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伏松

作品数:2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糖尿
  • 18篇糖尿病
  • 12篇2型糖尿
  • 12篇2型糖尿病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病患
  • 5篇动脉
  • 5篇血清
  • 5篇血糖
  • 4篇蛋白
  • 4篇血红蛋白
  • 4篇糖化
  • 4篇糖化血红蛋
  • 4篇糖化血红蛋白
  • 4篇颈动脉
  • 4篇红蛋白
  • 3篇血清视黄醇结...
  • 3篇血清视黄醇结...
  • 3篇胰岛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苏州大学
  • 4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25篇蒋伏松
  • 7篇魏丽
  • 4篇祝超瑜
  • 4篇成兴波
  • 4篇高清歌
  • 4篇贾伟平
  • 3篇李桃
  • 3篇肖元元
  • 2篇侯旭宏
  • 2篇高佳麟
  • 2篇张慧
  • 2篇郑西川
  • 2篇陈霆
  • 2篇徐立
  • 2篇朱蓓
  • 1篇李建敦
  • 1篇樊华英
  • 1篇于晓巍
  • 1篇鲁燕
  • 1篇孙庆毅

传媒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大数据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CD-10诊断编码的慢性病并发症聚类算法被引量:2
2018年
慢性病与其相关并发症关系的研究,对患者以及医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电子病历中记录的患者就诊数据为研究目标慢性病与其并发症的关系提供了数据基础,其中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于既需要使用临床医生的领域知识对并发症进行标注,又不希望给医生增加过多负担。设计了一种采用分组策略的基于ICD-10诊断编码的慢性病并发症半监督聚类方法,以实现在较少的医生专家参与下对慢性病并发症归类。真实糖尿病患者电子医疗记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实用且有效的。
王晓霞蒋伏松王宇熊贇
关键词:半监督学习聚类算法
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电子病案中病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24 h尿糖检测等信息,根据24 h尿糖中位数分为低UGlu组572例和高UGlu组571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两组病程、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餐后2 h胰岛素(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糖与HOMA-IR呈正相关(r=0.236,P<0.001),而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128,P<0.001)。结果显示,24 h尿糖与FPG、2 hPG、HbA1c、TC、LDL-C、ECF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龄、HOMA-β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FPG、2 hPG、HbA1c、2 h-INS、HOMAIR、eGFR均为24 h尿糖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HOMA-IR、2 h-INS水平与24 h尿糖排泄量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程度可能是全天尿糖排泄的预测因素。
韩晓菁岳月仪徐曼灵朱静波鲁燕蒋伏松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糖阈胰岛素抵抗
江苏省泰州市16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徐邦奎高佳麟费小蔷蒋伏松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
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颈动脉斑块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索机器学习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测并发颈动脉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06—2012年)的住院2型糖尿病实际临床数据集,共8499例患者,约60%为训练集,剩余40%为验证集。采用集成学习算法即随机森林法建立模型分析并验证数十个指标的重要性。挖掘多个检验指标(特征)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并根据这些特征预测颈动脉斑块的有无,为进一步的临床干预或不干预提供依据。为提高颈动脉斑块的预测准确性和效率,剔除一些影响轻微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是否易于获取以及重要性逐步减少使用的特征数量。使用相同数据,采用该模型与传统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颈动脉斑块预测。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年龄、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均有较高权重,选用这9个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较高的颈动脉斑块预测精度(80.0%),优于传统的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李桃蒋伏松蒋伏松陈霆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数据挖掘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是一个经典的血浆运载蛋白,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可与RBP4-维生素A结合物进一步生成三元复合物参与维生素A的转运。而RBP4作为核受体辅活化子以及作为脂肪细胞因子的发现等,则将其功...
蒋伏松
关键词: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文献传递
低血糖昏迷合并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一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56岁,因"多尿、多饮10余年,神志不清1h"入院。患者10余年前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先后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胰岛素"等不规则治疗,平时不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喜饮白酒。1周前据广告自行购买"中成药胶囊"服用,每日3次,每次2片。3d前易出现饥饿感及上腹部不适,未重视。入院前1d正常进食,晚餐饮白酒350g。
费小蔷蒋伏松朱志云高佳麟
关键词: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苯乙双胍末梢血糖双胍类格列本脲
云南省基诺族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基诺族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现况。方法 2012年2-4月对云南省基诺族18~75岁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基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共5577人完成问卷、体格检查和血样本检测,所有数据纳入分析。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以2010年全国人口性别年龄构成为标准人口,使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结果基诺族总人群[5577例,(40.1±13.2)岁]、男性[2649例,18~75岁,平均(39.9±13.6)岁]、女性[2928例,18~75岁,平均(40.2±12.9)岁]的糖尿病标化率分别为6.8%、9.4%和4.1%。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空腹血糖≥7.0 mmol/L的占38.4%,单纯2 h血糖≥11.1 mmol/L的占39.8%,二者均升高的占21.8%。总人群、男性、女性的糖尿病前期标化率分别为19.6%、21.9%和17.5%。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占42.6%,单纯糖耐量受损的占43.8%,空腹和餐后均受损的占13.6%。男性、增龄、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饮酒均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明显超过女性。基诺族成年人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较高。
蒋伏松侯旭宏杨丽萍李鸣孙庆毅陆慧娟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病率标化率
血清Adropin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血清adropin蛋白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108例,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T2DM+CAS组68例和单纯T2DM组4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采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测定其临床代谢指标;血清adropin浓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T2DM+CAS组与单纯T2DM组的adropin浓度均低于NC组(P<0.01);而T2DM+C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adrop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提示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是adropin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血清adropin水平在T2DM患者中显著降低,其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等作用与T2DM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臧欢欢成兴波蒋伏松高家彦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颈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
尿L-FABP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变化的纵向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尿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是早期预测急性和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优良生物学标志物.本项研究旨在前瞻性地探讨尿L-FABP水平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率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大量尿白蛋白组)并随访2年,测定各组随访前后尿L-FABP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eGFR.结果 随着研究的进展,微量尿白蛋白组和大量尿白蛋白组随访后的L-FABP水平均高于随访前水平(P<0.05),而仅大量白蛋白尿组随访后的UAER高于随访前水平(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访前,大量尿白蛋白组和微量尿白蛋白组的尿L-FABP水平与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73,r=0.219;P< 0.05);随访后,大量尿白蛋白组和微量尿白蛋白组的尿L-FABP水平亦均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89,r=0.20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随访前和随访后大量尿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与eGFR变化率显著相关(分别为β=-0.397,t=-4.376;β=-0.455,t=-4.854;P<0.05);随访前和随访后微量尿白蛋白组的尿L-FABP水平与eGFR变化率亦显著相关(分别为β=-0.327,t=-2.987;β=-0.378,t=-4.298;P<0.05).结论 尿L-FAB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相关,动态监测尿L-FABP可早期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可能早期独立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eGFR下降情况.
朱珍祝超瑜高清歌徐立喻晶蒋伏松魏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
一种甲状腺病理涂片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状腺病理涂片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集一患者的一甲状腺病理涂片,并对应获取患者的一甲状腺超声影像图片;步骤S2,根据甲状腺病理涂片处理得到一病理图像,病理图像包含患者的多个上皮细胞;步骤S3,...
蒋伏松黄琴柯晶蒋鹏乔寄卫超王杰蒋坷宏张浩林魏丽贾伟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