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明

作品数:267 被引量:1,72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0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7篇胰腺
  • 70篇肿瘤
  • 48篇细胞
  • 46篇腺癌
  • 42篇手术
  • 37篇胰腺癌
  • 36篇切除
  • 35篇蛋白
  • 31篇切除术
  • 30篇病理
  • 30篇肠癌
  • 29篇外科
  • 27篇直肠
  • 24篇胃癌
  • 24篇病理学
  • 23篇诊治
  • 23篇临床病理
  • 20篇腺肿瘤
  • 19篇胰腺肿瘤
  • 19篇术后

机构

  • 25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6篇辽宁省人民医...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佐贺大学
  • 4篇沈阳医学院
  • 3篇烟台毓璜顶医...
  • 3篇辽宁省肿瘤医...
  • 3篇沈阳市第七人...
  • 3篇新民市人民医...
  • 3篇沈阳市公安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庄河市中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67篇董明
  • 142篇周建平
  • 86篇田雨霖
  • 78篇孔凡民
  • 58篇李昱骥
  • 46篇郭克建
  • 39篇盛伟伟
  • 35篇张浩
  • 32篇袁媛
  • 22篇李新
  • 21篇王兰
  • 18篇董齐
  • 16篇郭仁宣
  • 15篇高华
  • 14篇王科伟
  • 11篇宋禾
  • 11篇马刚
  • 10篇高威
  • 9篇吴烨秋
  • 9篇张荫昌

传媒

  • 64篇中国实用外科...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6篇世界华人消化...
  • 16篇中国普通外科...
  • 12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国普外基础...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实用肿瘤学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孟宪民基金会...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实用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2010 国...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9篇2014
  • 22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19篇2008
  • 17篇2007
  • 19篇2006
  • 21篇2005
  • 7篇2004
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谷氨酰胺(glutamine,Gin)是人体细胞内外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在蛋白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已有较长的历史。Gln主要合成于肌肉和肝脏,在肠道及肾脏中被利用[1]。
刘刚周建平董明
关键词:谷氨酰胺危重病胰腺炎肿瘤
糖尿病对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陈静董明梁健田雨霖
关键词: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急诊手术病人非糖尿病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诊断肝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最高值3个因素对其预后影响有显著意义;将这3个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手术切除组和化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治疗组和手术组之间,局部治疗组和化疗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原发病灶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正常的患者预后越好;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目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王科伟范海银孔凡民董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手术治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附46例报道)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46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PHPT中肾型4例,骨型24例,混合型13例,无症状5例。39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行单侧探查术;3例甲状旁腺癌均参照甲状腺癌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例甲状旁腺增生中2例行单侧探查术,2例行双侧探查术。其中1例腺瘤并发甲状旁腺危象经内科紧急处理后急诊手术切除腺瘤,症状缓解。结论定性诊断主要依据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的同步升高。99mTc-MIBI是敏感性最高的定位诊断方法。定位明确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定位不明确或异位者可在放射性核素指导下手术探查。
周建平张浩董明孔凡民田雨霖刘永锋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改良Child消化道重建方法在Whipple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Child消化道重建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间我院连续施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采用改良的Child重建方法,54例采用传统的Child重建方法。结果改良组和传统组54例胰瘘发生分别为2例和11例(χ2=5.097,P=0.024),胆瘘分别为1例和2例(χ2=0.000,P=1.000),肺内感染分别为7例和12例(χ2=0.537,P=0.464),腹腔感染分别为6例和12例(χ2=1.083,P=0.298),切口感染分别为3例和8例(χ2=0.787,P=0.375),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为18例和20例(χ2=0.234,P=0.629),死亡分别为4例和2例(χ2=0.508,P=0.476)。结论改良的Child重建方法(附加空肠侧侧吻合术)能够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但不影响病死率。
周建平董明孔凡民李昱骥田雨霖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道术后胆汁性腹膜炎14例分析被引量:75
1993年
胆道术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少见,近10年来我们诊治14例,现报告并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胆囊息肉或结石行胆囊切除术5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胆道结石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上腹部砸伤,肝尾叶破裂,左右肝管横断,剖腹探查肝破裂缝合术1例。
董齐杜微李殿刘承训董明
关键词:腹膜炎胆汁性胆道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四跨膜蛋白超家族(TM4S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检索近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TM4SF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TM4S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及食管癌)的转移及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TM4SF通过固定在细胞膜上的微区域控制着细胞的黏附、运动、侵袭、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结论 TM4SF可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预后等的预测指标,并可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
石刚董明
关键词:恶性肿瘤整合素
大学生雅思成绩的统计分析与思考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校护理学院首届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学员二年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为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培养一批走向世界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作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积累,找到一些规...
董明李小寒杨泽礼戴舒霞武洁李红丽
关键词:聚类分析雅思成绩教育改革教育创新
文献传递
参附注射液在结肠癌手术后的早期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结肠癌手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筛选病例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1次/d静脉点滴,连续10d,观察术后肠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明显促进结肠癌患者早期康复。
陈静董明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结肠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康复拆线时间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4例施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留了胃肠道的完整性、肝外胆道、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功能,仅在壶腹周围和胆管后方保留有少量胰腺组织。结果病理证实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为内分泌肿瘤,2例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2例发生胰瘘,经过非手术治疗治愈。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8~20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征象。结论对于胰头部良性肿瘤,特别是摘除困难的,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是合理的选择。
周建平张勇董明孔凡民李昱骥田雨霖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