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健

作品数:80 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建筑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7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水处理
  • 12篇污水
  • 11篇雨水
  • 9篇污染
  • 9篇SWMM
  • 8篇污泥
  • 7篇水管
  • 6篇雨水径流
  • 6篇污水处理
  • 6篇活性炭
  • 6篇给水
  • 6篇管网
  • 6篇SWMM模型
  • 5篇影响因素
  • 5篇水处理厂
  • 5篇水体
  • 5篇污水处理厂
  • 5篇给水管
  • 4篇絮凝
  • 4篇遗传算法

机构

  • 75篇南昌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4篇江西省电力设...
  • 2篇青岛建筑工程...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南昌有色冶金...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长江生态环保...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79篇詹健
  • 9篇贾俊松
  • 9篇刘振中
  • 6篇韩玉龙
  • 6篇李保建
  • 4篇周增炎
  • 4篇徐晨
  • 4篇邓慧萍
  • 4篇王晓玭
  • 3篇李都望
  • 3篇黄福昌
  • 3篇栾岚
  • 3篇黄小华
  • 3篇臧超
  • 3篇盛铭军
  • 3篇康晓荣
  • 2篇黄林
  • 2篇王秀英
  • 2篇王香莲
  • 2篇陈战利

传媒

  • 10篇江西化工
  • 9篇应用化工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5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净水技术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江西科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四川建材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2005年全...
  • 2篇2017年江...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1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1996
  • 2篇199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昌某高校新校区给水工程设计实例
南昌某高校新校区水厂供水规模为6 000m3/d,其中第一期为3000m3/d。本文简述了该工程水量预测、水源选择及工艺流程选择和各主要工艺构筑物的设计及设备配置、自动控制及试运行情况等,并总结了设计特点和运行体会。
詹健黄小华贾俊松李都望
关键词:供水规模给水工程工程设计水量预测水源选择
文献传递
南昌青山湖水环境现状与修复建议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青山湖频繁暴发蓝藻,为了更好地对青山湖水环境进行保护,在对青山湖的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青山湖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建议。结果表明:青山湖湖水的CODCr、TP、TN均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并呈现由北向南上升的趋势。从功能修复入手,提出了"清水入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水体修复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卢辛宇詹健韩玉龙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环境现状
磁性碳纳米管对水中罗红霉素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碳纳米管是各方面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材料,其吸附性能优于活性炭。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磁性MWCNTs。利用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对磁性MWCNTs和MWCNTs进行表征分析。吸附实验探讨p H值、温度等因素对磁性MWCNTs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采用准一、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Langmuir等温线方程拟合曲线,分析吸附质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磁性MWCNTs对罗红霉素最佳吸附pH值为1,罗红霉素的最大吸附量为39.6 mg/g。用准一、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罗红霉素吸附过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标准吸附焓变ΔH0为9.284 k J/mol,吸附自由能变ΔG在-60.812^-58.640 k J/mol之间,ΔS>0,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曹慧詹健刘振中
关键词:抗生素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基于SWMM模型的住宅区层级式雨水系统构建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层级式雨水系统的排水效果,以江西省南昌市某住宅小区为例,构建了由基本单元入渗系统、庭院逐级削减系统、地块层层滞蓄系统和小区末端调蓄系统组成的层级式雨水系统。利用SWMM模型模拟层级式雨水系统方案与传统方案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节点溢流的控制效果,并进行整体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层级式雨水系统后,降雨重现期为0.5、1、2、3、5、10a时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增加了63.20%、58.02%、52.43%、49.61%、44.46%、39.17%;径流峰值分别削减了56.44%、57.79%、58.65%、59.12%、59.36%、59.72%;径流峰值时刻分别延迟了9、8、6、4、3、1min。层级式雨水系统具有较好的径流控制效果,能减少径流总量,削减峰值流量,延缓峰值时间,改善节点溢流,保证研究区域5年一遇降雨不发生积水,有效缓解城市排水问题。
王欣詹健韩玉龙徐雪婧
关键词:住宅区SWMM模型
低压静电对活性污泥絮体物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1995年
本研究采用静电处理技术以改善活性污泥絮体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污泥颗粒的ξ电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随着静电场电流的增加,污泥颗粒的ξ电位降低,电流100mA为稳定转化点.当电流为100mA时,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最佳.这些结果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詹健高廷耀周增炎
关键词:废水处理活性污泥生物絮体
MnFe-LDHs生物炭对水中抗生素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锰铁层状双氢氧化物(MnFe-LDHs)改性生物炭MFBC,用于水溶液中单一或共存状态下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吸附去除。采用SEM、FTIR、XRD和Zeta电位等对生物炭表征,探究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机理,并考察了生物炭投加量、抗生素溶液浓度、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FBC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优化吸附条件为:生物炭添加量3200 mg/L,抗生素浓度20 mg/L,pH为5。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机理主要为π-πEDA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单一、复合体系中最大理论吸附量稳定在18 mg/g左右。
苏景振林冠超刘早红詹健
关键词:抗生素影响因素
基于SWMM的初期雨水调蓄池容积确定及截污效能模拟被引量:17
2019年
雨水调蓄池通常借助经验公式确定容积,可信度略显不足。对此,选用模型法即通过模拟典型降雨下调蓄池的工作过程,结合排放目标确定调蓄池容积。将此方法应用于以南昌市儒乐湖流域为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物控制过程中,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调蓄池容积可有效受纳初雨冲刷带来的污染物,达到削减非点源污染物的目的。研究成果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熊子鹰肖存艳蔡甜詹健
关键词:调蓄池SWMM初期雨水非点源污染
基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为目的的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容积确定被引量:11
2020年
鉴于初期雨水污染为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儒乐湖初期雨水调蓄池容积确定为例,采用调蓄池工程措施进行截流,以V类水体标准为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控制径流污染的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应用模型法模拟得出控制目标下的初期雨水径流累积深度及调蓄池容积。结果表明,截留径流累积深度为7mm,初期雨水调蓄池容积分别为9 250、5 850m^3时,研究区域内能够满足在管网重现期下排水水质达到V类水体标准。研究成果可为初期雨水截流工程实施提供建议及参考。
李连文詹健姜章泽君项宁周金琨
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调节被引量:6
1996年
研究了在活性污泥法中增加不同紊动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的絮凝室,对澄清前混合液中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的絮凝条件并不是最佳,曝气池中絮体的破碎率大于絮体结合率,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较差,造成了出流的高浊度;在二沉池前附加中度搅拌的絮凝装置,可以在不另加化学药剂且费用最小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出流的悬浮物浓度。
詹健高延耀周增炎
关键词:生物絮体活性污泥法悬浮物
生物炭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去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微塑料已成为水体环境中的一种新污染物。常规水处理方法去除微塑料局限较多,生物炭的多样微孔结构、高疏水性和高碳含量能够有效吸附微塑料且自发解吸率较低,表现出经济环保、去除效率高的优势,但仍存在无法降解除去微塑料以及生物炭多环境应用性低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微塑料的水污染现状和常规水处理去除方法,重点从生物炭特性、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吸附去除微塑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炭(原料成分、制备条件、改性方式等)和微塑料(种类、粒径、结构特征等)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环境因素(pH、共存离子、有机干扰物质等)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并介绍了土壤中生物炭与微塑料的共存现状。最后对未来工作提出进一步统一归类微塑料以针对性开发生物炭材料、改进实验条件以真实性模拟实际环境、探索生物炭与微塑料的协同效应机制及重视生物炭循环再生等建议,以期为生物炭针对性去除不同水体中常见微塑料提供理论支持。
苏景振詹健
关键词:生物炭水体环境影响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