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6篇颌骨
  • 5篇种植体
  • 5篇微创
  • 4篇颌骨骨折
  • 4篇外科
  • 3篇缺损
  • 3篇颌面
  • 3篇颌面部
  • 3篇微创治疗
  • 3篇面部
  • 3篇ITI种植体
  • 2篇牙胚
  • 2篇牙种植
  • 2篇上颌
  • 2篇手术
  • 2篇受性
  • 2篇术后
  • 2篇种植体骨
  • 2篇种植体骨结合

机构

  • 2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7篇赵继刚
  • 16篇钟凡
  • 15篇彭国光
  • 13篇邓书海
  • 13篇关崧华
  • 7篇夏炜
  • 6篇郭毅
  • 5篇梁景章
  • 3篇钟小强
  • 3篇潘文仪
  • 2篇古向生
  • 2篇杨启维
  • 2篇严鑫
  • 1篇王大为
  • 1篇涂之平
  • 1篇李汝瑶
  • 1篇麦玉燕
  • 1篇丁伟峰
  • 1篇雷欣
  • 1篇陈玉婷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7年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系由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皮肤基底细胞痣(癌)、骨骼系统异常以及各种其他缺陷所组成的一种复杂罕见的综合征,本文报告1例典型病例,对其主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进行回顾分析。
钟凡彭国光赵继刚张莉钟小强
关键词: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钟凡关崧华邓书海郭毅赵继刚陈玉婷雷欣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复杂性骨折穿颊器内镜微创治疗
ITI种植体在单颗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在前牙区单颗牙缺失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前牙区单个牙缺失患者在拔除残根后行即刻植入ITI种植体,并对其中18枚术中戴入临时义齿,行即刻负重修复(扭矩>25Ncm,初期稳定性好),六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在植入后3、6、12个月对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18枚前牙区单个牙缺失即刻植入ITI种植体并行即刻负重修复后无1枚脱落。结论:前牙区单颗牙缺失使用ITI即刻种植及即刻负重修复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合理控制咬,可以达到与常规种植同样的修复效果。
赵继刚彭国光夏炜钟凡梁景章邓书海
口内入路微创治疗颧骨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经口内径路切开复位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1、3、6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面部皮肤无瘢痕,无面瘫症状和术后感染。结论:口内入路治疗颧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钟凡关崧华邓书海赵继刚郭毅
关键词:颧骨骨折口内切口微创治疗
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的近期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应用于单颗牙种植并即刻负荷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全景X光曲面断层和线性断层投照技术,结合临床测量拟行牙齿种植的牙槽骨宽度、高度、厚度和骨质情况,测定种植部位黏膜厚度,制作种植导板。对单颗牙种植患者,在不作黏骨膜切开的情况下植入ITI柱状螺纹种植体,当旋入扭矩≥35Ncm,即安装永久基台,作塑料牙即刻负荷,1月后酌情更换成烤瓷牙永久修复。记录微创种植的手术时间,并与常规切开翻瓣种植术式所需时间对照;通过测定术前、术后7天、3月、6月和1年的X光牙槽骨改变并作临床评价。结果:微创术式的15枚种植牙平均手术时间为9.7min。对照组为25.1min,p<0.01。微创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6个月时X光检查种植体牙槽骨嵴平均吸收量为0.20mm,所有患者感觉咀嚼有力,外形满意。仅1例在植入并负荷后短期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无1例种植体松动、脱落。结论:单颗牙采用不切开黏骨膜微创种植技术并即刻负荷,手术操作简化省时,大大缩短了患者无牙期时间,是一种可行的牙种植术式。
彭国光赵继刚夏炜钟凡邓书海杨启维
关键词:微创外科牙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对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20枚需要进行内提升手术的种植体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60枚为实验组,在上颌窦内提升后植入骨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第二组60枚为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后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对两组种植体进行临床追踪(平均18个月),观察种植体骨整合、临床检查指标、种植体存留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仅有1例种植体覆盖螺丝暴露,种植体颈部出现骨吸收。所有两组种植体均能完成修复,种植体存留率达到100%,无1例脱落。种植体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骨整合良好。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均有新骨生长,骨整合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后不植骨可以取得与植骨同样的效果,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种植牙费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赵继刚潘文仪丁伟峰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植骨骨整合
恒牙胚对机械损伤耐受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手术损伤对牙胚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12只幼犬的48颗尖牙胚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对牙胚不进行损伤;实验组1:仅暴露牙胚;实验2、3、4组:暴露牙胚后分别给予3、6、9 kg/25 mm2挤压力;实验组5在开窗后刮除暴露的牙囊。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受试牙齿生长发育情况;测量其冠根长度,计算冠根长度均数和HE染色镜检。结果:对照组与实验1、2组均无明显异常,测量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3、4、5组冠根长度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4与实验组5分别有2例和3例牙髓坏死,牙体呈灰褐色。结论:显露牙囊和轻度挤压不会对其发育造成明显影响,但当损伤超过一定限度,损伤是不可逆的。
赵继刚古向生
关键词:牙胚机械损伤耐受性
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对斜方肌及其血供进行显微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颈横动脉浅降支设计下斜方肌肌皮瓣用于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结果:5例患者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颌面外形及功能恢复基本满意。结论: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是修复颌面部缺损的较好方法。
赵继刚彭国光钟凡关崧华邓书海夏炜
关键词:下斜方肌肌皮瓣颌面部缺损
派丽奥软膏在急性冠周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派丽奥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智齿冠周炎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常规冠周冲洗后,将派丽奥软膏注人盲袋内;对照组局部冠周冲洗后,盲袋内置人2%碘甘油。5 d后复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71.43%)和有效率(92.86%)均较对照组(42.85%,67.86%)高。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52,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派丽奥软膏是一种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安全有效的局部用药。
钟凡彭国光赵继刚麦玉燕关崧华
关键词:智齿冠周炎派丽奥
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45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年龄16~65岁,全部采用下颌后切口,切口长约4cm,在腮腺筋膜鞘表面潜行剥离皮瓣,在耳屏至耳垂之间前方,上下方向切开腮腺筋膜,以开窗的方式向深层钝性剥离腮腺,牵开面神经,从咬肌后方切开骨膜,髁状突断端和翼外肌解剖复位,以钛板固定;冲洗关节腔,严密缝合骨膜及切开的关节囊,囊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mL;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5例患者经过6个月~4年的随访观察,骨折全部愈合,面型对称,开口度达到3.0~3.7cm,张口型均正常;咬合关系完全满意42例,基本满意3例;咀嚼功能完全满意41例,基本满意4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经过切开引流、抗炎后治愈;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患者2例,2个月后完全恢复;出现关节弹响不适症状患者1例,治疗后好转。结论:成人髁突骨折,应首选开放手术治疗;下颌后入路手术方式是治疗髁状突骨折较好的方法。
邓书海钟凡关崧华赵继刚郭毅
关键词:髁状突骨折钛板固定功能锻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