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宏
- 作品数:106 被引量:4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扩张皮肤回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皮肤肌成纤维细胞 (MFB)特征性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检测 ,研究扩张皮肤回缩的机理。方法 通过犬皮肤扩张实验 ,采用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扩张后皮肤真皮组织内αSMA阳性成纤维细胞仅个别散在 ,但超微结构显示成纤维细胞内微丝粗大明显 ,出现密纤、密斑。结论 扩张刺激未使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 ,但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具备了收缩功能的细胞结构 ,在细胞水平产生收缩动力 ,导致扩张皮肤回缩。
- 范志宏崔磊李伟钱云良
-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皮肤扩张术
- 充注式绒毛状乳房假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为减少光滑面乳房假体隆乳术后纤维包囊挛缩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4月~1996年4月对12例隆乳患者采用充注式绒毛状乳房假体,其中8例随访6月以上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理论依据,优点及手术注意点。认为该类型假体为目前临床首选的乳房假体之一。
- 李伟范志宏钱云良杨群
- 关键词:隆乳术充注式
- 整合素和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1分布的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10例人体增生性瘢痕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和TGF-β受体I表达的差异,以了解两者间的相关程度。结果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TGF-β受体I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以整合素α1、α3和β1的表达更为显著。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除了α2以外)与TGF-β受体I在表达强度上呈正相关(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的高度表达是瘢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TGF-β受体I的高度表达提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对于TGF-β的高反应性;整合素与TGF-β受体I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
- 范志宏何征宇马进
- 关键词:整合素TGF-Β受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 中国女性鼻部美学分析
- 目的:(1)结合人体测量学制定中国女性外鼻分析指标方案;(2)确定所涉及的亚分类设计是否可以代替人体测量法:(3)为临床鼻部整形提供美学及解剖学依据.方法:用 CT 平扫技术及相应计算机人体测量软件对110名19到50岁...
- 吴丹雯范志宏
- 关键词:鼻小柱鼻部整形美学分析
- 文献传递
- 快速扩张后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4年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后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并与常规扩张、未扩张的皮肤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扩张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与扩张速度的关系,即扩张皮肤24小时应力松弛的程度和应力状态的平衡与一周应力松弛和平衡的区别,为临床快速扩张提供生物力学的研究基础。取4只体重为15kg 左右的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和对照组;将容量为240ml 的矩形扩张器埋置于筋膜下,按分组要求定期给予扩张;扩张结束后取标本进行皮肤构关系、应力松弛特性、应变能密度和强度参数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扩张皮肤的粘弹性明显下降,有别于未扩张的皮肤,而快速扩张皮肤与常规扩张皮肤的粘弹性的下降则非常相似。因此,扩张可致皮肤粘弹性下降,但扩张皮肤粘弹性的下降除与扩张刺激的强度有明显的关系外,尚与扩张刺激的间隔时间有关,但后者的影响较小。临床上可以采用快速扩张的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 范志宏关文祥金一涛施耀明
-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性皮肤组织扩张术
- 瘢痕成纤维细胞中TGF-β受体与整合素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和整合素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TGF-β受体、整合素和粘着斑激酶(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受体以及整合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其TGF-βRI和整合素β1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TGF-β受体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间可能存在着正反馈的效应,共同促进瘢痕的增生和挛缩。FAK是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和作用的中心环节。
- 范志宏何征宇马进侯晓宾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整合素荧光定量PCR
- 脂肪移植技术浅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自1893年德国医师G Neuber首次利用前臂脂肪组织修复眶下凹陷粘连性瘢痕至今,脂肪移植已经历了122年的历史。从那时开始,脂肪组织被医师作为软组织填充的新材料在临床上加以应用。柏林外科学教授E Hollander在19世纪末提出了“像注射生理盐水一样注射脂肪”的脂肪注射移植概念。随后巴黎医师P Fournier和Y Illouz各自发明的脂肪抽吸术,为脂肪注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于是脂肪抽吸后的注射移植具有了最初的雏形。
- 范志宏
- 关键词:脂肪移植成活率
-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的实验研究
- 范志宏
- 扩张兔皮肤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变化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兔皮肤扩张后皮肤肌动蛋白 (actin)、肌球蛋白 (myosin)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变化。方法 :选用 2~ 3kg新西兰大白兔 6 4只分为 2大组 ,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 ,每组 32只 ,每大组再分为 4组 ,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 4周组 ,每组 8只 ,其中 4只为实验组 ,另 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扩张后即时、1周、12周、2 4周皮肤中actin、myosin、α SMA的变化。结果 :扩张后兔皮肤中的actin、α 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快速扩张组与常规扩张组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yosin快速扩张与常规扩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结果相同。结论 :扩张刺激可使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快速扩张组α
- 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Α-SMA肌动蛋白肌球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扩张兔皮肤Ⅰ、Ⅲ型胶原的变化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兔皮肤扩张后皮肤Ⅰ、Ⅲ型胶原的改变。方法 :选用 2~ 3kg新西兰大白兔 6 4只分为 2大组 ,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 ,每组 32只 ,每大组再分为 4组 ,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 4周组 ,每组 8只 ,其中 4只为实验组 ,另 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扩张后即时 ,1,12 ,2 4周真皮中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结果 :扩张后即时Ⅰ型胶原染色的基底膜连续性破坏。排列无规律 ,多呈碎片状。胶原束间隙增大、Ⅲ胶原合成增加 ,快速扩张组比常规扩张组明显 ;后期胶原纤维重叠。结论 :胶原Ⅰ。
- 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挛缩胶原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