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色谱
  • 5篇丙烯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相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砷化氢
  • 2篇气相色谱法
  • 2篇气相色谱法测...
  • 2篇聚丙烯
  • 2篇共聚
  • 2篇共聚性能
  • 2篇痕量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低碳烯烃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丁二烯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赵亚婷
  • 8篇张颖
  • 6篇陈松
  • 6篇李思睿
  • 5篇宋阳
  • 5篇魏新宇
  • 4篇黄文氢
  • 3篇于鲁强
  • 3篇宋文波
  • 3篇马青山
  • 2篇魏文骏
  • 2篇杨芝超
  • 1篇李现忠

传媒

  • 3篇石油化工
  • 2篇分析仪器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石化技术与应...
  • 1篇第九届全国石...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1-己烯中二氯乙烯和氯代正己烷的研究
采用带μ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建立了测定1-己烯中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氯代正己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选用GS-Gaspro型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实现了组分的完全分离.测定了...
赵亚婷宋阳张颖
关键词:1-己烯气相色谱法二氯乙烯
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与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关系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了聚丙烯(PP)的熔体流动指数(MI)与聚合物不同分子量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P,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粘均分子量(Mv)均能较好的关联;反之,MI与Mn关联性下降,而MI与Mw和Mv的关联性仍很好,尤其是MI与Mv的关联性受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很小;MI与Z均分子量的关联性很差。同时,确定了MI与各种分子量之间的关联式.该式用于本体PP工艺反应器内氢气浓度的计算和MI的预测,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
马青山宋文波于鲁强魏文骏赵亚婷杨芝超
关键词: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
反应器合成聚丙烯粒子孔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对工业上最常应用的4种Ziegler-Natta聚丙烯催化剂聚合制得聚合物粒子的孔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预聚合对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时间对不同催化剂制得聚合物的孔体积、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的影响规律不同,预聚合对提高聚合物的比表面积有显著作用,预聚合时间在20min时,各种催化剂制得聚合物的孔体积和孔隙率都达到最大值。各种催化剂共聚动力学的特征与均聚物的孔特征均能很好地关联,并且孔特征能够解释诸如衰减速率等现象。
于鲁强马青山宋文波赵亚婷
关键词:聚丙烯反应器共聚性能
色谱技术在低碳烯烃微量杂质分析中的应用
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生产最基本的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作为生产聚烯烃树脂的原料,低碳烯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催化剂单耗的高低以及产品质量。本文采用GC-ICP-MS技术,配备硫化学发光检测器和脉冲放电氮离...
张颖陈松宋阳李思睿赵亚婷魏新宇
关键词:聚烯烃树脂低碳烯烃色谱技术检测器
文献传递
使用GC-ICP-MS法快速测定乙烯中的痕量磷化氢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直接进样,研究了气相色谱(GC)的载气流量、分流比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积分时间、载气流量、RF功率对磷化氢分析灵敏度或信噪比的影响,建立了定量分析乙烯中痕量磷化氢的GC-ICP-MS方法.结果表明,GC-ICP-MS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乙烯和乙烷对磷化氢分析的干扰,具有简单快速、数据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样本数为8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加标回收率为94% ~ 106%,磷化氢的检出限为17μL/m3,适用于乙烯中痕量磷化氢的定量分析.
宋阳张颖魏新宇陈松赵亚婷李思睿黄文氢
关键词:乙烯磷化氢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GC–ICP–MS法测定丙烯中的痕量砷化氢被引量:8
2014年
建立GC–ICP–MS直接进样法测定丙烯中痕量砷化氢的方法。采用GS Gaspro毛细柱进行分离,气相色谱载气流速为3.5 mL/min,分流比为6∶1,ICP–MS积分时间为0.5 s,载气流速为0.83 L/min,增敏气为含有20%(体积分数)氮气的氩气,压力为206.85 kPa。砷化氢的检出限为0.09 nL/L,在5 nL/L和80 nL/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分别为102%和1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6)。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丙烯中痕量砷化氢的测定。
宋阳张颖魏新宇陈松赵亚婷李思睿黄文氢
关键词:丙烯砷化氢
微库仑法测定多种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的氯含量
2015年
建立了测定多种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氯含量的微库仑法;通过实验,优化了裂解炉温度、氩气(载气)流量、二次燃烧时氧气流量、二次燃烧时间、液体进样速度等分析条件;考察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并确定了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实验结果表明,微库仑法适宜的分析条件为:裂解炉温度1050℃、氩气流量150mL/min、二次燃烧时氧气流量100mL/min、二次燃烧时间为60s、液体进样速度0.5μL/s。采用微库仑法分析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的微量氯,回收率在90.6%~109.4%之间;试样重复测定3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0%~2.87%之间,氯的最低检出限在0.17mg/L。该方法准确可靠,检测范围宽,可满足多种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氯含量测定的需要。
李思睿魏新宇赵亚婷陈松张颖黄文氢
关键词:氯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尾气中乙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丁二烯生产装置尾气中乙腈(ACN)和N,N-二甲基酰胺(DMF)含量的测定方法,对色谱柱初始温度进行了优化,绘制了标准曲线,并用于实际试样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色谱柱初始温度为50℃时,丁二烯尾气中各组分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以混合标准气体为标样得到的ACN和DMF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一定的含量范围内,ACN和DMF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0%~105.4%和89.3%~91.7%,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4 m L/m^3和1.2 m L/m^3,6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重复性良好。实现了对ACN和DMF的同时测定,提高了分析效率,降低了成本。
赵亚婷张颖李思睿黄文氢李现忠陈松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
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共聚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以正庚烷为溶剂进行淤浆聚合,研究了BJC01催化剂和BJC02催化剂分别与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和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MS)配合用于乙烯-丙烯共聚合的特征,发现不同催化剂体系所得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不同。BJC01+DCPMS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聚合物的组成也最单一,主要由乙丙橡胶和长链段聚乙烯夹杂少量丙烯共聚物组成;BJC02+CHMMS体系所得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组成也最复杂,共聚物由乙丙橡胶和不同链段长度的聚乙烯夹杂少量丙烯的共聚物组成。
宋文波马青山于鲁强赵亚婷魏文骏杨芝超
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共聚性能PP
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仪测定丙烯中21种烃类杂质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验采用配备FID检测器的Agilent6890N型气相色谱仪,选用50m×0.53mm×15μm的HP-PLOTAL2O3"S"型毛细管色谱柱。利用动态气体稀释仪稀释标准气,测定并绘制外标曲线(浓度小于1×10-6(v/v))。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加标回收率为81%~114%,最低检出限小于1×10-6(体积分数),从而为丙烯中烃类杂质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
赵亚婷张颖
关键词:气相色谱烃类杂质丙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