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贠灿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皮
  • 3篇抑素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管
  • 3篇淋巴管生成
  • 3篇内皮抑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甲状腺
  • 2篇肺癌
  • 2篇肺腺癌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作者

  • 8篇贠灿华
  • 4篇赵小刚
  • 4篇彭传亮
  • 3篇孙启峰
  • 3篇丛波
  • 2篇田辉
  • 2篇郝迎涛
  • 2篇董晓鹏
  • 1篇吴梅
  • 1篇刘勇
  • 1篇赵云鹏
  • 1篇倪平娟
  • 1篇肖天辉
  • 1篇郭嘉仲
  • 1篇张飞雪
  • 1篇关慧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皮抑素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40只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然后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分析内皮抑素对肿瘤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VEGF-C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平均长径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MLVD分别为7.8±1.6、5.7±1. 6,两组分别有8例和2例见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C表达阳性率为66.7%(12/18),治疗组为27.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皮抑素对小鼠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内皮抑素对VEGF-C表达的调控有关.
董晓鹏肖天辉孟令佰贠灿华田辉
关键词:生长抑制物
内皮抑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肺癌是如今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肺腺癌,不但发病率高,而且预后差,早期即可经淋巴管转移。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途径和机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有待探讨,肺癌的治疗效...
贠灿华
关键词:内皮抑素肺肿瘤免疫组化淋巴管生成
文献传递
内皮抑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10年
目的研究肺腺癌中内皮抑素(ES)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肺腺癌组织中ES表达及肺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ES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LVD关系。结果 ES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强阳性率、阳性率分别为48%、24%,显著高于癌周正常肺组织;ES表达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0.05),与M IVD关系密切(P<0.05)。结论 ES在肺腺癌中表达,与肺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贠灿华丛波董晓鹏彭传亮孙启峰赵小刚
关键词:内皮抑素肺腺癌免疫组化淋巴管
PTC术后^(131)I清甲后刺激性Tg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转移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603例经甲状腺全切术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后6个月的PTC患者,将患者分为M0组(无转移)、M1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a)、M2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b)、M3组(肺转移)、M4组(骨及其它脏器转移),比较5组间sTg的差异,通过M1组、 M2组、M3组+M4组与M0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sTg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M0组sTg为0.34(0.04,2.79)ng/ml、M1组sTg为8.40(4.00,18.88)ng/ml、M2组sTg为39.22(22.48,62.29)ng/ml、M3组sTg为375.09(158.64,464.00)ng/ml、M4组sTg为313.29(117.63,464.00)ng/ml,除M3组与M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1组sTg ROC的AUC为0.858,DCP为1.8 ng/ml(灵敏度0.725、特异度0.896);M2组sTg ROC的AUC为0.986,DCP为12.18 ng/ml(灵敏度0.958、特异度0.947);M3组+M4组sTg ROC的AUC为0.999,DCP为32.45 ng/ml(灵敏度1.000、特异度0.976)。结论 sTg对PTC术后^(131)I清甲后是否转移以及转移程度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王洋洋颜文龙贠灿华王晨华刘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球蛋白碘放射性同位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肺癌A-549细胞株侵袭力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ASODN)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VEGF-C正义、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并设对照组,检测癌细胞的侵袭力变化。结果经VEGF-CASODN转染的A-549细胞株黏附能力显著降低(P<0.01),对重组基底膜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 VEGF-CASODN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株A-549体外侵袭力。
彭传亮丛波田辉孙启峰赵小刚贠灿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义寡核苷酸A-549细胞侵袭力
脾酪氨酸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Syk、VEGF-C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yk、VEGF-C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中及癌旁组织Syk、VEGF-C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5.7%、95.7%、100%,57.1%、10.0%、7.1%,Syk与VEGF-C的表达呈现负相关(r=-1.000,P=0.000)。结论 Syk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下调VEGF-C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作用。
赵云鹏赵小刚丛波孙启峰彭传亮郭嘉仲贠灿华郝迎涛
关键词:脾酪氨酸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钙化类型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相关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的钙化,探讨其与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关系及微小钙化、粗大钙化、环状钙化等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资料,根据钙化类型分组,分析钙化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钙化组尤其是微小钙化组的恶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环状钙化组恶性率低于其他各组,而粗大钙化组对比环状钙化组及无钙化组恶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微小钙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8.6%、92.4%。结论钙化对提示恶性结节意义重大,尤其是微小钙化更是密切相关,环状钙化对提示良性结节意义较大,而粗大钙化及无钙化对良恶性结节提示意义不大。
关慧张飞雪倪平娟吴梅贠灿华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钙化超声诊断
预置食管床引流管在胸腔内吻合口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中预置食管床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行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并于术中留置食管床引流管的患者资料。术中切除肿瘤后,食管床引流管均经第8肋间引出。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1例,发生率为4.28%(11/257)。7例患者在术后6 d内引流出黄白色液体脓性液体,4例可疑吻合口瘘患者口服亚甲蓝稀释液后引流出微蓝色液体。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咳嗽等症状者8例,症状均较轻。确诊时间为术后(6.09±0.31)d。确诊吻合口瘘后保持引流管通畅以充分引流,同时给予2%碳酸氢钠及生理盐水冲洗,行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消失,吻合口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5.91±0.84)d。结论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中预置食管床引流管可于术后早期诊断吻合口瘘,并可经引流管给予积极治疗,有助于吻合口瘘的愈合。
贠灿华赵小刚郝迎涛吴美灵彭传亮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