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华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直肠
  • 3篇预后
  • 3篇直肠肿瘤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结直肠
  • 3篇肠肿瘤
  • 2篇直肠癌
  • 2篇淋巴结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结直肠肿瘤
  • 2篇肠癌
  • 1篇单核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少年
  • 1篇术前
  • 1篇青少年
  • 1篇肿大
  • 1篇肿大淋巴结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范文华
  • 4篇潘志忠
  • 3篇卢震海
  • 3篇王福龙
  • 3篇万德森
  • 3篇李力人
  • 3篇张荣欣
  • 2篇姜武
  • 2篇伍小军
  • 2篇陈功
  • 2篇丁培荣
  • 1篇方淯靖
  • 1篇李宇红
  • 1篇李立
  • 1篇元云飞
  • 1篇顾仰葵
  • 1篇高远红
  • 1篇孔令亨
  • 1篇黄子一
  • 1篇林俊忠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寡转移患者MDT诊治报道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寡转移患者的多学科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经过。患者就诊时为直肠癌伴有同时性的肝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病灶属于潜在可切除目标。经过积极的全身治疗后,患者接受切除原发肿瘤以及髂血管旁转移淋巴结的手术。术后反复多次出现疾病的寡进展,通过有效的全身治疗以及多次有效的局部治疗获得长期的生存。该病例诊治经验提示,MDT制度可以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并帮助患者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符合寡转移的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配合有效的局部治疗往往能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而有效的局部治疗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术治疗。
张荣欣蒋新华李宇红李立曾智帆高远红顾仰葵元云飞潘志忠万德森丁培荣卢震海伍小军王福龙姜武李聪周文灏范文华张惠忠李安华李力人陈功
关键词:淋巴转移
儿童及青少年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治率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肠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总结分析儿童/青少年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5例肠癌患儿,男8例,女7例,年龄7~20岁。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血便53%(8/15);6例行根治性肠癌手术,6例行姑息性肿物切除术,3例行肠镜活检术;8例患儿接受了术后化疗。15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结论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后辅助化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范文华王福龙伍小军卢震海陈功丁培荣孔令亨林俊忠张荣欣姜武潘志忠万德森李力人
关键词: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
肉眼观肿大淋巴结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肉眼观肿大淋巴结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连续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Ⅱ期且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由手术医生通过肉眼观淋巴结有无肿大来判定是否为淋巴结可疑转移,其中肉眼观淋巴结肿大的病例43例,无淋巴结肿大病例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析肉眼观肿大淋巴结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在镜下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对43例肉眼观淋巴结肿大病例的107枚肿大淋巴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全组10年无瘤生存率(DFS)85.3%;肉眼观淋巴结肿大患者10年DFS为75.9%,明显低于淋巴结无肿大患者的89.3%(P=0.0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P=0.003)、术前癌胚抗原(P=0.050)、围手术期输血(P=0.004)、肉眼观肿大淋巴结(P=0.038)及送检淋巴结(P=0.016)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肉眼观淋巴结肿大(P=0.044)、送检淋巴结数目(P=0.021)及围手术期输血(P=0.032)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107枚肿大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其中大体转移1枚,微转移1枚,孤立肿瘤细胞4枚,余101枚未见阳性表达。结论肉眼观肿大淋巴结可能提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范文华黄子一方淯靖万德森潘志忠李力人
关键词:微转移预后
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接受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根治术的病理学确诊结肠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术后行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且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的Ⅲ期结肠癌患者病历资料,排除术前接受新辅助抗肿瘤治疗、伴有感染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以及术后3个月内因非肿瘤原因死亡的患者。共258例结肠癌患者被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男146例,女112例,中位年龄55(22~85)岁。100例(38.8%)肿瘤位于右半结肠,158例(61.2%)肿瘤位于左半结肠部位。194例(75.2%)肿瘤为高、中分化,64例(24.8%)为低分化。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TNM肿瘤病理分期,196例(76.0%)为ⅢA和ⅢB期、62例(24.0%)为ⅢC期。术前癌胚抗原水平中位数3.8(0.3~287.5)μg/L,术后辅助化疗疗程中位数6(1~8)个。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术前LMR预测3年总生存结局的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全组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计算并以Log-rank方法比较两组3年肿瘤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ROC曲线显示,术前LMR预测3年总生存结局的最佳临界值为4.29,其中低LMR组(LMR<4.29)143例,高LMR组(LMR≥4.29)115例。与高LMR组相比,低LMR组中男性[62.2%(89/143)比50.4%(58/115),χ^2=4.167,P=0.041]、右半结肠癌[44.8%(64/143)比31.3%(36/115),χ^2=4.858,P=0.028]和肿瘤最大径>4cm[60.1%(86/143)比33.0%(38/115),χ^2=18.748,P<0.001]的比例更高。全组随访3.0~74.0(中位数46.0)个月,高LMR组与低LMR组的3年肿瘤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8%比78.9%,P=0.210);而低LMR组的3年总生存率低于高
陈建勋彭健宏范文华张荣欣王福龙周文灏许东波潘志忠卢震海
关键词: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