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世文

作品数:17 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盆地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成藏
  • 6篇层序
  • 5篇地层
  • 5篇油气
  • 5篇塔里木盆地
  • 5篇中生界
  • 5篇层序地层
  • 4篇油气分布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盐岩
  • 2篇岩石
  • 2篇油气分布规律
  • 2篇台地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沉积相

机构

  • 17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7篇谢世文
  • 7篇张哨楠
  • 6篇丁晓琪
  • 5篇冯一波
  • 4篇竹合林
  • 3篇易超
  • 3篇白晓亮
  • 3篇黄擎宇
  • 3篇张东辉
  • 2篇李映涛
  • 2篇刘迪
  • 2篇贺勇
  • 1篇赵宁博
  • 1篇韩玫梅
  • 1篇薛东剑
  • 1篇赵小强
  • 1篇傅恒
  • 1篇赵英俊
  • 1篇李仲东
  • 1篇曾祥亮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矿物岩石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技术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层序地层及对储层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局限台地相沉积,广泛发育厚层状白云岩储层,是目前寒武系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运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岩性组合特征综合分析,对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确定出该组包含4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主要表现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组合。其中,高位体系域不完全发育。在层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薄片和钻井油、气、水显示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三级层序影响了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层发育,是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下丘里塔格组(岩溶型)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层序界面下部的高位期,特别是有短期暴露界面下的高位晚期。
竹合林张学军谢世文黄擎宇贺勇
关键词:层序地层白云岩寒武系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藏富集规律被引量:9
2009年
断裂特征、典型油藏解剖和剩余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分布和成藏组合在不同构造带有较大的差别,油藏受构造影响明显。西缘冲断带主要发育源外成藏组合和远源成藏组合,油藏主要为断块油藏和断背(鼻)油藏,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储量小、产量高;中央凹陷带主要发育源内成藏组合,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油藏面积大、油柱高度小、产量低;而东部凸起带,源内、源外和远源成藏组合均发育,油藏则主要为背斜-岩性油藏。
丁晓琪张哨楠谢世文冯一波
关键词:致密砂岩油气分布规律中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被引量:46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中生界油藏具有致密低渗透、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已成为中石化能源接替区之一。通过烃源岩、储层物性、圈闭特征、成岩作用及泥岩欠压实特征分析,认为构造作用造成了成岩作用路径及过剩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储层类型多样,最终导致了中生界成藏机理具有明显差异。将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油藏成藏动力学机制划分为3种类型:自源高压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低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远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高效储层;自源"低压"半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碎屑岩古风化壳;而远源常压开放油藏勘探重点则为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
丁晓琪张哨楠谢世文易超熊迪
关键词:成藏系统低渗透中生界欠压实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主要通过对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地震地层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存在上奥陶统的恰尔巴克组,并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SSQ6层序对应奥陶系中下统、SSQ7层序对应奥陶系上统。SQ1层序对应蓬莱坝组,SQ2层序对应鹰山组下部云灰岩段,SQ3层序对应鹰山组上部灰岩段,SQ4层序对应一间房租,SQ5层序对应恰尔巴克组,SQ6层序对应良里塔格组,SQ7+SQ8层序对应桑塔木组,塔中大部分地区缺失SQ4层序。在沉积演化上经历了弱-无镶边陆架型台地→孤立台地的演化,最后晚奥陶系为一套桑塔木组混积陆棚相沉积。
李映涛叶宁黄擎宇谢世文刘迪
关键词:奥陶系层序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演化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寒武—奥陶系地震、沉积特征研究,运用地震、钻井岩心资料,对该区层序特征分析,巴麦地区经历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型台地向镶边斜坡型台地演化,主要控制因素是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变化.早—中寒武世为缓坡型台地演化阶段,由于海平面频繁升降变化,台地边缘经历3次迁移;晚寒武世该区处于拉张环境形成被动大陆边缘,海平面开始上升,发育镶边斜坡型台地,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小于沉积物供应速率,台地边缘向盆地方向迁移;早奥陶世,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大于沉积速率,台地以追补型叠加形式向台地方向迁移.
白晓亮张哨楠谢世文
关键词:寒武-奥陶纪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1
2011年
以钻井岩心、测井数据及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岩相古地理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学科方法原理,对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斜坡相和盆地相.局限台地主要分布在塔中、塔东及塔西南大部分地区,开阔台地只在塔北局部地区发育.对钻井岩心、薄片资料、连井剖面、地震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绘制出蓬莱坝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据该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综合考虑该时期沉积演化及古地理背景,建立起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模式.
贺勇黄擎宇谢世文竹合林白晓亮赵小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震相沉积相模式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鹰山组层序地层及其对储集体发育的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在钻井岩心观察和测井、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运用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塔中地区鹰山组层序地层研究,将鹰山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SQ1~SQ4,主要发育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对层序界面与储层的综合研究表明,储层的分布明显受三级层序界面的控制,储层主要分布在高位体系域,尤其是高位晚期在岩溶作用条件下,储集体得到良好的改善。
刘迪张哨楠谢世文李映涛
关键词:层序地层碳酸盐岩储集体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随着麻黄山地区油气开发的深入,油气分布的非均质性日益明显。通过对各区带典型井区油水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用录井、岩心及测井资料等,发现研究区油气分布、成藏组合、成藏体系在不同区带(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和东部凸起带)、不同层位有明显差异。油区"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在纵横向的配置良好,圈闭距油源的远近、运移通道、圈闭有效程度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显著,成藏主要受构造影响。西缘冲断带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鼻)油藏,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油藏面积大、油柱高度小;东部凸起带,主要为背斜岩性油藏。
谢世文张哨楠丁晓琪冯一波吴早平
关键词:油气分布成藏组合成藏体系
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低渗透油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长8油藏具有渗透率低、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长8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沉积微层、层序、裂缝及湖盆底形分析,认为长81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部的坝顶席状砂为高效储层发育段;与基底断裂有关的裂缝极大地改善了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长8湖盆底形的起伏控制着早白垩世晚期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底形的高点是铁方解石弱胶结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为甜点发育区。通过主控因素分析,提出长8致密低渗透油藏勘探思路及工作方法,即"定层序、占高点、追裂缝、打河道"。
丁晓琪张哨楠谢世文易超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成藏规律
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野外区调、取心测录井、试油等资料进行麻黄山西区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复杂的断裂背景及前侏罗纪千沟万壑的古地貌使得该区中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多样化;断裂体系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介质,其有效性与断裂封闭性及时空配置相关,时空配置在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东部凸起带各有不同,根据主干输导介质及其输导路线相应归纳为单一断裂"直排型"、断裂—不整合"烟花状"及断裂—不整合—裂缝"折曲型"输导体系;西缘冲断带以"直排型"输导体系为主,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以"烟花状"输导体系为主,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规模小;东部凸起带发育裂隙,以"折曲型"输导体系为主,多为次生油藏,主要为岩性—背斜(鼻状)油藏,油水分异彻底。
谢世文冯一波葛鹏莉姚尚胜
关键词:输导体系成藏油气分布鄂尔多斯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