益级输出端和地之间的第二电容;与第一增益级形成反馈环路的缓冲级、电阻Rz、第四增益级以及一增益级正相输入端的电阻R1;第四增益级还包括与其...
赵梦恋孙鹏吴晓波杨瑾邓琳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妇女白细胞介素-10(IL-10)启动子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文章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结合DNA测序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119例不同期别的EMs组患者和120例随机抽取的汉族妇女进行了IL-10-1082G/A、-819T/C和-592A/C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EMs组-1082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而EMs组-819C或-592C、-819CC和TC或-592CC和AC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Ⅲ-Ⅳ期EMs患者-819C或-592C、-819CC和TC或-592CC和AC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又显著高于Ⅰ-Ⅱ期EMs患者和对照组(P<0.01)。这表明IL-10-819T/C和-592A/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EMs发病的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何佩林俊张信美邓琳马俊彦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10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用于生物医疗系统的低功耗ADC的研究和设计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使得微型化、智能化的生物医疗系统得以发展和实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
邓琳
关键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集成电路技术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林俊张信美徐开红石一复温洁邓琳
该项目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通过检测和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与对照组间腹腔液及血清中一系列白介素(包括IL-1ra、IL-2、IL-6、IL-8、IL-10、IL-15、IL-16、IL-17、I...
关键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和癌变机制及临床特征研究
林俊张信美陈玉兰徐开红邓琳石一复
1998年1月1日-2004年6月30日,由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进行了研究。一、方法:(一)建立离体博莱霉素敏感试验,检测个体对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易感性。(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关键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子宫癌癌变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lr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AS...
温洁张信美邓琳林俊
文献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L-10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腹腔液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进一步确定基因多态性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水平改变的原因之一。方法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结合DNA测序,以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EMs组和对照组IL-10-1082G/A、-819T/C和-592A/C的基因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清和腹腔液中IL-10水平。结果 EMs组和对照组均发现3种单倍型GCC、ACC、ATA,6种单倍型组合,其中以ATA/ATA、ACC/ATA和ACC/ACC占多数。对照组仅-1082位点的多态性与血清、腹腔液IL-10水平相关(P<0.01)。EMs组-1082(GG或AG型)、-819(CC或TC型)和-592(CC或AC型)均与腹腔液IL-10水平升高相关(P<0.05),其中Ⅰ~Ⅱ期EMs患者仅-1082位点与腹腔液IL-10水平相关(P<0.01),Ⅲ~Ⅳ期EMs患者-1082、-819和-592位点的基因型均与腹腔液IL-10水平相关(P<0.05)。EMs组-1082、-819、-592基因型与血清IL-10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Ⅰ~Ⅱ期EMs影响IL-10表达的遗传学机制主要位于-1082位点,但在Ⅲ~Ⅳ期EMs患者中,腹腔局部因素如某些活性因子等除可作用于-1082位点外,可能还可通过作用于-819和-592位点共同调控IL-10水平,但EMs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其基因多态无相关性,可能与血清IL-10表达受多种机制调控有关。
何佩林俊张信美邓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10多态性蛋白水平
白细胞介素-1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对138例EMs患者及100例对照者的IL-1β基因-511和+3953位点及IL-1R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EMs组IL-1β-511位点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和等位基因(C、T)频率,IL-1β+3953位点基因型(C/C、C/T)及等位基因(C、T)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IL-1RA基因型A1/A1、A1/A2、A1/A4、A2/A2频率在EM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1%、12.3%、2.9%、0.7%和95%、4%、1%、0%,两组比较P=0.042;A1、A2、A4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91.7%、6.9%、1.4%和97.5%、2%、0.5%,两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A1/A2基因型个体患EMs的危险性是野生型A1/A1纯合子的3.48倍(95%CI:1.13~10.69),携带A2等位基因者患EMs的危险性是携带A1等位基因的3.66倍(95%CI:1.23~10.94)。结论:IL-1β-511及+395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浙江籍汉族EMs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联,而IL-1RA基因的A2型等位基因可能是EMs的易感因素之一。
温洁邓琳张信美林俊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丹那唑宫内给药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宫内给药的丹那唑药棒,以硅凝胶为载体材料,以聚氯乙烯棒为支架材料,由20.0%的丹那唑、40.0%的硅凝胶、40.0%的硅凝胶硫化剂组成,制备时将药物与硅凝胶混合均匀后,涂布于支架材料上,制成棒状制剂。该棒剂每日...
林俊张信美胡富强邓琳袁弘
文献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白细胞介素-17的测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36例不同期别的内异症患者和26例非内异症对照组患者腹腔液中的IL-17水平。
张信美林俊许鸿邓琳钱羽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