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捷

作品数:207 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9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1篇医药卫生
  • 11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9篇动脉
  • 50篇冠状
  • 49篇冠状动脉
  • 44篇疗效
  • 41篇介入
  • 39篇心肌
  • 36篇血管
  • 34篇介入治疗
  • 28篇心肌梗死
  • 28篇梗死
  • 21篇主动脉
  • 19篇综合征
  • 18篇病变
  • 17篇洗脱支架
  • 16篇腔内
  • 15篇动脉介入治疗
  • 15篇术后
  • 15篇冠状动脉介入
  • 14篇心病
  • 14篇血小板

机构

  • 206篇沈阳军区总医...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辽宁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四平市第一人...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白城市中心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07篇邓捷
  • 198篇韩雅玲
  • 113篇王效增
  • 99篇荆全民
  • 59篇赵昕
  • 51篇马颖艳
  • 41篇王守力
  • 39篇王耿
  • 35篇李毅
  • 32篇闫承慧
  • 28篇臧红云
  • 28篇刘海伟
  • 27篇关绍义
  • 26篇任丽丽
  • 26篇王斌
  • 25篇徐凯
  • 25篇陶杰
  • 24篇栾波
  • 22篇于海波
  • 20篇康建

传媒

  • 1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0篇中国介入心脏...
  • 10篇中国实用内科...
  • 10篇沈阳部队医药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第15届中国...
  • 4篇中国心脏大会...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THE 22...
  • 3篇第17届全军...
  • 3篇THE 23...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19
  • 32篇2016
  • 21篇2015
  • 14篇2014
  • 14篇2013
  • 16篇2012
  • 18篇2011
  • 4篇2010
  • 20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1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7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观察介入治疗后1年以上的临床疗效。结果72例患者中男性61例(84.7%),年龄(64.9±9.0)岁,吸烟史48例(66.7%),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4例(47.2%),糖尿病史22例(30.6%)。术前临床表现肢体供血不足62例(86.1%)、椎基底供血不足27例(37.5%)、有血管杂音24例(33.3%)、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72例(100%)。介入手术成功66例(91.7%),失败6例(8.3%)。随访36(12~100)个月,随访率97.2%。上述四个方面临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9%、88.9%、91.7%、93.1%,恶化病例1例,为介入治疗失败患者行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介入成功患者患侧术后收缩压较其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00±21.21)mmHg vs.(82.92±51.01)mmHg,P〈0.05,1mmHg=0.133kPa]。结论经皮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病变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明确。
王效增荆全民赵昕邓捷韩雅玲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新型直接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的疗效观察
王丽赵昕王效增邓捷任丽丽顾崇怀张艳彭俊银韩雅玲
人CREG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的克隆及其调控序列的研究
目的构建hCREG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用以进一步检测与hCREG基因启动子区相互作用的转录调控因子,明确转录因子在VSMCs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对hCREG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定位hCREG基因启动...
赵昕韩雅玲闫承慧康建张效林邓捷徐红梅刘海伟
文献传递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靶血管长病变临床特征分析
陶杰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王耿刘海伟张剑王斌赵昕徐凯邓捷关绍义
不同性别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合并质子泵抑制剂疗效分析
王雅顾若曦王效增赵昕邓捷韩雅玲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过表达通过抑制p38/JNK信号分子活化对抗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09年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R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CREG蛋白过表达能够对抗血清饥饿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凋亡,进一步探讨CREG对hVSMCs凋亡的调控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以逆转录病毒稳定转染的CREG过表达及表达抑制的hVSMCs为模型,应用两种药物Staurosporine(STS)和Etoposide(VP-16)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和相关信号通路变化.结果显示,在药物干预后,CREG表达抑制时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而CREG过表达明显抑制hVSMCs凋亡.同时也发现,CREG表达抑制时p38及JNK活性明显增强,而CREG过表达时p38和JNK活性被抑制.经腺病毒转染和药物干预抑制p38表达后,细胞凋亡均受到抑制,而且在p38活性被抑制的同时,JNK活化也受到抑制.说明p38和JNK表现为协同作用.结果也显示,VSMCs分化指标SMα-actin和SM MHC与CREG表达呈一致趋势,而细胞外基质蛋白Fibronection与CREG表达呈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CREG在维持VSMCs表型转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p38和JNK信号转导通路对hVSMCs凋亡进行调控.CREG可能对于AS和PCI术后RS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吴光哲闫承慧韩雅玲陶杰邓捷田孝祥张保海王涛康建张效林
关键词: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
介入性方法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附3例报告)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价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脉支架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 ,入院后强化纠正心衰治疗 ,先完成室间隔封堵术 ,再择期完成冠脉PTCA及支架术。结果  (1)室间隔破裂封堵结果 :分别选用直径为 12mm、10mm和 16mm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伞成功封堵。 1例有少量残余漏。 (2 )冠脉造影及介入结果 :2例为前降支单支 90 %和 95 %狭窄 ,前降支中段分别植入支架 ;另 1例为 3支血管病变 ,前降支中段 10 0 %关闭 ,前降支和右冠脉植入 2枚支架。PTCA及支架术即刻成功率为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 (3)近期和远期预后 :3例病人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2例于术后 10d出院 ,1例 (3支病变病例 )于术后 4d并发脑血管意外 ,2周后死亡。 1例 1年后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7mm降至 5 3mm ,EF由 0 .34增至 0 .5 6 ,室间隔仍有少量残余漏 ;另 1例 6个月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6mm降至 5 2mm ,EF由 0 34增至 0 6 2 ,室间隔封堵处无漏血。 2例均无心绞痛 ,心功能 2级。
荆全民韩雅玲臧红云王守力邓捷朱鲜阳王小川闫冬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常氧与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葛根素注射液的干预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常氧、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葛根素注射液干预的影响,并与硝苯地平的作用相比较。方法:采用离体豚鼠心脏Langendorff法灌注,I型胶原酶分离心肌细胞,并调整细胞数为2×109L-1。在细胞外钙含量为2mmol/L情况下,采用F-2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测定,计算细胞内游钙离子浓度。将心肌细胞悬液分为6组,分别为常氧及缺氧条件下的对照组、葛根素注射液组、硝苯地平组。在常氧条件下(氧分压=15.9kPa),观察100s后,随机选择3组分别加入营养液10μL、葛根素注射液10μL(终浓度:0.1mmol/L)、硝苯地平l0μL(终浓度:20mmol/L)观察100,200,300,400,500s。而另外3组在缺氧条件下(氮气:0.1cm3/s)也分别给予同浓度的上述3种药物后,按上述5个时间点进行观察。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动态测量不同条件下各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①在静息(0~100s)常氧状态(氧分压=15.9kPa)及控制细胞外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为2mmo1/L(生理情况)时,6组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故知6组的组间一致性较好,具有可比性。②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葛根素注射液组和硝苯地平组给药后100,200,300,400,500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但葛根素注射液组下降速度较硝苯地平组慢(P<0.05~0.01)。③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缺氧状态下,葛根素注射液组缺氧后100,200,300,400,500s增加较对照组缓慢(163.7±19.7),(224.2±20.7),(309.7±15.1),(424.7±14.0),(477.5±21.5)nmol/L;(208.8±28.9),(328.5±14.4),(401.8±21.2),(534.3±20.8),(751.4±36.0)nmol/L,P<0.01犦。硝苯地平组在缺氧后100,200,300,400,500s比对照组增加少(P<0.01),且降低速率较葛根素注射液组高犤硝本地平组:(109.4±19.6),(140.8±16.2),(203.1±15.2),(265.4±17.3),(301.7±24.1)nmol/L,P<0.01犦。结论:在常氧条件下葛根素注射液使心
王守力韩雅玲于海波徐凯李毅邓捷梁明闫承慧康建
关键词:葛根素细胞低氧
急性和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急慢性期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2002年5月到2006年12月由于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处于急性期的23例,处于慢性期的27例。经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分析其临床特点、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组胸腔积液(17.4%vs0,P=0.04),肢体或内脏缺血(26.1%vs3.7%,P=0.04)发生率较高。急性主动脉夹层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慢性主动脉夹层组高(43.5%vs14.8%,P=0.02)。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平均17±16个月的随访,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6.1%vs3.8%,P=0.04)。急性主动脉夹层组在随访期间死亡率有高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的趋势(8.7%vs3.8%)。两组随访期内生存率无差别(91.3%vs.96.2%;LogRank,P=0.42),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组4年生存率为86.4%,慢性主动脉夹层组4年生存率为92.3%。在随访期间慢性主动脉夹层组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73.9%vs96.2%;LogRank,P=0.02)。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其并发症与就诊时病情急性程度有关。
荆全民韩雅玲王效增邓捷栾波金红旭刘小江李菲刘莹
关键词:夹层腔内隔绝术并发症
国产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韩雅玲臧红云荆全民王守力邓捷
关键词:冠心病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