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初的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霍乱
  • 4篇霍乱弧菌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基因
  • 3篇脊灰
  • 3篇合酶
  • 2篇疫情
  • 2篇探针
  • 2篇强化免疫
  • 2篇染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研究
  • 2篇基因探针
  • 2篇防制
  • 2篇分子流
  • 2篇分子流行病学
  • 2篇分子流行病学...

机构

  • 11篇广东省卫生防...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蔡初的
  • 5篇芮勇宇
  • 4篇钟豪杰
  • 4篇俞守义
  • 4篇李建基
  • 3篇王红
  • 2篇林永杰
  • 2篇吴承民
  • 2篇林伟生
  • 1篇雷仁宇
  • 1篇谭丽霞
  • 1篇陈树本
  • 1篇黄平
  • 1篇郝瑞丰
  • 1篇沈桂章
  • 1篇黄介枚
  • 1篇倪汉忠
  • 1篇陈伟师
  • 1篇罗耀星
  • 1篇余德文

传媒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广东卫生防疫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随机引物PCR方法用于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研究建立了随机引物PCR方法用于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其中两组引物针对霍乱弧菌重复插入序列设计 ,一组引物为任意序列。对 2株霍乱弧菌O1群古典型 (CVC)、81株埃尔托型 (EVC)和 10株O139群进行了分析 ,上述菌株经PCR鉴定 ,均携带霍乱肠毒素 (ctx)基因和毒力协同调节菌毛(tcp)基因。 2株CVC分为 2个类型 ,81株EVC分为 14个类型 ,10株O139群分为 3个类型。其中 10株EVC分离于一次霍乱暴发 ,分为 2个类型 ,提示该次暴发可能存在多个传染源。随机引物PCR方法简便、快速、分辨力高 ,在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芮勇宇蔡初的萧斌权俞守义李建基廖育煌王红钟豪杰罗不凡
关键词:霍乱分子流行病学
用多基因PCR检测和区分不同群型霍乱病原菌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用于检测和区分霍乱弧菌O1群古典型 (CVC)、埃尔托型 (EVC)、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方法 分别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单位 (ctxA)基因、O139群特异基因、霍乱弧菌溶血素A亚单位 (hlyA)基因和毒力协同调节菌毛A亚单位 (tcpA)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多基因PCR方法。PCR产物经电泳 ,根据扩增条带的大小和数目 ,可检测和区分CVC、EVC、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针对ctxA和O139群特异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内引物 ,建立套式PCR。结果 对分离于患者的 6 0株EVC ,2株CVC ,15株O139群和 30株非O1非O139群进行检测 ,扩增结果与设计均一致。多基因PCR敏感性可达到 10 0cfu ,套式PCR可达到 10cfu。对分离于环境标本的 10株EVC和 15株O139群检测表明 ,前者均为产毒株 ,后者均为非产毒株。结论 该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芮勇宇蔡初的萧斌权俞守义李建基廖育煌王红钟豪杰罗不凡
关键词:霍乱弧菌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
流感病毒H_3N_2亚型HA_1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11
1996年
1994年流感病毒H3N2亚型HA1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6年进化,共有114个核苷酸置换,引起51个氨基酸变异,变异比例为15.5%。自1968年"香港流感"引起人类暴发流行以来,HA1基因核苷酸置换率4~6个/每年,氨基酸变异2~3个/每年,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速度减慢。1994年三株病毒中,广东地区毒株比仙台地区和河北地区毒株多变异2~3个氨基酸;这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提示,广东地区流行毒株在目前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变异和流行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黄平蔡初的郝瑞丰陈伟师沈桂章谭丽霞倪汉忠黄介枚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广东省现阶段脊髓灰质炎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被引量:1
1996年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9~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等特点,表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与近几年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应急、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1993年以来开展的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野毒株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和全面加强监测工作。
郑慧贞蔡初的吴承民林伟生林永杰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强化免疫常规免疫脊灰
广东省“八五”期间几种主要传染病疫情及防制概况被引量:2
1997年
广东省“八五”期间几种主要传染病疫情及防制概况广东省卫生防疫站(510300)余德文蔡初的“八五”期间,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较大成绩。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由1990年的167.8/10万和0.87/10万下降到1995年的1...
余德文蔡初的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防制
16SrRNA基因探针与ctxA基因探针用于霍乱弧菌分型被引量:2
2000年
以地高辛为标记物 ,利用PCR方法制备 16SrRNA基因探针与ctxA基因探针 ,经Southern杂交 ,对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对广东地区分离自病人的 6 0株埃尔托型 (EVC)、10株O139群和 2株标准株进行研究。经 16SrRNA基因在探针共分为 4个类型 (A、B、C和D) ,EVC和O139群均以D型为优势克隆。经ctxA基因探针Southern杂交 ,共分为A和B型 ,2株分离自 1998年的EVC为A型 ,其余EVC和O139群均为B型。与国内外资料比较 ,广东地区霍乱弧菌的优势克隆与国内其它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基本一致。
芮勇宇蔡初的萧斌权俞守义李建基廖育煌王红钟豪杰罗不凡
关键词:霍乱弧菌基因探针
关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1991年
1985年我国曾正式宣布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分两步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即1988年以省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到85%,199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我省经过努力已实现了上述目标。自 1991年起我省的任务是实现以乡镇为单位“五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并要求“八五”期间首先实现消灭脊灰炎。
蔡初的
关键词:儿童免疫免疫成功率冷链运转疫情统计全程免疫人群免疫水平
广东省90年代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本研究建立多基因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及区分霍乱病原菌不同群型,并利用随机引物PCR和16SrRNA基因探针分型方法对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研究.
芮勇宇蔡初的萧斌权俞守义李建基廖育煌王红钟豪杰罗不凡
关键词:霍乱弧菌流行病学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广东省1993~1997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1998年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雷仁宇蔡初的陈树本吴承民林伟生林永杰罗耀星
关键词:强化免疫活动脊灰报告接种率
试论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制
1990年
我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埃尔托型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脊髓灰质炎。埃尔托型霍乱在沿海地区时隐时现;脊髓灰质炎随着计划免疫的落实,发病率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但仍不稳定,时有小局部暴发流行;而其它肠道传染病均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发展而有所下降,但其下降速度远不如呼吸和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明显。因此,今后要显著降低我省传染病总发病率。
程耀中蔡初的梁荣慎李恭书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虫媒传染病卫生防疫工作丙类传染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