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云影

作品数:13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上肢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偏瘫
  • 3篇脑损伤
  • 2篇伤患者
  • 2篇上肢痉挛
  • 2篇痛阈
  • 2篇热痛
  • 2篇热痛阈
  • 2篇无错性学习
  • 2篇脑损伤患者
  • 2篇痉挛
  • 2篇康复
  • 2篇丰富环境
  • 1篇电传感器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图
  • 1篇电子装置
  • 1篇碟片

机构

  • 1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许云影
  • 4篇毕胜
  • 3篇文伟光
  • 3篇谭声辉
  • 2篇欧海宁
  • 2篇王宁华
  • 2篇潘国华
  • 2篇窦祖林
  • 2篇燕铁斌
  • 2篇贺菊方
  • 2篇李常威
  • 1篇宋元良
  • 1篇何俊峰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全军中医药骨...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检测动脉硬化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动脉硬化的电子装置。该装置包括:心电传感器,其采集心电信号;心电放大器,其与心电传感器相连接,心电放大器放大所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电压比较器,其与心电放大器相连接,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的心电信号转换...
贺菊方潘国华何俊峰许云影
文献传递
无错性学习对脑损伤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评价无错性学习对脑损伤患者记忆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完成本研究的有84例患者:(1)计算机辅助训练组(电脑组,n=30);(2)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组(面对面组,n=24);(3)对照组(n=30)。电脑组和面对面组均采用无错性学习的方法,接受4周具有同样内容的记忆障碍训练课程,但分别以软件版和画册版形式进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记忆训练。3组均随访1个月。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中文版(RBMT-CV)和香港文字记忆学习测试量表-中文版(HKLLT)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电脑组、面对面组在训练后,随访与训练前相比,组内比较RBMT-CV和HKLLT均具有良好的增长效应和延续效应,分值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电脑组和面对面组组间比较,HKLLT除提取过程外,编码与保存在训练后和随访期间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无错性学习是一个改善脑损伤后记忆功能的有效方法,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影响记忆的全过程;电脑组、面对面组对记忆的编码与保存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并且训练效果可持续1个月。
欧海宁窦祖林文伟光谭声辉许云影
关键词:脑损伤无错性学习丰富环境
电脑辅助及远程认知康复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谭声辉宋元良文伟光许云影
关键词:颅脑损伤远程医学
偏瘫上肢痉挛、联合反应与异常协同运动临床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联合反应与异常协同运动三种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70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联合反应分级量表(ARRS)与上肢综合痉挛指数(CSI),并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RRS与CSI相关系数为0.619(P<0.001);ARRS与FMA上肢肩肘部分的相关系数为-0.602(P<0.001);CSI与FMA上肢肩肘部分的相关系数为-0.588(P<0.001)。结论:慢性偏瘫患者上肢痉挛、联合反应与异常协同运动有较明显的相关性,推测可能与三者存在部分相同的病理机制有关。
毕胜许云影
关键词:偏瘫痉挛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特征分析
目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特征。方法:98名脑卒中患者参加这项研究,男67人,女31人。患者平均年龄59.53±7.47岁,患病时间48.47±33.43月。另有20名健康者参加这项研究,平均年龄59.30±9.80。...
毕胜许云影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文献传递
偏瘫上肢联合反应分级量表内部一致性与信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偏瘫上肢联合反应分级量表(ARRS)的内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ARRS的检查,进行内部一致性与信度检验。结果:ARR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92;两次ARRS检查组内相关系数为0.983,95%置信区间为0.961—0.993。结论:ARRS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
毕胜许云影
关键词:重测信度
穴位TENS对正常年轻人热痛阈特异性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TENS)对人体实验性热痛阈及实验性振动阈的影响 ,从而阐明TENS作用机理。方法  2 0名正常人 ,年龄在 2 0~ 3 9岁。随机分为TENS组和空白刺激组。每位受试者左手合谷穴和大鱼际区接受 3 0minTENS(2 0 0 μs ,10 0Hz ,2~ 3倍感觉阈 )或空白刺激 ,分别采用MedocTSA 2 0 0 1和MedocVSA 3 0 0对受试者左手鱼际区的热痛阈和振动阈进行测定。并分别在TENS或空白刺激前的3 0、2 0、10min及刺激后 0、10、2 0、3 0、40、5 0min记录热痛阈和振动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与空白刺激相比 ,3 0min的TENS治疗后即刻 ,即 0min(P =0 .0 0 2 )和 2 0min(P =0 .0 0 4)热痛阈显著增高 ,增高值分别为 0 .81℃及 1.5 4℃。而同一治疗方案在同一人群中对振动阈无改变。结论 TENS作用于针灸穴位具有镇痛的特异性 ,而对其他感觉如振动觉无改变。换言之 ,TENS可能通过激活粗纤维传导 ,抑制细纤维传导的痛觉 。
王宁华许云影
关键词:热痛阈镇痛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46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年龄71岁±8岁,发病后9d±4 d,随机分为 FES 组(13例)、安慰电刺激组(15例),对照组(13例)。3组常规治疗相同,FES 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共3周(15次);安慰组给予没有电流输出的电刺激,对照组不给电刺激。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跖屈肌群肌张力,用表面肌电图评定踝背伸和跖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的力矩、积分肌电图和肌肉的协同收缩率,以及患者在住院期间独自行走的能力。结果 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FES 组踝跖屈肌群痉挛增加程度最低,CSS 增加率3组分别为30%±35%、50%±88%、65%±65%。踝背伸时胫前肌 MIVC 明显增加(9 Nm±5 Nm、5 Nm±3 Nm、4 Nm±5 Nm),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8%±5%、27%±26%、28%±19%)。治疗3周内,FES 组恢复行走能力的时间较其他2组平均早2~3 d(18 d±8 d,20 d±7 d,21d±8 d)。结论 FES 能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燕铁斌许云影李常威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脑血管意外
一种血液流速测量法
一种血液流速测量仪包括超声波换能器(10),该换能器(10)将超声波信号发射至人体(15)某个部位并接收反射回其自身的部分所述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以约45°的角度(A)与体内的血流(14)交截,换能器(10)包括两个平...
贺菊方许云影潘国华
文献传递
热痛阈测定可信度和灵敏度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应用MedocTSA - 2 0 0 1测定热痛阈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方法 :在信度研究中 ,应用限定法测定 8位正常年轻受试者的膝、踝、手及躯干部位的热痛阈 ,每周 1次 ,共 3次。采用可信度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在灵敏度的研究中 ,在 32℃— 5 0℃范围内将温度分为 10个等级 ,每 2℃为 1个等级 ,对 10位健康年青受试者的左膝进行随机刺激 ,使用视觉类比评分法将受试者对这 10个等级的温度刺激的感受记录 ,并对温度刺激强度和VA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可信度相关系数在 0 .87— 0 .95之间 ;温度刺激强度和VAS呈正性线性相关。结论 :应用MedocTSA -2 0 0 1仪器测定热痛阈的可信度和灵敏度均较高。
王宁华许云影
关键词:热痛阈灵敏度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