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刚

作品数:5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教学
  • 7篇寄生虫学
  • 6篇人体寄生虫
  • 6篇人体寄生虫学
  • 6篇蠕形螨
  • 5篇原虫
  • 4篇动物
  • 4篇吸虫
  • 4篇吸虫感染
  • 4篇阿米巴
  • 4篇病原生物
  • 3篇芽囊原虫
  • 3篇医学生
  • 3篇治疗肝癌
  • 3篇人芽囊原虫
  • 3篇溶组织
  • 3篇溶组织内阿米...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滋养体
  • 3篇螨感染

机构

  • 53篇桂林医学院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市疾病预...

作者

  • 53篇莫刚
  • 25篇蒋莉萍
  • 20篇农子军
  • 8篇李云萍
  • 7篇梁荣感
  • 7篇农林琳
  • 7篇黄大林
  • 6篇张均智
  • 6篇夏春波
  • 6篇戴支凯
  • 5篇蒋莲秀
  • 5篇赵海潞
  • 5篇陈建宏
  • 4篇杨成芳
  • 4篇徐庆
  • 3篇韦京辰
  • 3篇陈森洲
  • 3篇刘漫君
  • 3篇杨展
  • 3篇卢慧玲

传媒

  • 6篇华夏医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应用预防医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 I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陈森洲农子军莫刚黄大林
关键词:CAI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
单纯性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以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饮食建立单纯性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健康同种、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2d后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普通饲料)和3个实验组(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每组15只,喂养3个月,观察动物体重、Lee’s指数、睾丸重量、附睾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及光镜下观测精子活动数量等主要指标。结果:各组比较,除了体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饮食均可诱发单纯性肥胖,且随着肥胖程度的逐渐加重,可造成睾丸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精液品质的下降。
农林琳许园甫林静陈秋月莫刚杨展
关键词:肥胖睾丸雄性
茅莓正丁醇组分的抗炎作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茅莓正丁醇组分的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及SD大白鼠,茅莓正丁醇组分高、低剂量组分别按提取物量1.0,0.5 g·kg-1 ig给药,共7 d。应用二甲苯和角叉菜胶致炎法分别建立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实验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和茅莓正丁醇组分组。计算各组小鼠耳廓炎症肿胀度及抑制率,采用容积测量法观察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茅莓正丁醇组分作用后的小白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1.76%,76.79%;明显减轻大鼠足跖肿胀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茅莓正丁醇组分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张均智莫刚杨成芳梁荣感
关键词:抗炎作用肿胀度
桂林医学院2010级新生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被引量:6
2012年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Bh)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虫。Bh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h的形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特性以及Bh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Bh是一种引起人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也存在无症状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的报道^[2]。Bh感染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莫刚杨冬钰曾令另农子军李云萍
关键词:芽囊原虫
初探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
2011年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人体寄生虫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蒋莉萍农子军莫刚李云萍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4种方法检测肝吸虫感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4种方法对肝吸虫感染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醛醚离心沉淀法、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肝吸虫感染阳性检出率7.72%,醛醚离心沉淀法阳性检出率11.31%,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阳性检出率11.4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阳检出率12.39%。结论: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最适于肝吸虫的病原学诊断。
莫刚卢柳艺农林琳
关键词:肝吸虫检出率
2020年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根据广西水系、地形和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随机抽取广西9个县为调查点,以自然村(屯)为基本调查单位,根据自愿参与原则选取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虫卵并计数;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个人一般情况。结果共调查3243名居民,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4.47%。9个调查点中,有5个点的感染率为0%,其余4个调查点感染率为0.71%~40.56%,不同调查点间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6,P<0.001)。男性感染率(5.32%)高于女性(3.74%);年龄分布以41~60岁组的感染率最高;民族分布以壮族和侗族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9.47%和10.42%;教育水平以高中及以上者感染率最高;职业分布以教师和医生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7.52%和18.06%;每年食用生或半生鱼虾>5次者感染率高达47.30%;以上相应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地域差异大,局部地区流行严重。感染情况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提示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流行地区的防控力度,普及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和防控的健康知识教育,降低人群感染率。
韦毅柳蔡日荣叶路红黄秋萍李昌勇骆世凯莫刚蒋莉萍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基于全长cDNA文库的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赵玉敏莫刚蒋莉萍沈辉种世桂李申美罗波
现有临床用药阿苯达唑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相对于泡球蚴病而言,其特异性较低,主要药理作用为进入人体后的次级代谢物亚砜类或砜类选择性且不可逆地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使虫体...
关键词:
关键词:信号通路抑制剂阿苯达唑
不同环境条件对蠕形螨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高温环境和常用3种消毒剂对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灭作用,为螨虫病的有效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挤压刮试法获取螨虫,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中,观察其存活情况。结果常用3种消毒剂中8小时的死亡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52,P<0.01);其中75%医用酒精组与1%新洁尔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2,P<0.01);而1%新洁尔灭组与70%甘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P>0.05)。结论75%医用酒精对蠕形螨有杀灭作用;蠕形螨不耐高温,45℃不利于生存,55℃可致死,60℃为灭螨的最佳有效温度。采用高温灭螨法是目前既简便、快捷,又经济、有效的防制和干预措施。
农子军莫刚蒋莉萍
关键词:蠕形螨高温环境存活时间杀灭作用
多房棘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刺激肝星状细胞变化的实验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多房棘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刺激肝星状细胞(HSC)‑LX2后的细胞形态、胞内脂滴和细胞分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方法无菌取多房棘球蚴保种小鼠体内的多房棘球蚴组织,超声裂解法提取多房棘球蚴组织蛋白,以0.125 mg/ml终浓度加至体外培养的HSC‑LX2中刺激24、48、72、96和120 h后,取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胞内脂滴分布。提取刺激48、72、96和120 h后的HSC‑LX2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α‑SM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房棘球蚴组织蛋白刺激24~96 h后,HSC‑LX2细胞形态由多边形逐渐变为长梭形,胞内脂滴数量增加且脂滴分布在细胞核周围,脂滴颗粒逐渐变大,颜色由浅黄色变为红色;刺激120 h后,绝大部分细胞都变成长梭形,多数细胞内脂滴数量有所减少且体积变小,脂滴由红色变为黄色。荧光显微下可见,刺激不同时间的HSC‑LX2胞内有红色荧光的脂滴颗粒围绕在细胞核周围,荧光信号不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而降低。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HSC‑LX2胞内α‑SMA相对表达量随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刺激至96 h时最高,为4.846±0.741,至120 h时下降至2.420±0.349,但均高于对照组的(t=8.988、7.045,均P<0.01)。结论多房棘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可促进HSC‑LX2活化,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胞内脂滴数量和体积均先升高后下降,胞内α‑SMA蛋白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曹得萍李嘉静宋梦微莫刚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体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