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辉腾

作品数:69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20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地震
  • 11篇地壳
  • 10篇动剪切模量
  • 10篇剪切模
  • 10篇共振柱
  • 10篇共振柱试验
  • 9篇震源
  • 8篇阻尼
  • 8篇阻尼比
  • 8篇抗震
  • 5篇地震动
  • 5篇动力特性
  • 5篇气枪震源
  • 5篇力特性
  • 5篇烈度
  • 5篇抗震性
  • 5篇抗震性能
  • 4篇地震烈度
  • 4篇软土
  • 4篇黏土

机构

  • 64篇福建省地震局
  • 16篇福州大学
  • 10篇中国地震局
  • 8篇中国地震局工...
  • 5篇南京大学
  • 5篇重庆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安徽省地震局
  • 2篇联合工程公司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州市规划设...
  • 1篇至永建设集团...

作者

  • 69篇蔡辉腾
  • 25篇金星
  • 11篇徐嘉隽
  • 10篇李培
  • 9篇郑师春
  • 7篇危福泉
  • 7篇张颖
  • 6篇蔡宗文
  • 5篇陈惠芳
  • 5篇王善雄
  • 4篇赵志伟
  • 4篇欧秉松
  • 4篇张锦福
  • 3篇徐涛
  • 3篇邓阳凡
  • 3篇李英民
  • 3篇吕庆田
  • 3篇黄莉菁
  • 3篇李山有
  • 3篇白志明

传媒

  • 7篇中国地震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研究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华南地震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2016中国...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地震学报
  • 2篇福建建筑
  • 2篇岩土力学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主动源激发台站选址合理性分析
2019年
利用气枪震源这一主动源,可以进行地壳深部构造研究,福建省地震局计划建设一个主动源激发台站。本文总结主动源台站的选址要求,根据近年来移动式气枪震源的工作经验和试验数据,认为选址地点定于安砂水库效果最优。本文分析了主动源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即对大气、水的影响,振动对周边居民和大坝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主动源激发对周边环境无影响,该选址地点适宜主动源激发台站的建设。
陈为伟蔡辉腾张红才
基于脉动试验的砖石古塔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2008年
由于古建筑具有与现代建筑不同的特点,所以基于传统抗震理论的单体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方法对古建筑往往难以适用;在脉动测试的基础上,对一砖石古塔抗震能力做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结合结构物脉动试验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可以对没有原始资料且已有一定损伤的砖石古塔的抗震能力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估。
蔡辉腾李云珠郑师春
关键词:抗震能力评估砖石古塔
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人口密集。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如何提高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未来城市建设和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中强地震活动...
蔡辉腾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诱发地震潜在震源地震动衰减关系设计地震动参数
文献传递
利用气枪地震资料对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试验记录到的Pg和Pm震相走时数据,利用速度与界面联合成像方法构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和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以及海峡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滨海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复杂,随深度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上地壳海陆过渡带呈高速特性,台湾海峡呈低速特性;下地壳海陆过渡带呈低速特性,台湾海峡呈高速特性;研究区莫霍面的深度约为28~33km,存在较明显差异,闽粤交接部位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减薄,莫霍面深度接近28km,这与正常型华南活动地块与减薄型南海活动地块交汇致使地壳厚度减薄有关,体现了活动块体边界构造特征.历史大震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且有深大断裂穿过的区域,现今中小震主要分布于闽粤海陆过渡带,这一特征可能与此地广泛发育的断层和华南与南海活动地块相互作用有关.
金震李山有蔡辉腾李培李海艳徐嘉隽
关键词:海陆联测莫霍面深度
厦门常规土动力特性的试验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厦门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残积土等五类常规土的共振柱试验,详细地探讨了围压大小、土的性质对这五类常规土的动剪切模量G及阻尼比γ的影响。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厦门五类常规土在不同围压下的G/Gmax和λ/λmax随γ变化的平均曲线及其参数的推荐值,并定量地给出围压对这五类常规土G/Gmax和λ/λmax随γ变化的平均曲线及其参数的影响规律,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蔡辉腾李强蔡宗文危福泉
关键词: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共振柱试验围压
福建南一水库气枪震源实验激发效果最优分析与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气枪主动源探测实验需要获得信噪比较优的波形数据,因此实验前很有必要进行不同工况的激发实验。通过综合分析台站记录特征,寻找最优激发效果的工况条件,为后续定点激发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在福建南一水库大容量气枪震源实验时通过单次激发分析、叠加分析、信噪比系数等方法综合研判工况激发效果,确定出最优工况,再利用台网噪声评估对得到的最优工况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南一水库最优工况为:水深25m、枪阵沉放深度12 m、枪阵尺寸7 m×7 m。该最优工况激发时段未处在低噪声时刻,说明该工况的激发效果确为优越,结果较为可靠。
陈惠芳林彬华金星蔡辉腾郭阳
关键词:信噪比
大容量气枪震源地震动衰减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进一步加深对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的认知,利用福建海陆多个气枪震源固定激发点重复激发的实验数据,通过线性叠加和仿真技术得到等效单次激发高信噪比速度和位移记录,然后利用不同震中距的位移峰值计算不同固定点气枪激发的等效震级,进而建立等效震级、震中距和速度峰值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震中距为0~270km时,大容量气枪单次激发得到的速度峰值为700~4nm/s,位移峰值为200~0.2nm;(2)总容量为8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181~0.760,S波等效震级为0.294~0.832,总容量为12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533~0.896,S波等效震级为0.611~0.946,气枪震源激发产生的S波能量大于P波能量,激发环境不同,激发效能相差较大;(3)速度峰值随等效震级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P波速度峰值三分量中垂直分量最大,S波相反,其垂直分量最小,二者水平分量相近。研究结果可为定量判断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的传播能力以及利用气枪震源进行深部探测或监测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蔡辉腾蔡辉腾金星金星李稳
重庆及其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将重庆及其邻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历史震例,将其数字化得到等震线数据,并进行了拟合。其中,对重庆及其邻近地区(小区域),选用20世纪以来的19次M≥4地震,共46条烈度等震线数据进行了拟合,样本结果突出中震近场特征。考虑到远场大震对重庆地区超高层及特大桥梁的长周期地震作用,扩大研究区域(大区域),选用20世纪以来的39次M≥4地震,共107条烈度等震线数据,拟合烈度衰减关系,为后续采用转换法建立本地区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同时,本文还采用了三种模型建立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进行了比较。
秦娟蔡辉腾王赞军
关键词:大区域
福建地区环境噪声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进一步加强对福建地区噪声特性的认识以及提升台站地震观测质量,计算了2014年福建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仪连续观测数据的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不同频段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人文噪声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位于福建沿海福州至厦门一带,07:00—18:00的功率谱密度要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12:00左右出现间歇性低谷期,夜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日变化除了在春节假期大幅下降外,均处于较为稳定态势;福建地区次级微震主要成分是Rayleigh波,主频约为2.7 s,主微震主频约为16 s,次级微震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也位于沿海一带,向内陆方向呈衰减趋势,其日变化明显,与台风和潮高有较高的相关性。
蔡辉腾蔡辉腾金星金星徐嘉隽李稳
关键词:环境噪声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函数
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速度结构与基底特征:万载-惠安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约束被引量:9
2020年
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是华南大陆两个重要的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陆内造山时期.地质研究表明,基底和地表断裂的特征对成矿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上地壳结构特征对成矿差异性特征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基于跨越钦杭、武夷山成矿带江西万载至福建惠安的NW-SE向深地震测深剖面初至波数据,利用有限差分走时反演方法,获得了钦杭、武夷山成矿带8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其主要特征为:(1)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横向非均匀特征明显,以5.8 km·s^-1速度等值线作为基底参考面,发现剖面基底埋深较浅,约1.0~3.0 km;钦杭成矿带的基底埋深总体小于武夷山成矿带,分别为0.5~2.0 km和1.5~3.0 km;(2)P波高速区(速度正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岩浆岩对应较一致,P波低速区(速度负异常区)与主要的断裂位置或沉积盆地对应较一致,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浦断裂下方的低速特征显示两条断裂至少向深部延伸8 km以上,暗示两条断裂具备深大断裂的性质,推测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可能是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的边界;(3)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我们推测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的不同,反映了深部岩浆作用过程的差异,基底深度及断裂性质是造成两个成矿带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
林吉焱林吉焱徐涛徐涛徐涛蔡辉腾吕庆田白志明邓阳凡
关键词:钦杭成矿带武夷山成矿带结晶基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