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珅

作品数:22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经济增长
  • 2篇养老
  • 2篇中国工业部门
  • 2篇中国经济
  • 2篇收入份额
  • 2篇劳动收入份额
  • 2篇份额
  • 1篇待遇
  • 1篇低收入
  • 1篇低收入国家
  • 1篇地产
  • 1篇动态一般均衡
  • 1篇新兴产业
  • 1篇新型农村社会
  • 1篇新型农村社会...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审批
  • 1篇养老保险
  • 1篇养老金
  • 1篇养老金待遇

机构

  • 20篇国务院发展研...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商银行

作者

  • 21篇贾珅
  • 3篇刘培林
  • 2篇侯永志
  • 2篇张冰子
  • 2篇张川川
  • 1篇肖立晟
  • 1篇郑秉文
  • 1篇姚枝仲
  • 1篇房连泉
  • 1篇何建武
  • 1篇殷剑峰
  • 1篇杨汝岱
  • 1篇张斌
  • 1篇申广军
  • 1篇赵耀辉
  • 1篇余永定
  • 1篇邱晗
  • 1篇邹静娴
  • 1篇张勋
  • 1篇蒙克

传媒

  • 3篇国际经济评论
  • 2篇上海企业
  • 2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中国改革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中国中小企业
  • 1篇呼和浩特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绿叶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红旗文稿
  • 1篇中国经济报告
  • 1篇经济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被引量:43
2020年
本文基于世代交叠模型建立了一个关于社会养老保险与消费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行新农保可以有效减小农村的消费不平等程度,而且相比于中高收入家庭之间的消费差距,新农保对减小中低收入家庭之间消费差距的作用更为明显。新农保不仅可以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得到保障,而且对于缩小消费差距、提高整个社会分配的公平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周广肃张玄逸贾珅张川川
关键词:养老保险新农保
从国际比较预判我国到2035年经济增长的可达目标与支柱性政策被引量:7
2020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达目标和所需的结构条件进行分析,是编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也有助于为新时期深化改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明确政策重点。本文结合典型后发经济体在中高收入阶段的增长经验,我国在2020年预计达到的要素条件,以及利用联合国国际比较数据集进行国别层面增长核算所估计的参数,对我国到2035年的经济增长可达目标进行了测算。要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有效应对资本产出效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增速下降、创新环境变化、城镇化速度放缓等挑战。未来,要坚守投资率底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战略,提高劳动参与率,稳定一般劳动力就业;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和研发效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贾珅
关键词:经济增长
应关注民间投资下滑的深层次原因
2016年
从短期来看,民间投资下滑一定程度上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必要调整。融资难、准入难、政府服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或许存在,但仍难以用不变的因素来解释变化的现象,导致民间投资下滑的深层次原因还需要结合数据进一步推敲。
贾珅
关键词:政府服务融资难
市场力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和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被引量:11
2018年
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引起研究者和政策界的重视。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但是关于企业的市场力量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尚未得到一致的意见。本文扩展了Kalecki(1954)的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市场力量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因为企业通过市场力量获取的收益中,工人只能分成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加成系数,并以此研究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力量越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并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变量、样本和模型设定都十分稳健。1988—2007年间,逐步增强的市场力量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10%;对于连续存在的企业,解释力度为30%。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和内销企业、轻重工业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异质性。
申广军周广肃贾珅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
缩小中国南北差距须加速改革开放创新被引量:4
2021年
近年来,中国南北发展差距迅速拉大,成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北方地区GDP总量和人均GDP相对于南方地区的水平持续下降,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是北方地区GDP占比下降最为明显的两大区域,北方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下降幅度最大。南北差距迅速扩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改革相对滞后、开放水平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北方地区发展滞后的基础性原因。加快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遏制南北差距拉大的趋势,要运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既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引导下创新创造;也要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北方地区更多政策支持,为北方地区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侯永志何建武贾珅
关键词:营商环境GDP总量区域发展不平衡
审视我国南北经济格局变化
2021年
不能把“南北问题”简单归咎于地理、社会、文化等长期慢变量。偏重于上游行业的工业结构是北方地区经济比重下降的主因,南北经济格局变化还存在周期性因素和特定区域因素。
贾珅
绿色经济、资产泡沫与最优政策:基于带有多部门资产泡沫的动态一般均衡视角被引量:2
2023年
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回答发展绿色经济与经济增长和家庭福利之间的关系,并求解对应的最优政策水平。通过构建包含增长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绿色部门中引入资产泡沫,发现绿色泡沫的出现能够缓解绿色部门的流动性约束,从而带来绿色部门相对传统部门的规模扩张。但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经济增速会下降,这取决于泡沫的信贷放松效应和再分配效应。同样,针对绿色部门的补贴政策也有可能使得绿色部门扩张和经济增速下降同时出现。随着家户对绿色部门偏好的增加,虽然最优政策水平下所隐含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但是居民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框架也可用以讨论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关系,以及更加广泛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问题的分析。
周基航董丰贾珅
关键词:绿色经济资产泡沫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政策选择与2020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展望被引量:8
2020年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政策选择王勇(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我的发言题目是《我为什么支持余永定教授增速保6的观点》。支持“保6”有六个理由。现在大家对于“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很多反思,我们知道它的目标是好的,但实际执行效果呢?尤其是“去杠杆”,知道它是某种紧缩性政策,即便是通过减税降费的降成本,标准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中国的执行效果却变成了紧缩性。因为在去杠杆的条件下,税收收入不断下降,必然会导致政府投资更快地下降。因此我们看到大量投资流产,中途停止,经济下行时却还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是不是不合适?所以我主张更应该在“补短板”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一些。
王勇陆挺贾珅管涛殷剑峰徐高余永定张斌张德礼余明罗志恒范为姚枝仲伍戈肖立晟张一
关键词:扩张性财政政策税收收入经济下行
城镇贫困的特征演变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将根据马丁法计算的各省历年贫困线作为贫困识别标准,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研究了1988-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研究发现,25年间城镇地区的贫困率下降明显,尤其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的发生率已经很低,贫困人口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即消费不足成为我国城镇人口贫困的主要特征;家庭人口多、有未成年子女会有更大概率陷入贫困,而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就业则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由于当前我国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认定和救助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本文认为应充分重视贫困人口消费不足的问题,拓展专项救助的范围,同时增大对教育、卫生、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的投入,减少低收入群体的过度储蓄,并特别关注贫困青少年的精神和物质消费需求。
张冰子贾珅申广军
关键词:贫困城镇贫困贫困规模
扩容提质促就业
2022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就业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就业岗位和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相关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和潜力也在发生变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稳增长、稳就业。
贾珅
关键词:就业领域吸纳能力就业岗位经济发展环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