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勇泉

作品数:301 被引量:1,09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专利
  • 10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8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9篇绿茶
  • 54篇红茶
  • 52篇饮料
  • 42篇茶叶
  • 41篇风味
  • 39篇茶饮料
  • 37篇鲜叶
  • 32篇茶汤
  • 29篇发酵
  • 24篇风味品质
  • 22篇滋味
  • 21篇茶汁
  • 20篇香气
  • 18篇绿茶茶汤
  • 17篇杀青
  • 15篇单宁酶
  • 15篇儿茶素
  • 14篇涩味
  • 12篇萎凋
  • 11篇名优绿茶

机构

  • 29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浙江大学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西南大学
  • 3篇杭州职业技术...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安溪县桃源有...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厅
  • 2篇安徽省三安生...
  • 2篇浙江省农业技...
  • 2篇浙江茗皇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三峡职业...

作者

  • 300篇许勇泉
  • 264篇尹军峰
  • 157篇袁海波
  • 156篇汪芳
  • 138篇陈建新
  • 119篇陈根生
  • 95篇邓余良
  • 41篇邹纯
  • 34篇江用文
  • 34篇高颖
  • 13篇刘平
  • 11篇滑金杰
  • 9篇刘盼盼
  • 8篇沈丹玉
  • 8篇钟小玉
  • 8篇张英娜
  • 6篇林智
  • 6篇杨宇宙
  • 6篇茅林春
  • 6篇王岳梁

传媒

  • 30篇茶叶科学
  • 22篇中国茶叶
  • 10篇食品科学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饮料工业
  • 4篇中国茶叶加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第十二届中国...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茶叶通讯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2012国际...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13篇2022
  • 13篇2021
  • 23篇2020
  • 11篇2019
  • 19篇2018
  • 19篇2017
  • 25篇2016
  • 29篇2015
  • 28篇2014
  • 24篇2013
  • 18篇2012
  • 12篇2011
  • 19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天然果味红茶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果味红茶的加工方法,属于果味茶加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夏秋茶鲜叶桉摊放、萎凋、揉捻、发酵进行加工;在发酵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将鲜榨果汁加入茶叶中,利用果汁中的内源酶加强茶叶中儿茶素的氧化...
邹纯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高颖汪芳陈根生
文献传递
茶叶香型及特征物质研究进展(续)被引量:29
2009年
3.四大茶类的特征性香气物质 茶叶香气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茶类、不同产地的茶叶均具有各自独特的香气。如红茶的鲜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花香等。任何一种茶类所特有的香气是其所含芳香物质的综合表现,与茶类的特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摘质量、加工工艺及贮藏等因素密不可分。茶树品种对香气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决定香气物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是通过生态环境选择、肥料营养、遮阳避光等人为调控实现香气物质的有利积累,
袁海波尹军峰叶国注许勇泉汪芳
关键词:香气物质茶叶香气香型茶树品种栽培条件芳香物质
水质对绿茶饮料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解决茶饮料生产加工及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国内外学者从水质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本文叙述了泡茶用水或茶饮料用水的水质对茶汤在感官品质、储藏特性及理化组分上的影响,进而综述了水质的酸碱度、水中离子等对茶汤的感官风味、汤色品质、饮料稳定性等的影响作用,并总结茶饮料浸提用水的基本要求,得出茶饮料浸提用水一定要严格控制金属离子含量并保持较低酸碱度。最后文章总结了茶饮料生产中的经常遇见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茶饮料水质研究提供渠道,最后达到为茶饮料生产用水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的目标。
刘平尹军峰许勇泉汪芳刘盼盼
关键词:水质绿茶饮料离子
一种工夫红茶动态发酵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夫红茶动态发酵方法,通过选用1芽1叶至1芽2叶嫩度的福鼎大白鲜叶原料,按照传统工夫红茶加工进行萎凋和揉捻工艺,将揉捻叶解块,在发酵开始时调控发酵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等,将揉捻叶置于可拆卸的发酵装...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尹军峰白堃元邓余良许勇泉王伟伟俞露婷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机制龙井茶加工方法
一种新型机制龙井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杀青处理、青锅处理、一次过筛处理、一次回软处理、成型处理、二次过筛处理、二次回软处理、辉锅处理和三次过筛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摊青、分筛、炒制、辉锅等设备...
邓余良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
文献传递
饮料专用绿茶加工新技术及设备研制
尹军峰余书平袁海波邓余良许勇泉吴荣梅汪芳陈根生陈建新
通过对鲜叶原料和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及破碎等工艺优化以及C.T.C、热风杀青和新型远红外干燥提香等新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初步探索了原料茶汤色和香气品质稳定性的机理,提出了2套具有中国茶风味特点的饮料专用绿茶加工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绿茶饮料
一种茶汁的制备方法
一种茶汁的制备方法,属于茶汁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以单级或多级逆流柱为提取装置;将茶叶填充在逆流柱中,茶叶填充体积为逆流柱的体积的50%‑75%;水从逆流柱底部,茶汁从逆流柱顶部流出,浸提初期0‑30 min...
许勇泉尹军峰嵇伟彬陈建新邹纯高颖
文献传递
一种金线莲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线莲养生茶的制作方法,目的是为了改善金线莲茶感官风味和有效利用其功能成分,通过特定工艺将金线莲鲜叶加工成金线莲茶,进一步将金线莲与其他配料有机结合,包括以下重量比:夏枯球∶白茶∶金线莲=2∶3∶3;夏枯...
许勇泉汪芳吴梅陈德权高一舟朱艳周小军马巧群
一种红茶菌中的葡糖酸醋杆菌及其应用
一种红茶菌中的葡糖酸醋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葡糖酸醋杆菌,另一方面提供了该葡糖酸醋杆菌的应用及应用方法。本发明从红茶菌中筛选出来的葡糖酸醋杆菌C2能够在含糖的茶汤中合成β‑葡萄糖苷酶...
邹纯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汪芳傅燕青高颖陈根生
文献传递
γ-氨基丁酸速溶茶加工技术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从浸提参数和干燥工艺方面对速溶茶粉产品得率及风味品质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15min及冷冻干燥工艺更适于高品质γ-氨基丁酸速溶茶的加工。
许勇泉尹军峰谭俊峰袁海波林智
关键词:速溶茶参数优化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