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世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义务教育
  • 6篇教育
  • 5篇义务
  • 3篇义务教育均衡
  • 3篇义务教育均衡...
  • 3篇教育均衡
  • 3篇教育均衡发展
  • 2篇农村
  • 2篇县域义务教育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动人
  • 1篇动因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山区县域
  • 1篇师资
  • 1篇失衡
  • 1篇实证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机构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董世华
  • 2篇付卫东
  • 1篇范先佐
  • 1篇付义朝

传媒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讨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力作——评范先佐先生《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2011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证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既有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付卫东董世华
关键词: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人口流动子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1
2011年
构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于科学理性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教育学理论,选择教师、学生和教育保障系统三个方面15个关键因素,结合县域内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和中小学层级之间4个维度,构建了由60个观测点组成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矩阵,并初步确定了测度的具体思路。
董世华范先佐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山区农村中小学发展滞后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数据表明,寄宿制学校已然成为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承载着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但是,由于有效投入不足,满足学生寄宿的必需设施难以保障,加上寄宿制学校管理不规范,致...
董世华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文献传递
我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运行成本分担问题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被引量:8
2011年
教育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的主体是变动成本。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新建、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而各级政府则成为固定成本的承担主体。但是,政策制定者对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的变化却关注甚少。在实际操作中,大量的运行成本却隐形地转嫁到学校、教师及学生家庭,危及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寄宿制学校教育作为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应该属于公共产品。由此,政府需承担寄宿制学校的新增运行成本,以确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董世华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成本分担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实证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可以从师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数量上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小学之间,县镇和城市的师班比大大高于农村是失衡的具体表现。在优质教师配置问题上,呈现出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农村的状态。因此,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在数量上应重点考虑农村小学,在优质教师配置上要向农村初中和小学倾斜。
董世华付义朝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
当前美国支持小规模学校的重要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8
2011年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起初的合并、消除到适当保留、积极支持,其动因在于美国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本文分析了美国积极支持小规模学校的举措:财政投入进行加权,给予特殊资金的资助,采取特殊措施实行教师奖励。该举措对于我国完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付卫东董世华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
董世华
文献传递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缘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目前,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工具价值取向使其具备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阻碍了育人优势的发挥。
董世华
关键词:历史沿革发展动因
寄宿制学校:实现山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选择——基于湖北、江西两省6个山区县(市)的调查数据被引量:7
2011年
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山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克服困难的最佳选择。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制约着其优势的充分发挥。因此,构建新的运行机制必须考虑寄宿制学校组成要素的特殊性,着重考虑人员配备、时间分配、成本分担、后勤保障及安全卫生等方面制度的设计。
董世华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