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永学

作品数:61 被引量:370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豆象
  • 19篇害虫
  • 18篇储粮
  • 14篇储粮害虫
  • 11篇熏蒸
  • 11篇谷盗
  • 10篇种群
  • 10篇绿豆象
  • 10篇米象
  • 10篇谷蠹
  • 9篇生长发育
  • 8篇熏蒸活性
  • 8篇温度
  • 7篇乙酯
  • 7篇玉米
  • 7篇玉米象
  • 7篇生物学
  • 7篇四纹豆象
  • 7篇甲酸
  • 7篇甲酸乙酯

机构

  • 33篇西南大学
  • 27篇西南农业大学
  • 6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延边大学
  • 2篇安徽省临泉县...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中央储备粮重...
  • 1篇四川省林业厅

作者

  • 60篇邓永学
  • 36篇王进军
  • 18篇赵志模
  • 10篇崔晋波
  • 8篇李隆术
  • 7篇刘怀
  • 7篇吴仕源
  • 7篇唐培安
  • 5篇周蕊
  • 5篇张海燕
  • 4篇权跃
  • 4篇朱文炳
  • 4篇何林
  • 3篇刘映红
  • 3篇豆威
  • 3篇杨云飞
  • 3篇曹新民
  • 3篇聂霄艳
  • 2篇余伟
  • 2篇邓新平

传媒

  • 1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2篇粮食储藏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植物保护
  • 2篇Zoolog...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检疫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蛛形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油仓储科技...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Entomo...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种间竞争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小于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两物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属于资源利用型竞争;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条件下赤拟谷盗的种群数量均大于锈赤扁谷盗的种群数量;混合饲养条件下两个物种可以共存,并形成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竞争系统中,赤拟谷盗为优势种。
周蕊邓永学王进军崔晋波李平
关键词:种间竞争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
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阈性状分析法,计算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米象的抗药性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平均死亡率为57.4%的选择压力下,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646,在此选择压力下要使米象对甲酸乙酯产生10倍的抗药性,共需要选育179代。
唐培安邓永学宋伟
关键词:甲酸乙酯米象抗药性风险评估
植物精油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4年
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以及对人畜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储粮害虫进行控制日显重要。植物精油属于植物源农药 ,它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具有生物农药的优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植物精油对仓库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报道 ,主要包括毒杀、驱避、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机理研究方面则相对较少。
张海燕邓永学王进军刘怀
关键词:植物精油储粮害虫植物源农药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食物对四纹豆象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在32℃、75%RH下,以绿豆、黄豆、饭豆、黑豆、豌豆和爬山豆为食料,研究四纹豆象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繁殖力.结果表明:6种供试豆类对四纹豆象卵期、豆内潜伏期及未成熟期各虫态存活率、每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影响显著,而对产卵期影响不显著.
曹新民赵志模赵先平王进军邓永学豆威
关键词:四纹豆象食料生长发育
4种花椒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在30℃下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熏蒸48 h和72 h,测定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及二级麻素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 lsky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及LC50值。结果表明LC50值大小顺序为一级麻素>二级麻素>红椒精油>青椒精油。进一步研究熏蒸时间和温度对青椒精油及红椒精油熏蒸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熏蒸时间越长,LC50值越小;温度越高,校正死亡率越大,表明2种花椒精油的持效期较长,在高温下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聂霄艳邓永学王进军刘映红
关键词:玉米象熏蒸活性
温度对谷蠹未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在22,25,28,31,34,37℃等6种不同恒温奈件下研究谷蠹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对谷蠹未成熟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呈逻辑斯蒂曲线;幼虫龄期在3—6龄间变化;整个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是14.0591℃和704.5290日度;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在28℃最高,高温和低温降低谷蠹的存活率.
权跃邓永学王进军崔晋波
关键词:谷蠹温度生长发育
玉米面水分含量对谷蠹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研究了玉米面的水分含量(21.33%、19.35%、18.67%、13.64%、10.98%)对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面的水分含量对谷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对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影响不显著;谷蠹卵的孵化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在玉米面水分10.98%~19.35%的条件下增大,在玉米面水分21.33%条件下下降;谷蠹幼虫龄数也受到玉米面水分含量的影响,玉米面水分19.35%条件下幼虫龄数在3~5间变化,10.98%条件下幼虫龄数在3~8间变化;在试验的5种玉米面水分中,谷蠹只在19.35%和18.67%条件下才产卵,19.35%条件下日均产卵量和产卵期均大于18.67%条件下的相应值。
权跃邓永学吕龙石黄世臣
关键词:谷蠹玉米面水分生长发育繁殖
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熏蒸活性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在不同的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下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对赤拟谷盗T.castaneum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在48 h以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好。在20,25,30℃条件下,熏蒸处理赤拟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24.239,27.516和29.953μL/L;处理48h时则分别为22.182,25.736,27.295μL/L。未成熟期各虫态对甲酸乙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
唐培安邓永学王进军杨龙德杨自力蒋天科陈波
关键词:甲酸乙酯赤拟谷盗熏蒸活性储粮害虫
玉米象与谷蠹种间竞争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与谷蠹Rhizopertha dom inica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明显高于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2物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属于资源利用型竞争;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下玉米象的种群数量均大于谷蠹的种群数量;混合饲养条件下,2个物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谁取胜取决于2个物种的初始状态对谁更有利,在这个竞争系统中,玉米象为优势种。
崔晋波邓永学王进军杨龙德杨自力蒋天科
关键词:种间竞争玉米象谷蠹
种间竞争对四种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在30 ℃、75 %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种间竞争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4种主要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对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种群增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玉米象和谷蠹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玉米象和谷蠹的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种群最大增长潜能最大,锈赤扁谷盗最小,种群增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崔晋波邓永学王进军杨龙德杨自力蒋天科
关键词:种间竞争种群动态玉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