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依达拉奉
  • 1篇抑郁
  • 1篇预后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缺损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4篇赵伟
  • 3篇朱春鹏
  • 3篇李宝生
  • 2篇杨淑杰
  • 2篇闫长青
  • 1篇尹金泉
  • 1篇高旭光
  • 1篇刘永刚
  • 1篇于垚
  • 1篇张晓仙
  • 1篇姚红霞
  • 1篇张峰
  • 1篇李时庆
  • 1篇韩雅静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梗死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常规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以及营养神经药物,干预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分别于干预第1天和干预后2周、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干预治疗对患者抑郁程度及NFD程度的影响。结果干预2周、4周时干预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逐渐降低,干预2周、4周时与干预第1天相比,干预4周与干预2周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两组患者的NFD评分和ADL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2周、4周时NFD评分较干预第1天明显降低,ADL评分均较干预第1天明显升高(P<0.05)。HAMD评分与NFD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5);HAMD评分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402,P<0.05)。结论 PCID的存在可能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干预治疗对于PCID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ADL的提高具有良好效果。
赵伟闫长青李时庆张峰田彦彩姚红霞李宝生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丹参酮ⅡA对48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予以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NIHSS、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因应用丹参而直接导致的颅内再出血或死亡病例。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尹金泉李宝生朱春鹏张晓仙杨淑杰靳风池赵伟
关键词:脑出血安全性药物治疗
不同剂量依达拉奉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达拉奉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二组,每组各42例。小剂量组给予6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大剂量组给予12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78.6%)与大剂量组(71.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大剂量组(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小剂量依达拉奉与大剂量依达拉奉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但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赵伟李宝生刘鑫炜朱春鹏杨淑杰闫长青靳凤池刘永刚
关键词:依达拉奉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
甲磺酸去铁胺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甲磺酸去铁胺对脑出血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连续收集经满城区医院CT确诊、发病18 h以内的脑出血患者。对于纳入研究队列的患者,随机分为去铁胺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础支持疗法基本相同,去铁胺组患者静脉输注甲磺酸去铁胺。收集患者入院时头颅CT和神经病学量表( NIHSS 量表、GCS 量表等)评分。1年后随访,应用改良 RANKIN ( mR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去铁胺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去铁胺组有6例患者mRS≥3,对照组有6例患者mRS≥3。两组患者入院1年mRS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结论甲磺酸去铁胺可能无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长期预后,确切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赵伟朱春鹏于垚韩雅静高旭光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