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凯

作品数:303 被引量:919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6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电气工程
  • 65篇化学工程
  • 56篇理学
  • 54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7篇电池
  • 46篇离子
  • 39篇锂离子
  • 36篇锂离子电池
  • 36篇离子电池
  • 33篇正极
  • 33篇锂硫电池
  • 30篇
  • 28篇电解质
  • 28篇纳米
  • 28篇晶体
  • 26篇电化学
  • 26篇光子
  • 26篇光子晶体
  • 23篇
  • 22篇正极材料
  • 17篇电解液
  • 17篇改性
  • 15篇二次电池
  • 14篇环氧

机构

  • 274篇国防科学技术...
  • 29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北京临近空间...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湖南省煤炭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西安机电信息...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中国航天
  • 1篇重庆长安新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3篇谢凯
  • 107篇洪晓斌
  • 84篇许静
  • 81篇郑春满
  • 78篇盘毅
  • 66篇韩喻
  • 45篇陈一民
  • 39篇王珲
  • 38篇李宇杰
  • 34篇肖加余
  • 31篇龙永福
  • 29篇李德湛
  • 28篇熊仕昭
  • 21篇刘双科
  • 19篇胡芸
  • 15篇金朝庆
  • 14篇张学骜
  • 13篇安立华
  • 13篇刁岩
  • 10篇雍成纲

传媒

  • 15篇材料导报
  • 13篇国防科技大学...
  • 11篇硅酸盐学报
  • 11篇电源技术
  • 7篇化工新型材料
  • 6篇无机材料学报
  • 5篇高等教育研究...
  • 4篇功能材料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4篇储能科学与技...
  • 4篇第一届全国储...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物理学报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电池
  • 3篇微纳电子技术
  • 3篇2002年全...
  • 3篇中国空间科学...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17篇2015
  • 11篇2014
  • 20篇2013
  • 10篇2012
  • 23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19篇2006
  • 21篇2005
3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被引量:2
2006年
为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以双酚F、间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闭环时的加碱速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间苯二酚与双酚F质量比为20:80,催化剂摩尔分数为2.0%.醚化温度为80℃,醚化时间为5 h,闭环时加碱速度为0.4g/min。
李志宏武继民洪晓斌盘毅谢凯
关键词:环氧树脂双酚F间苯二酚
双氰胺固化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的研究
2007年
为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以双酚F、间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乙基-4-甲基咪唑对双氰胺-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促进作用,并系统地探讨了固化体系及固化条件对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其最佳固化工艺条件是:间苯二酚与双酚F质量比为20∶80,双氰胺质量分数为6%,2-乙基-4-甲基咪唑质量分数为4%,固化温度为110℃,固化时间为3 h。
李志宏武继民洪晓斌盘毅谢凯
关键词:双氰胺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诞生1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本文分别介绍了纳米颗粒型复合材料、纳米无机复合材料、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
张虹肖加余白书欣谢凯赵恂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组分的分子设计研究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领域引入分子设计理论,采用HyperChem7.0分子设计软件,使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电解液组分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和偶极距等重要参数。通过计算所得参数推测电解液组分的氧化还原稳...
陈颖超谢凯李德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子设计
文献传递
化学还原法制备锡-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2013年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含锡量分别为5%,20%,35%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锡-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采用循环充放电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金属锡以数十至数百纳米的大小较均匀地附着在碳颗粒表面;复合材料的克容量较商品碳有较大提高,其中含锡量为20%的复合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较之商品碳提高了24%,且能保持较好循环稳定性,1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
叶飞谢凯汪宏涛陈乔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
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在温度为200~400℃下,将填料的粉体与熔融金属锂混合搅拌,直至粉体材料完全分散在熔融金属锂中;(2)在保持金属锂熔融状态下...
韩喻朱宇豪王珲郑春满洪晓斌谢凯
文献传递
碳的孔分布对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碳的微观结构是限制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的重要因素。选用五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参数的碳材料分别制备了空气电极,并测试了相应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采用扫描电镜对放电前后空气电极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探讨了碳的微观结构对于空气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的孔分布是影响空气电极的重要因素,由具有相对最优孔径分布的碳材料制备的空气电极表现出相对最佳的电性能。
王凌岩谢凯王珲韩喻
关键词:孔分布比表面积孔容
多功能结构电池的制备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结构电池将电源与结构件合二为一,可有效降低系统质量,节约有效载荷空间,将成为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电池新型应用形式。利用硅橡胶热膨胀模塑成型法研究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成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模具,130℃条件下,具有最好的成型效果。制备得到的异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满足微型无人机的力学要求,仅在电池性能上略有下降。
胡芸余威谢凯李德湛洪晓斌
关键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正硅酸乙酯、氨水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了微米和亚微米级二氧化硅微球,着重研究了试验温度、氨水沈度、正硅酸乙酯的用量以及加水量对该反应的影响,结合对所合成产物的扫描电镜表征,确定了制备不同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
严小琴许静谢凯安立华
关键词:正硅酸乙酯二氧化硅微球异丙醇
文献传递
超细陶瓷微粉的表面性能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关超细陶瓷微粉的制备和研究受到特别重视。由于其表面效应,陶瓷微粉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而团聚在一起,从而形成有若干连接界面的尺寸较大的团聚体。因此,研究超微粉的表面性能,确定影响微粉保存和分散的主要因素,对于防止微...
邢欣谢凯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