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林

作品数:101 被引量:79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药代
  • 36篇药代动力学
  • 13篇细胞
  • 12篇药代动力学研...
  • 12篇药物
  • 11篇药动学
  • 11篇生物利用度
  • 9篇人血浆
  • 9篇色谱
  • 9篇黄芩
  • 9篇黄芩苷
  • 8篇液相色谱
  • 8篇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液相
  • 7篇生物利用度研...
  • 7篇中药
  • 7篇HPLC法
  • 6篇HPLC法测...

机构

  • 97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安徽省中药研...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100篇谢林
  • 66篇刘晓东
  • 32篇王广基
  • 30篇梁艳
  • 12篇刘国卿
  • 9篇郝海平
  • 6篇刘李
  • 6篇季慧芳
  • 6篇邓远雄
  • 6篇刘海燕
  • 5篇吴惠秋
  • 5篇路通
  • 5篇宋珏
  • 4篇许潇
  • 4篇汪电雷
  • 4篇康安
  • 4篇孙建国
  • 4篇陈卫东
  • 3篇俞森
  • 3篇王建

传媒

  • 34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Chines...
  • 5篇药学学报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第八次全国药...
  • 2篇江苏药学与临...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1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6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昔洛韦片在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比较两种阿昔洛韦片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 :测定 10名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6 0 0mg阿昔洛韦受试片和参比片后血药浓度 ,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受试者口服两种阿昔洛韦片计算的峰浓度Cmax、Tmax和AUC分别为Cmax1.2 4± 0 .49和 1.17± 0 .2 0 μg/ml,Tmax1.9± 0 .6h和 2 .1± 1.1h ,AUC7.5 6± 1 80和 7.5 6± 2 .10 μ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 10 1.36 %± 11.6 2 %。双单侧t检验显示两制剂的Cmax和AU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谢林陈雷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生物利用度抗病毒药
HPLC测定人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被引量:8
1996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伪麻黄碱血药浓度的方法。血浆样品用乙醚-正己烷(1∶1V/V)提取,LiChrosorb 100CN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二氢钾-庚烷磺酸钠-重蒸水,检测波长为210 nm。线性范围为10.0~800.0 ng/ml,回收率>90%,日内、日间RSD<10%。12名男性受试者单剂量服用240 mg伪麻黄碱缓释片所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_(max)=8.58±2.47h;C_(max)=358.47±140.43mg/ml;t_(1/2)=10.27±3.04h;MRT=18.84±4.12h;AUC=7403.6±2166.6ng·h/ml。
秦瑛曹于平谢林刘国卿
关键词:伪麻黄碱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
LC-MS法测定大鼠脑部海马区中苯巴比妥的含量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脑部海马区中苯巴比妥的LC-MS测定方法。方法:海马匀浆液中加入内标茶碱。用乙醚/环己烷混合系统提取、挥干,用甲醇复溶,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LC-MS测定。色谱柱为Shim-pack ODSC18(150mm×2.0mm ID,5.0μm),离子源为ESI,检测离子为[M-H]^-:苯巴比妥(m/z):231;茶碱(m/z):179,流动相A为超纯水+0.03%甲酸+0.004%三乙胺,流动相B为甲醇,以0.2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此条件下苯巴比妥与内标茶碱显示良好分离;方法回收率大于87%;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线性范围为10~2000ng/mL;可定量下限为10ng/mL。在相应的生物样品中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大于0.9997,质控样本、冻融试验及基质效应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经考查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可用于海马中苯巴比妥的含量测定。
杨志宏刘晓东谢林梁艳杨慧文
关键词:苯巴比妥LC-MS法海马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胆汁中安妥沙星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和胆汁中安妥沙星浓度的HPLC-UV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高氟酸处理后进行HPLC-UV分析。色谱柱Diamonsil^TM C18(5μm,150mm×4.6mmID),流动相:0.05mol/LKH2PO4(pH=3)-乙腈-三乙胺(84:16:1.4),流速: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297nm。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安妥沙星7.5mg/kg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和胆汁累积排泄率。结果:安妥沙星在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1~12.8m/mL,在胆汁中的线性范围为0.1~25.6μg/mL,定量下限(LLOQ)均为0.1μg/mL,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5%,准确度(relative error,RE)为-3.01%~7.50%。血浆中回收率大于70%,胆汁中回收率大于90%。大鼠静注7.5mg/kg安妥沙星后AUC0-6为(313.75±47.28)μg·min/mL,t1/2为(122.03±23.03)min,CL为(20.06±4.84)mL/(kg·min),6h胆汁累积排泄率为(3.03±0.43)%。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应用于大鼠体内安妥沙星血液和胆汁中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胆汁排泄为安妥沙星一条重要的消除途径。
胡婕慧谢林刘晓东
关键词:安妥沙星药代动力学胆汁排泄
十名志愿者口服维拉帕米缓释片药代动力学和心电图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对10名男性受试者单剂量po240mgVer缓释片药代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进行研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零级吸收过程的一室模型拟合,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5.9±1.6h;Cmax118.9±37.2μg·L-1;T15.4±1.5h;k030.5±17.5μg·L-1·h-1;T1/210.8±4.9h。PR间期延长有显著意义,血药浓度与PR间期变化满足S型模型,其药效学参数:EC5064.6±16.9μg·L-1;Emax54±11ms;s1.68±0.
刘晓东谢林王进周云曙王珍刘国卿
关键词:维拉帕米药代动力学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7
2002年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新生 1~ 3d 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 3代细胞经 MTT法、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 :淫羊藿总黄酮 1~ 1 0 μg/ml浓度具有显著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提高矿化结节形成数量的作用。结论
李勇季晖李萍谢林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成骨细胞体外培养骨质疏松症
人工虫草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96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工虫草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 ,以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耐量等为指标研究人工虫草多糖的降糖作用 ;用高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 ,观察人工虫草多糖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结果 :人工虫草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但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基化血清蛋白含量 ,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 ,提高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结论 :人工虫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
黄志江季晖李萍谢林赵小辰
关键词:降血糖作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摄取
瑞士乳杆菌和短乳杆菌联用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瑞士乳杆菌和短乳杆菌联用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定植瑞士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后,能够显著逆转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并通过行为学实验证明,瑞士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造模后...
梁艳王广基沈佳佳谢林于腾杰郭慧敏胡康睿周志豪
大鼠口服尼莫地平吸收动力学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鼠ig尼莫地平 (NMD)后体内药物动力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并考察合用红霉素(Ery)后血浆中NMD变化。方法 :雌性和雄性大鼠单独igNMD或与Ery合用后 ,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NMD的浓度。结果 :大鼠ig给药NMD(2 0mg·kg-1) ,雌鼠血浆中的NMD浓度显著高于雄鼠 (P <0 .0 5 ) ,其AUC值是雄鼠的 4 .4倍。合用Ery后 ,与单用比较 ,无论是雄鼠 ,还是雌鼠 ,血浆中NMD浓度显著升高 ,AUC值分别提高了 2 .0和 1.6倍。合用Ery ,NMD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雌鼠的浓度仍然高于雄鼠 ,AUC值是雄鼠的 3.4倍。结论 :NMD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动力学存在性别差异 ,并且红霉素可以提高NMD在血浆中的浓度。
王晓莉谢林刘晓东
关键词:尼莫地平性别差异红霉素吸收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
奥氮平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人体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奥氮平浓度的HPLC-UV方法,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奥氮平片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阿米替林为内标,血浆样品加维生素C抗氧化,经碱化后用乙醚-环已烷进行萃取。以0.01mol/L磷酸铵(pH4.0)-甲醇-乙腈(55:22.5:22.5)为流动相,采用Hypersil silica柱进行分离,紫外270nm处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的专属性较好;低、中、高浓度(1.19,9.50,38.00ng/ml)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1.97,93.47和96.72。该法在1.19~38.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1.19ng/ml,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9%和12%。用此法测定了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po奥氮平片后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
季慧芳谢林王建张宇后媛媛刘晓东
关键词:奥氮平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HPLC-UV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