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雁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肿瘤
  • 6篇蛋白
  • 5篇膀胱
  • 5篇病理
  • 3篇肉瘤
  • 3篇受体
  • 3篇髓母细胞瘤
  • 3篇前列腺
  • 3篇细胞角蛋白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基因
  • 3篇角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预后
  • 2篇杂合性

机构

  • 20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20篇许雁萍
  • 14篇朱建善
  • 6篇刘强
  • 5篇王兆亮
  • 4篇杨玖生
  • 3篇殷晓璐
  • 3篇郑璐滢
  • 2篇欧阳仁荣
  • 2篇高玉平
  • 2篇王晨
  • 2篇王益鑫
  • 2篇吴浩强
  • 2篇陈芳源
  • 2篇李东
  • 2篇林鸿翔
  • 2篇韩洁英
  • 1篇林其德
  • 1篇戴慧莉
  • 1篇钱家麒
  • 1篇姚维

传媒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9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肾皮质组织块,应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融合后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传代。取第三代细胞检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碱性磷酸酶、结蛋白、Ⅷ因子、α-肌动蛋白的表达,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融合的上皮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样表现,伴圆顶(dome)形成。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α-肌动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纤维连接蛋白和结蛋白染色阴性。细胞存在极性,细胞尖端存在短的微绒毛,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结论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无血清培养液可以成功建立原代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严玉澄钱家麒戴慧莉许雁萍
关键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
髓母细胞瘤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及ERBB-2异常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异常,探讨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在髓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技术检测14例髓母细胞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改变;同时,在扩大系列的29例髓母细胞瘤中,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ERBB2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CGH结果显示,在所有14例髓母细胞瘤标本中,每一条染色体臂上都检测到了染色体的失衡(获得或丢失),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17q(85.7%)和7q(35.7%)的获得,以及8p(50%)、16q(28.6%)和17p(35.7%)的丢失;(2)FISH检测中,44.5%(13/29例)的肿瘤细胞有ERBB2基因的异常表达;(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7.9%(11/29例)的病例有抗体cerbB2的阳性表达;(4)在预后较差的16例患者中,56%(9/16例)的病例有ERBB2的过度表达。结论CGH研究发现了髓母细胞瘤全基因组的染色体失衡。在染色体17q特异性位点上ERBB2基因的异常改变很可能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过度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殷晓璐许雁萍吴浩强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比较基因组杂交荧光原位杂交ERBB-2基因
14例卵巢甲状腺肿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最后诊断为S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14例SO常见症状为腹部包块和腹部不适,3例合并腹水,6例合并同侧或对侧其它卵巢肿瘤。肿瘤均为包膜完整结节,单房12例,多房2例。囊内多为黄褐色胶样物和淡黄绿色液体。镜下见甲状腺滤泡样结构,1例恶性变。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除1例失访外,其余13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SO是高度分化单胚层畸胎瘤,罕见。可出现甲状腺的各种组织学形态,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有助于诊断。恶性者可借鉴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高玉平朱建善许雁萍姚维邱维林鸿翔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畸胎瘤甲状腺球蛋白病理学特征
前列腺癌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1998年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BPH组与Pca组中P53、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3.3%和34.3%、42.9%,显示Pca组P53、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分别P<0.05、P<0.05)。(2)Pca组中P53蛋白阳性12例,其中Ⅰ、Ⅱ级肿瘤阳性5例,Ⅲ、Ⅳ级7例(P<0.05);bcl2蛋白阳性15例,其中Ⅰ、Ⅱ级肿瘤阳性7例,Ⅲ、Ⅳ级8例(P<0.05)。(3)19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DPca)和16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a)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6%、57.9%和12.5%、25%。显示ADPca组中P53、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AIDPca组低(P<0.05)。(4)35例Pca中有8例P53、bcl2蛋白同时阳性表达,各自占总阳性数的66.7%(8/12)、53.3%(8/15),且两者的阳性程度有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P53、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
李东王益鑫许雁萍朱建善杨玖生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P53蛋白BCL-2蛋白肿瘤发生
膀胱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复习 2 5例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HE染色、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观察分析 ,并对 1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膀胱腺癌男性多见 ,男女之比为 2. 6∶1。组织学分型 :肠型 10例 ,非特异型 7例 ,黏液型 3例 ,印戒细胞型 2例 ,混合型 2例 ,透明细胞型 1例。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 2 2例 ,脐尿管腺癌 3例。临床分期 :T1/T2期 6例 ,T3/T4及ⅢA/ⅢC期 19例。随访 14例 ,平均 4年 ,7例死亡和转移的病例临床分期均为T3/T4期。特殊染色 84 %的肿瘤AB PAS(+)。免疫组化瘤细胞CK、EMA、Ki 6 7、CEA均 (+) ,vimentin、PSA(- )。结论 膀胱腺癌罕见 ,确立该诊断必须排除直肠、前列腺等腺癌的浸润或转移。免疫组化染色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患者预后与肿瘤分期关系密切 。
王兆亮朱建善刘强许雁萍
关键词:膀胱肿瘤腺癌临床病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与多发性骨髓瘤(MM)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 20例MM患者骨髓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数,比较治疗前、后骨髓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数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化疗后部分显效患者VEGF蛋白的表达及骨髓微血管数显著低于初发未治患者 (P<0. 05),而在化疗后微小显效患者中无显著下降(P=0. 446和 0. 950)。初发未治、部分显效和微小显效患者VEGF蛋白的表达及骨髓微血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VEGF可能是骨髓瘤细胞的一种自分泌因子,同时可作为一种旁分泌因子调控患者骨髓中的血管新生反应。VEGF可能是MM患者血管生成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王晨陈芳源朱建善许雁萍韩洁英欧阳仁荣
关键词:骨髓VEGF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旁分泌自分泌
Galectin-3、CK19和TPO表达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比较甲状腺病变中galectin3、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peroxidase,TPO)蛋白表达的差异,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34例甲状腺癌(123例乳头状癌、11例滤泡癌)、34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和TPO蛋白的表达。结果Galectin3、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主要的3个亚型)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头状癌各亚型间和各良性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滤泡癌和良性病变中galectin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泡癌和腺瘤中CK19、TPO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有增高,而TPO表达缺失。3种蛋白分别是诊断甲状腺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的有用标志物,联合使用结果更可靠。
郑璐滢朱建善王家东许雁萍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GALECTIN-3CK19碘化物过氧化物酶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以及这种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 ,检测12 2例次成人AL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VEGF及其两种特异性受体fms 样酪氨酸激酶受体 (Flt 1)、激酶插入嵌合受体 (KD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 (CR)的患者 ,其VEGF、KDR蛋白的表达在治疗前为 6 0 ( 3 3~ 12 0 )和 5 3( 3 3~ 8 0 ) ,获CR后为 5 3( 3 3~ 9 0 )和 2 0( 1 0~ 4 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而在化疗后未获得CR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缓解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又升高到初发时的水平。各组初发患者Flt 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CR期Flt 1的表达水平在CR组为 3 3( 1 7~ 5 3) ,复发组为 3 3( 2 0~ 5 3)与初发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微血管数处于高水平组的VEGF及KDR表达显著高于微血管处于低水平组者 (P <0 0 1)。骨髓原始细胞与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初发患者VEGF和KDR的表达之间成正相关 (r =0 4 2 9,0 35 9;P =0 0 0 5 ,0 0 2 ) ;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初发患者VEGF的表达之间成正相关 (r =0 5 2 2 ,P =0 0 3)。结论 VEGF及其两?
王晨陈芳源朱建善许雁萍韩洁英欧阳仁荣
关键词:KDR初发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酶
膀胱癌细胞凋亡、增殖及调控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索膀肤癌细胞凋亡、增殖及基因调控的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4例膀跳癌中细胞凋亡与增殖及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也结果膀胱癌凋亡、增殖细胞密度随组织学分级增高均呈上升趋势;凋亡、增殖细胞密度之比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而有所下降;bcl-2表达与凋亡细胞密度呈负相关,p53表达与增殖细胞密度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凋亡单个指标难以评估膀胱癌预后;细胞增殖活性、凋亡与增殖细胞密度之比是评估膀胱癌预后的有用指标;bCI-2、p53基因分别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
朱建善杨玖生许雁萍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基因调控
细胞角蛋白20在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2例非肿瘤性膀胱黏膜中CK20的表达,并分析肿瘤细胞中CK20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55%,在非肿瘤性膀胱黏膜中无表达(P<0.001)。CK20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成正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性别、肿瘤的大小和数目不相关(P>0.05)。结论CK20可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一个重要的免疫标记抗体,其检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王兆亮朱建善刘强许雁萍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20膀胱尿路上皮癌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