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向春

作品数:73 被引量:67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油藏
  • 23篇盐岩
  • 23篇碳酸盐岩
  • 20篇缝洞
  • 20篇缝洞型
  • 14篇油田
  • 13篇碳酸
  • 13篇碳酸盐
  • 13篇缝洞型油藏
  • 13篇储层
  • 9篇油气
  • 9篇缝洞型碳酸盐...
  • 9篇储集
  • 8篇地质
  • 8篇数值模拟
  • 8篇碳酸盐岩油藏
  • 8篇储集体
  • 8篇值模拟
  • 7篇低渗
  • 7篇溶洞

机构

  • 4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大学(北...

作者

  • 73篇袁向春
  • 10篇康志江
  • 10篇李江龙
  • 10篇李阳
  • 8篇钟建华
  • 7篇张允
  • 6篇王光付
  • 4篇邱国清
  • 4篇牛永斌
  • 4篇赵艳艳
  • 3篇胡向阳
  • 3篇牟珍宝
  • 3篇孙钰
  • 3篇廖荣凤
  • 3篇李红凯
  • 3篇崔书岳
  • 3篇刘中春
  • 2篇毛毳
  • 2篇刘景安
  • 2篇王树平

传媒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特种油气藏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试采技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油气采收率技...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环境对塔河油田六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组合等标志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六区奥陶系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环境,发育连续性较好的灰岩。溶蚀作用沿节理裂隙进行,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岩溶管道是有利的储集空间。储层中均发育斑状白云石砂屑灰岩,白云石砂屑团块普遍含油。储层中白云石化作用是由所处的台地边缘的潮坪潟湖环境所决定,白云石化作用优化了碳酸盐岩储集性能,在方解石转化为白云石的过程中体积减小,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储层中的裂缝和缝合线主要发育在均质泥微晶灰岩中,这种泥微晶灰岩主要形成在碳酸盐开阔台地低洼处的低能环境。均质泥微晶灰岩厚度大且裂缝发育,有利于发生岩溶作用。高角度的断层及裂缝的发育使得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大量竖直溶洞,低角度裂缝及潜水面的变化使厚层泥微晶灰岩发生顺层溶蚀。发育的多套顺层大型溶洞成为塔河油田最重要的储集空间。
毛毳钟建华李阳袁向春王有智牛永斌黄知娟
关键词: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沉积环境白云石化作用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出水井的压锥与提液被引量:3
2005年
岩溶缝洞型复合油藏的特殊性、强烈非均质性决定了生产井出水类型的多样性和工作制度优化的复杂性。开发实践表明:岩溶缝洞型油藏出水规律性差,出水类型复杂多样,必须分类评价生产井具体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生产井见水后,以洞穴型储集体为主的单元或生产井,适合压锥;水体能量弱的或定容储集体生产井适宜提液;含水率稳定或下降以及油水产量变化同步的生产井具备提液条件。
谭承军袁向春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缝洞单元提液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建模方法,属于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领域。本发明依据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受控于大型溶洞分布的特点建立建模目标地层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本发明考虑了...
李阳袁向春胡向阳侯加根李江龙王光付张宏方权莲顺孔庆莹
文献传递
东营凹陷永921-920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砂砾岩体是断陷盆地陡坡带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心、镜下薄片、粒度分析、孔渗化验等资料,对山东省东营市盐家油田永921-920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砂砾岩体受控于北部边界断裂控制的近岸水下扇,岩石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均低,粒度概率曲线发育缓慢上拱形与低斜两段式以及块状层理、反粒序层理、鲍马序列(Ta,Tb,Td段)、截切构造、泥岩撕裂屑、滑塌揉皱变形层理等均反映了重力流沉积特点,同时也可见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及水平层理等反映牵引流的沉积构造;识别出4期砂砾岩扇体,早期叠置连片,晚期孤立分散,呈退积型沉积复合体,第Ⅰ、Ⅱ及Ⅲ期上部砂砾岩体储层质量较好,其中扇中辫状水道物性最好,扇中前缘与内扇主水道物性相对较差。
王艳红袁向春王筱文范二平
关键词:砂砾岩体沉积微相近岸水下扇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袁向春康志江胡向阳张宏方刘中春王世星赵艳艳张冬丽张允崔书岳赵辉吕铁郑松青吕心瑞张慧
研究目的在中国已探明碳酸盐岩储量中,缝洞型油藏约占三分之二,是中国石油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之一。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中国已开发的规模最大的缝洞型油藏,截至2013年,其产量已达625万吨,占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82%,储...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开发试井解释方法
裂缝性油藏离散裂缝网络随机生成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11年
裂缝性油藏裂缝表征及数值模拟是当前油田开发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了克服连续性介质模型在裂缝描述和计算效率上的缺点,采用随机生成的离散裂缝网络进行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首先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随机生成与实际裂缝在统计意义上等效的裂缝网络,并对其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几何离散;然后通过计算不同维数控制体单元之间的传导系数,建立基于控制体积有限差分方法的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格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理论与算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对裂缝进行显式地降维处理,提高了网格生成效率,缩短了计算时间。
杨坚吕心瑞李江龙袁向春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两相流数值模拟
墨西哥EPC裂缝性灰岩油藏油气富集规律
根据岩心、测井和实际生产资料,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描述了墨西哥EPC油田海相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油藏的储层沉积特征及其不同岩相的含油性,揭示了基质含油岩相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利用FMI、岩心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定性描...
王艳红袁向春王铭宝
关键词:岩相裂缝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储层特征
2009年
根据岩心、钻井资料分析,系统地对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岩性主要以白云岩和凝灰岩为主,黏土含量和碳酸盐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孔隙和压裂为主,孔隙为小孔微喉结构,裂缝以微裂缝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由于黏土含量高,储层的水敏性较强。
牟珍宝袁向春李江龙
关键词: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储层特征
草20块砂砾岩稠油储层及热采特征
刘景安袁向春邱国清
关键词:稠油开采热力采油砂岩油气藏注蒸汽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袁向春康志江李江龙赵艳艳张冬丽邸元张杰黄孝特崔书岳张允关振良张宏方曹丽丽吴永超李发有
近十多年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工业化技术应用。但是,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对象为碎屑岩,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均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对于储层空间变化尺度大,介质复杂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很多方...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