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云凌
- 作品数:63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素技术在男性科的应用研究
- 研究背景:ED是男科病人就诊的主要病种之一。据统计成年男子中发病率约占10-15%,美国有不少于三千万,日本约有1千四百万,其中约有30%是功能性的异常,另外的70%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的病因。而器质性ED病人中血管性的因...
- 沈明覃云凌于建红徐浩刘宝坤朱国
- 关键词:核素
- 文献传递
- AMS 3件套阴茎假体植入术治疗重度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索AMS 3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治疗重度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非手术疗法无效的ED患者,其中神经源性3例,阴茎海绵体动静脉瘘2例,阴茎海绵体纤维化2例。选择阴茎阴囊交界处切口植入AMS 3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结果7例ED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3例出现包皮水肿,2周后自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排异反应,无假体故障,无尿道损伤,术后性生活满意;其中1例海绵体动静脉瘘患者经过治疗后配偶妊娠。结论 AMS 3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接近人体生理,自然,隐蔽性好,使用方便;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机械性能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覃云凌江专新王晓东王宇刚于建红沈明
-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阴茎假体
-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附24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评估及探讨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显微镜下曲张精索内静脉双重结扎并保留精索内动脉及淋巴管的显微外科技术治疗24例青少年原发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观察并统计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阴囊水肿、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随访症状缓解情况、睾丸萎缩及复发.结果 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周阴囊水肿发生率4.2%(1/24),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出现鞘膜积液、睾丸萎缩及复发情况.15例伴有阴囊睾丸不适症状的患者中,有8例症状完全消失(53.33%),7例症状不同程度缓解(46.67%).结论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睾丸体积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具有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更低、并发症更少等独特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陈锐沈明李本红邱学德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董彪刘家钦江专新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显微外科手术
- 局麻下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附62例报道)被引量:5
- 2014年
- 精索静脉曲张(VAC)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疾病。VAC的发生率在一般成年男性人群中约为15%,在男性原发性不育患者中约为35%,继发性不育者中约为75%~81%[1]。目前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microsurgical varicocelectomy,MV)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 VAC 的主流术式[2],通过手术显微镜的辅助来放大精索内容物,可以更好分离、保护精索内动脉、淋巴管,并辨别细小精索静脉加以结扎,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文献报道表明,在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MV 手术这三种手术中,MV手术术后复发率、鞘膜积液和精索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最低,精子DNA 完整性及精液相关参数的改善效果更优越[3,4]。目前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而VAC治疗也可以通过提高精液质量来提高辅助生殖成功率,因此VAC的诊疗在男性不育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MV手术位置一般选择在外环口下,此处精索位置浅表,便于操作暴露精索,因此不需复杂麻醉,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局麻下外环口下MV治疗62例(80侧)VAC患者,现报道如下。
- 江专新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王宇刚奎泽宏沈明
- 关键词:麻醉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手术
- 他达拉非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阴茎硬度测量仪检测中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ED是男科常见的病例。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ED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阴茎硬度测量仪(Rigiscan)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测定阴茎膨胀度的同时又能反映阴茎硬度的无创而客观的检查方法,有两种检查模式,
- 江专新沈明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陈一萌
- 关键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勃起功能障碍
- 阴茎完全离断显微再植成功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官完全离断伤显微再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4例阴茎完全离断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其术后排尿、皮肤感觉、勃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再植成功,无皮肤坏死,排尿正常,勃起功能正常,随访中无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阴茎完全离断的显微再植治疗是目前阴茎离断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 鲁卫辉江专新沈明陈锐邱学德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董彪刘家钦
- 关键词:阴茎离断伤显微外科技术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生化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患者的精浆生化变化。方法分别检测168例VC不育患者(VC不育组)和随访到的该组89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患者及40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果糖、锌、肉毒碱和α-糖苷酶含量。结果VC不育组与正常生育对照组两组间酸性磷酸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果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锌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α-糖苷酶及肉毒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和术前酸性磷酸酶含量及果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α-糖苷酶及肉毒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C可通过某些因素引起精浆中锌、α-糖苷酶和肉毒碱含量降低,从而造成男性不育。
- 杨银涛沈明覃云凌于建红陈一萌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液
- 腹腔镜辅助显微输精管吻合术治疗疝修补术后梗阻性无精子症(附5例报道)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治疗儿童时期双侧疝修补术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例患者因儿童时期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引起医源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34岁,术前诊断为无精子症;儿童时期均有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史,先予以腹腔镜经腹腔探查输精管,并在其辅助下将盆段输精管自腹腔从外环引出,显微镜下与近端输精管端端吻合。结果 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双侧输精管显微吻合术,术后随访3~15个月,5例患者在3个月时复查均未发现精子,4例患者6个月精液中检出精子,精子浓度分别为18.75×10~6/m L,25.6×10~6/m L,20.15×10~6/m L和17.84×10~6/m L,精子总活力分别为14.6%,36.3%,29.2%和15.4%。其中2例患者配偶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5个月时成功受孕。1例患者随访至今查精液仍未见精子。结论有腹股沟疝修补术史的无精子症患者,应特别注意医源性输精管损伤的可能,腹腔镜辅助可帮助探查找到远端输精管,从而完成输精管端端显微吻合术。
- 鲁卫辉江专新陈锐沈明邱学德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董彪刘家钦
- 关键词:无精子症输精管吻合术腹腔镜检查
- 龟芪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龟芪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0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26例门诊男性少弱精子症(证属肾虚精亏)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3例予龟芪生精胶囊治疗,对照组63例予黄精赞育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比较2组的精液参数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相关精液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及精液参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活力、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龟芪生精胶囊具有补肾健脾、益气生精之作用,能够综合调治睾丸生精功能和提高精子质量,显著提高精子活力,从而增加患者配偶受孕率,对男性少弱精不育症有确切疗效.
- 王宇刚江专新于建红王晓东沈明覃云凌
-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症
- 影响性生活的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男,38岁,阴囊和包皮渐进性肿大1年余,不能性交3月余。B超提示:阴囊明显肿胀,最厚处1.4cm,于双侧睾丸下方可探及20cm×25cm×26cm大小的混合回声实质不均性肿块。CT报告:阴囊内巨大占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呈结节分叶状,无明包膜,密度均匀一致,其内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肿块呈现不均匀的斑片状强化。行肿块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结果病理报告:表皮厚度大致正常,真皮层显著增厚,胶原纤维增生伴玻变;其内平滑肌、脂肪、神经组织均有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另有散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多核巨细胞反应;其中有较多的囊性空泡样结构形成,血管周围炎症细胞灶状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还有浆细胞、泡沫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68(+)。病理诊断:良性问叶瘤伴肉芽肿性炎。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且能完成正常性生活。结论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良性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最佳治疗方法,本病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
- 于建红覃云凌肖敏勤江专新王晓东杨睿沈明
- 关键词:巨大良性间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