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黔

作品数:129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4篇烧伤
  • 26篇海拔
  • 25篇细胞
  • 20篇严重烧伤
  • 19篇不同海拔
  • 15篇烧伤后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4篇海拔高
  • 14篇海拔高度
  • 14篇不同海拔高度
  • 14篇创面
  • 13篇鼠脑
  • 13篇烫伤
  • 13篇溃疡
  • 13篇大鼠脑
  • 11篇严重烫伤
  • 11篇足溃疡
  • 10篇凋亡
  • 10篇糖尿病足

机构

  • 118篇兰州军区兰州...
  • 13篇甘肃省人民医...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兰州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总医...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一医...

作者

  • 129篇蔡黔
  • 98篇刘毅
  • 73篇张鲜英
  • 59篇张绪生
  • 51篇张斌
  • 41篇张诚
  • 39篇肖斌
  • 33篇姜疆
  • 32篇于晟
  • 29篇朱云
  • 17篇张世范
  • 15篇钟晓玲
  • 14篇肖光夏
  • 14篇薛晓东
  • 11篇周红
  • 11篇刘萍
  • 7篇赵庆丽
  • 7篇董方
  • 7篇万江波
  • 6篇张示范

传媒

  • 20篇西北国防医学...
  • 12篇中国美容医学
  • 6篇高原医学杂志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6篇第五届全国烧...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伤残医学杂志
  • 3篇2010年第...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14篇2005
  • 10篇2004
  • 21篇2003
  • 1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短程应用广谱抗生素在防治烧伤后肠源性感染中的作用
严重烧伤早期倾向于发生全身感染,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烧伤早期感染不同于一般感染,病原菌较复杂,包括G杆菌和G球菌,选用复盖面较广的抗生素,早期短程应用,对防治早期全身性感染在一些单位已见成效,是否兼有防治早期肠源性感染的...
蔡黔肖光夏周红郑江夏培元李建明秦孝健潘文东
文献传递
分叶薄皮瓣延迟一期修复手指深度创面两例
<正>本文报道了应用带轴型血管蒂真皮下血管网分叶皮瓣一期修复手指深度创面两例。就创面处理、皮瓣的设计及手术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彻底清、扩创,建立良好受床,保护手指肌腱、关节囊等重要组织,对保证手术效果,恢复手的功能...
朱云于晟王秉钧刘宏伟蔡黔
文献传递
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糖尿病因合并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和)深层组织破坏[1]。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并发足部溃疡的几率约为15%,其中14%~24%的患者需接受截肢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梁文佳蔡黔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溃疡愈合下肢感染血管病变溃疡形成足部溃疡
汽油接触性烧伤合并中毒1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于晟吴敏朱云张晓萍薛晓东蔡黔钟晓玲马丽梅
关键词:合并症中毒加铅汽油
不同海拔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2005年
张鲜英刘毅张世范张绪生于晟蔡黔张诚肖斌张斌姜疆
关键词:不同海拔烫伤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肽含量严重烫伤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观察84名病理明确证实绝经后乳腺癌且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gR)阳性患者,口服依西美坦25 mg/d,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依西美坦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为(23/84)27.4%;疾病控制率为(34/84)41%;并且绝经的方式,前期化疗,手术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转移部位,前期内分泌治疗史可能对疗效有影响;依西美坦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依西美坦对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刘颖马骥赵庆丽蔡黔任晖
关键词:依西美坦绝经后乳腺癌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总结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分别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11例。结果:11例皮瓣均100%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
刘毅朱云张诚张鲜英蔡黔姜疆张斌
关键词: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缺损皮瓣设计皮神经小腿
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2年来 18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属慢性瘢痕癌 ,其中溃疡型 5例 ,菜花型 13例 ;除 1例头皮瘢痕癌外 ,其余患者的移植皮片或皮瓣 10 0 %成活 ,2例截肢伤口一期愈合。 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4个月~ 6年获得随访 ,1例于术后 6个月因颅内转移死亡 ,1例于术后 5年死于其他疾病 ;1例足跟部瘢痕癌于术后 4个月复发 ,并侵噬跟骨 ,行小腿中段截肢 ,其余 5例局部无复发 ,功能外形良好。结论 :病理检查结果是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刘毅张斌肖斌姜疆蔡黔张鲜英朱云张绪生
关键词:瘢痕癌手术
Rac1和Cdc4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Rac1和Cdc42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39例人乳腺癌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Rac1和Cdc4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Rac1和Cdc4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9%和38.5%,均较正常乳腺组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5)。卡方检验分析表明,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HER2状态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ER状态和Ki-67表达有相(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Rac1和Cdc42的表达与高TNM分期(r分别为0.443和0.295;P均<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r均为0.480和0.562;P均<0.001)、肿瘤侵袭(r分别为0.412和0.440;P均<0.001)、ER阴性表达(r分别为-0.517和-0.342;P均<0.001)以及Ki-67高表达(r分别为0.338和0.454;P均<0.001)呈正相关。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Rac1和Cdc42作为癌基因表达增加,可能在乳腺癌恶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颖蔡黔乔如丽黄亚琼赵庆丽
关键词:乳腺癌RAC1CDC42
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分别检测二甲双胍、阿霉素和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和阿霉素分别对MDA-MB-23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应用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应用与单药相比能够明显降低MDA-MB-231细胞克隆形成率,并且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应用与单药相比能够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值,促进其凋亡,可见两药联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具有协同性。
赵庆丽马骥刘颖蔡黔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霉素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