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峰

作品数:45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皮瓣
  • 8篇手术
  • 8篇细胞
  • 6篇周围神经
  • 6篇干细胞
  • 5篇软骨
  • 5篇扩张皮瓣
  • 4篇预构
  • 4篇神经导管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缺损
  • 3篇导管修复
  • 3篇延迟器
  • 3篇医疗资源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软骨细胞
  • 3篇手术方法
  • 3篇铁片
  • 3篇皮肤

机构

  • 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5篇谢峰
  • 25篇李青峰
  • 11篇朱海男
  • 11篇顾斌
  • 9篇昝涛
  • 7篇刘凯
  • 6篇谢芸
  • 5篇曹谊林
  • 4篇唐新杰
  • 4篇张文杰
  • 4篇李海洲
  • 4篇张群
  • 3篇沈国雄
  • 2篇周广东
  • 2篇郑丹宁
  • 2篇赵林森
  • 2篇陆峻泓
  • 2篇盛玲玲
  • 2篇宋楠
  • 2篇吴敏

传媒

  • 9篇组织工程与重...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整形再造外科...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复合生物材料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研制一种新的神经导管材料。方法几丁糖、聚乳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应后,制备内径1.5mm,管壁厚度为200μm的复合生物材料导管,用以桥接5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硅胶管桥接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作为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后肢活动、针刺收缩反应、足底溃疡),组织学观察,肌电图,图像分析及小腿三头肌称重等检查。三组数据两两间进行分组t实验。结果12周时大体观察结果表明:三组再生神经均成功通过导管,并支配远端肌肉。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导管降解明显,但未完全吸收。肌电图、小腿三头肌称重、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导管组再生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明显优于硅胶管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效果相似。结论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导管能较好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神经导管材料。
谢峰李青峰赵林森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导管材料足底溃疡再生神经
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电击伤后神经损伤检测中的运用(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电击伤后,确定神经损伤和移植神经吻合的部位,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临床上常把在手术显微镜下看到神经正常轴索作为神经正常之起始。但术后效果常表明此方法不可靠。目的:评估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电击伤后神经损伤检测中的运用价值。设计:病例回顾性分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选择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2例腕部严重电击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为6~54岁。方法:对受损神经连续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值,并相应作病理切片观察。以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受损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潜伏期,相应的病理切片情况以及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波幅、潜伏期与神经干质量呈正相关,病理检查支持这一结果。②12例通过体感诱发电位确定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8例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7~26个月,平均22.7个月。其中5例术后两点辨别觉达到Ⅱ或Ⅲ级(美国手外科协会标准,二点辨别距<6mm为Ⅰ级,6~10mm为Ⅱ级,11~15mm为Ⅲ级,>15mm为Ⅳ级)。结论:电击伤后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复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能有效地评估和选择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
顾斌姜浩谢峰李青峰
关键词:周围神经电击伤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共培养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软骨共培养体系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GFP标记的小鼠ES细胞初步分化为EB后,将EB消化为单个细胞,同猪关节软骨细胞按一定比例(1:3)混合后接种于PGA材料,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皮下3周取材。对照组为EB细胞接种组及软骨细胞接种组。取材后行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分别做荧光拍照,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EB细胞接种组形成畸胎瘤;软骨细胞对照组形成软骨组织;实验组形成软骨组织和畸胎瘤的混合体。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和荧光照片对照结果显示,部分软骨组织GFP阳性,由小鼠ES细胞分化而来。结论软骨其培养体系可以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得到的软骨组织不纯,混有畸胎瘤组织。
谢峰张文杰丛笑倩陆峻泓曹谊林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分化共培养
扩张皮瓣延迟器
一种扩张皮瓣延迟器,由支架(1)和扩张气囊(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由底座(2)、伸缩杆(4)、机械臂(6)组成,所述机械臂(6)通过球面关节(5)与所述伸缩杆(4)连接,所述机械臂(6)前端设有一圆环(7...
朱海男谢峰李青峰
侧胸部扩张带蒂皮瓣在面颈部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侧胸部皮瓣经扩张后带蒂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组共10例面颈部烧伤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在侧胸部埋入扩张器,注水4~6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面颈部瘢痕,侧胸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颈部缺损。两期手术前均可行超声血管定位,皮瓣转位前可行延迟手术。结果本组病例侧胸部皮瓣的供血血管来源于胸外侧动脉、胸背动脉以及副侧胸动脉三者中的一支或两支。术后随访3~15个月,其中9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一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植皮修复。供区皆一期闭合。结论侧胸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缺损,皮瓣颜色、质地接近,供区损伤小,为头颈部重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李华徐昆明昝涛谢芸刘凯顾斌谢峰
关键词:扩张器带蒂皮瓣面颈部瘢痕
导管修复神经损伤的运用及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修复神经损伤的传统方法是神经端端吻合或神经移植,但是神经恢复效果有限,而且存在着供区功能障碍等缺陷,自从Lundborg等利用神经再生室模型证实神经趋化特异性,神经导管神经损伤的优势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许多年来,神经导管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所实验的材料包括自体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其中人工合成的可吸收材料,代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人们也一直在研究改变导管内的生物环境,包括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以促进神经的再生,以及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导管修复周围神经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
谢峰
关键词:神经导管神经营养因子雪旺氏细胞周围神经损伤
细胞抽提物重编程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细胞抽提物重编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是将供体细胞抽提物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受体细胞向供体细胞的形态、基因、功能等方面发生改变。目前,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体细胞与体细胞之间、体细胞与干细胞之间,成为一种有效的、无伦理学争议的重编程方法。本文就细胞抽提物重编程的研究现状、相关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唐新杰谢峰张群
关键词:重编程
腹壁整形术后小腹腔综合征三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腹壁整形手术后并发小腹腔综合征的防治方法,以提高腹壁整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例腹壁整形术后并发小腹腔综合征患者行腹肌及其筋膜切开减压。所形成的腹壁缺损薄弱部分用人工网状材料(Mesh)修补。皮肤缺损用植皮术修补,1例症状轻微者,经指导增加腹式呼吸锻炼后缓解。结果2例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症状消失和减轻,随访2年效果良好。结论腹壁整形手术可能并发小腹腔综合征。采用手术松解的方法可使症状缓解,并获得持久疗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沈国雄顾斌谢峰刘凯王会勇郑丹宁李青峰
关键词:腹壁整形术
人工仿生鼻支架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仿生鼻支架,包括中隔软骨假体、侧鼻软骨假体、鼻翼软骨假体及鼻翼籽骨假体,四个部分相互连接,由Medpor,PTFE和硅胶三种材料组成。本发明可使再造鼻外形精细、功能满意、安全性高;解决了传统鼻部软骨支架...
谢峰朱海男沈国雄
文献传递
微泡增强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锁骨上动脉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多普勒超声技术(microbubble-enhanced ultrasound,MEUS)在锁骨上动脉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术前对20例26个皮瓣先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探查,在此基础上再行MEUS检测定位锁骨上动脉穿支血管,判断并归类锁骨上动脉穿支类型,选取管径粗、流速快、蒂部长、旋转点近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术后对有无造影剂相关并发症及皮瓣存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常规彩超下探测出来自锁骨上动脉的穿支共37条,穿支管径0.5 ~0.8 mm,平均(0.6±0.1) mm;超声造影增强后,穿支血管的血流信号明显提高,探查到48条血管(P<0.05);同一血管在MEUS下的平均管径为(0.7±0.3) mm,常规彩超下为(0.6±0.1) mm,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MEUS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锁骨上动脉前胸支在65.4%(17/26)的皮瓣中管径大,血流稳定,可以作为穿支皮瓣的优势血管.26个皮瓣术前定位的穿支在术中均获得证实,并有25个采用了术前定位的血管作为血管蒂,1个由于术中发现穿支细、蒂部短而改用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仅有1例发生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未予治疗,1d后自行好转.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锁骨上动脉作为进入皮瓣的终末支血管,存在不同的穿支类型.MEUS作为一项准确、可靠的术前探测手段,可应用于锁骨上动脉穿支的术前定位,以选择优势血管而设计最佳皮瓣,提高手术成功率.
袁宇雯李海州顾斌刘凯谢峰谢芸李青峰昝涛
关键词:穿支皮瓣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