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大嘉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化
  • 3篇代工
  • 3篇全球价值链
  • 3篇价值链
  • 3篇OEM
  • 2篇代工产业
  • 2篇道德
  • 2篇制度基础观
  • 2篇人力资源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天生国际化
  • 2篇组织行为学
  • 2篇离职
  • 2篇基础观
  • 2篇家文化
  • 2篇管理实践
  • 2篇国家文化
  • 2篇承诺
  • 1篇道德困境

机构

  • 7篇广东外语外贸...
  • 6篇暨南大学
  • 5篇广东省社会科...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工程院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4篇覃大嘉
  • 5篇刘人怀
  • 4篇梁育民
  • 3篇左晓安
  • 2篇杨颖
  • 1篇吴东旭
  • 1篇毛蕴诗
  • 1篇杨韶刚
  • 1篇李亚
  • 1篇杨东进
  • 1篇李亚

传媒

  • 3篇新经济
  • 2篇学术研究
  • 2篇管理科学
  • 2篇战略决策研究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管理评论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EM企业克服道德困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博弈论有个著名的案例,即所谓的囚徒困境。实际上宇宙间普遍存在各种两难困境,而充满智慧的华夏先人早就为我们指出了解决两难困境的基本路径,那就是太极思维所提倡的阴阳两极和谐这种思想,及在此思想指导下求新求变、灵活处事的基本准则和具体方法。
梁育民覃大嘉
关键词:道德困境囚徒困境太极思维博弈论
我国企业“和谐组织”内容结构的实证研究——从国家文化视角探讨易学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被引量:5
2012年
国家文化对跨国员工态度行为的重大影响是全球化时代管理学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国际视角与我国国家和谐文化的观点出发,以我国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因素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和谐组织"八因素模型。其八个维度完全符合易学八卦象逻辑,表明我国员工的确深受中国易学文化的影响。本研究除验证了国家文化在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企业有效管理与整合跨文化的人力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Hofstede与Bond(1988)提出的儒家动力论(Confucian Dynamism)文化特征的意义与价值。
覃大嘉
关键词:国家文化组织行为学
转型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人资管理实践与情感承诺:基于易学阴阳和谐视角被引量:10
2018年
中国制造业创新与转型的基础是劳动力升级,与人资管理实践息息相关,但过去结合中国文化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相关议题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易学阴阳和谐理论,探讨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人资管理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调研了阿迪达斯7家中国区一线代工厂,对收集到的1 920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四项人资管理实践均对情感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考核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公司培训、薪酬与福利管理,招聘与甄选影响最小;年龄能显著调节绩效考核对情感承诺的影响;绩效考核和薪酬与福利管理的交互作用,以及公司培训和招聘与甄选的交互作用,都会显著且正向地影响情感承诺。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融合易学哲学思维与西方理论,探索特定背景下人资管理实践对职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建构本土化、深度情境化的中国管理理论。此外,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本研究可为所有在华制造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本战略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实证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覃大嘉呼玲妍刘人怀
关键词:人力资源情感承诺制造业阴阳和谐文化
道德领导与中国组织的和谐精神被引量:3
2012年
将体现中华文化底蕴的和谐与道德领导结合起来,实证研究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领导者的道德水平对组织和谐精神的影响发现,员工对道德领导的评价与员工在组织中感受到的和谐程度显著相关,包括员工与自身、与同事、与团队、与上级、与管理体系、与其他部门、与最高领导的和谐以及组织内外部的和谐。
覃大嘉杨韶刚
关键词:道德领导文化
广东服装代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人资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一、引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5月,由于国内综合成本上升、出口形势严峻,曾是全球服装最大制造基地的广东省,虽仍保住了其国内服装生产第一大省的地位,且出口外销与前三年同期相比也略有增长(7.64%),但却远低于全国平均出口增幅(19.87%).这让广东省服装代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国内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广东制衣代工业的相关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立足于整体贴牌代工产业(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OEM)的宏观视角,其研究成果多半认同服装代工产业对我国、尤其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引入外资的敲门砖,促使中国GDP的飞跃.
刘人怀覃大嘉左晓安
关键词:服装生产国际竞争力代工产业数据显示
动态核心能力在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7年
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进行的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成为战略和创新领域的焦点。鉴于已有研究较关注大型制造企业的品牌创新,因此结合西方能力理论和中国特色制度环境,探讨反向国际化情景下中小型制造工厂的自主品牌战略。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阐明对专注出口的中国代工企业转战中国市场而言,具有中国情景特色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中国市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辨识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化过程中主要培养的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3种动态核心能力。参照资源-能力-绩效战略思路,推导出6个假设并建立研究框架。基于202家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和巢状模型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过程中,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能力是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运用中国关键资源建立自主品牌的中介变量,中国市场稳定度显著影响自主品牌绩效。也即表明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代工企业应如何利用其海外竞争时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转化关键资源,在国内销售自主品牌。揭示中国情景下,本地市场资源(来自企业外部)与国际化过程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源自企业内部)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如何据此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自主品牌。为其他在华代工企业(包括本地和外资)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覃大嘉刘人怀杨东进崔鼎昌呼玲妍杨颖
关键词:动态核心能力天生国际化代工
新加坡OEM企业在华战略选择研究
中国从2002年迄今都被评价为全球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国家。在2010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其中,外资加工出口(大多为OEM代工)对中国贸易总额有着超过半壁江山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在全球...
覃大嘉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组织学习制度基础观
中国鞋业代工现状与人资转型发展战略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过去以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借助改革开放大潮,积极承接国际鞋业品牌的制造订单,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Global Value Chain,GVC),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鞋业代工厂.只不过,2008年金融风暴与2010年欧债危机之后,由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与劳动力成本高速攀升,中国的制鞋代工产业(Footwear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iufacture)正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人力资源问题.基本情况可概括为:一线员工离职率较高、高水平专业技工比例较低、而低廉劳动力的总体需求大于供给等.其中高离职率的问题比较严重,毕竟鞋业代工是劳力密集型产业,生产线员工的稳定程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鞋类代工企业者需要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状况等进行深度分析,并据此制定正确有效的人资转型发展战略.
刘人怀覃大嘉左晓安梁育民
关键词:代工产业鞋业员工离职率劳动力优势
解决转型升级的“技工荒”困境:外资代工企业在华劳动力升级创新战略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跨人资与战略学科视角,对广东4家大型外资代工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在华OEM业者,如何制定劳动力升级创新战略,解决价值链转型升级面临的"技工荒"困境。研究表明,新加坡资与台资OEM业者在转型升级路径,劳动力技能升级培训,激励考核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战略选择上有相当差异。结果显示,要根治技工荒必须有效整合政产学研金等资源,为OEM产业前景提供丰富理论实践意义。
覃大嘉刘人怀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OEMOBM人力资源外资
技能员工的创新、承诺与离职: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被引量:10
2018年
技能员工是中国制造业员工队伍的骨干,在创新压力下,有效管理这些员工,降低其离职意向,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已有研究多聚焦于高科技或研发人才的创新绩效,较少关注如何激励基层技能员工进行创新,因此探索中国制造业基层技能员工的承诺、离职与创新工作行为之间的内在动力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分析企业转型背景下技能员工的情感承诺、持续承诺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创新工作行为和离职意向的作用机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adidas在中国的7家大型代工厂,共收集1 514份来自技能员工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 21.0和Mplus 7.4构建结构方程进行数据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员工的持续承诺与创新工作行为负相关,情感承诺与创新工作行为正相关,并且受到持续承诺的调节;根据态度-意向-行为的概念框架,离职意向会中介情感承诺与持续承诺交互作用对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当技能员工感知到工作场所资源的动态变化,他们的持续承诺会增加其离职意向,影响其从事创新工作行为。提出能深入分析技能员工创新、离职与承诺的内在动力机制,突显出持续承诺在组织转型期间的重要性。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更为中国其他正在转型升级的企业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实证依据。
覃大嘉杨颖刘人怀李亚李亚
关键词:组织承诺资源保存离职意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