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欣

作品数:110 被引量:4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曲霉
  • 17篇曲霉病
  • 16篇肺炎
  • 14篇细胞
  • 13篇肺曲霉病
  • 12篇侵袭性
  • 11篇呼吸道感染
  • 10篇球菌
  • 9篇支气管
  • 9篇气管
  • 7篇炎症
  • 7篇体外
  • 7篇耐药
  • 7篇急性呼吸
  • 6篇综合征
  • 6篇窘迫综合征
  • 6篇呼吸窘迫
  • 6篇呼吸窘迫综合...
  • 6篇急性呼吸窘迫
  • 6篇急性呼吸窘迫...

机构

  • 76篇南京军区南京...
  • 34篇南京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山东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南京市胸科医...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作者

  • 110篇苏欣
  • 103篇施毅
  • 23篇孙文逵
  • 20篇宋勇
  • 11篇吴婷
  • 11篇吴婷
  • 10篇颜文杰
  • 9篇赵蓓蕾
  • 9篇邵海枫
  • 9篇张明
  • 7篇史家欣
  • 7篇肖永营
  • 7篇申萍
  • 7篇孙禾
  • 7篇肖鑫武
  • 7篇袁冬梅
  • 7篇曹鄂洪
  • 6篇徐瑾
  • 6篇谢增华
  • 6篇周晓军

传媒

  • 14篇中华结核和呼...
  • 1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0篇中国感染与化...
  • 10篇中国长江医学...
  • 9篇中国呼吸与危...
  • 7篇国际呼吸杂志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2014中华...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30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成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成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1年3月)、ISI Web of Knowledge(所有年份)和万方数据库(1982年至2011年),手工检索初步入选文献的全文和参考文献中所列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成人ALI/ARDS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能降低成人ALI/ARDS患者28 d或30 d死亡率[OR1.05,95%CI(0.90,1.22),P=0.55];亚组分析显示,亦不能降低肺炎/误吸、脓毒症和创伤/手术引起的ALI/ARDS的28 d或30 d死亡率。3个RCT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明显改善成人ALI/ARDS患者的氧合(P<0.05)。有1项RCT研究显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能降低成人ALI/ARDS患者的28 d或30 d死亡率,但能改善患者氧合。建议临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LI/ARDS。
史家欣施毅苏欣徐瑾孙文逵高伟张艳
关键词:成人肺表面活性物质META分析
长期咳嗽1例误诊原因分析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咳嗽、咳痰19月余,加重半月余"入院。患者于2012年2月起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咳嗽时感胸闷不适,在当地医院就诊,胸片检查"未见肺内病变",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并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蔡群姚艳雯袁冬梅丁媛耿申施毅苏欣
关键词:误诊原因分析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医院就诊肺内病变胸片检查
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指导临床用药优化
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加使真菌感染成为临床常见感染之一,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特点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以优化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预测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抗真菌用药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棘白菌...
夏迪苏欣施毅
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调节被引量:1
2013年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近年来,该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其中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与肺炎链球菌在人体定植、反复感染密切相关。生物膜形成不仅使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还使细菌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现就外界环境因素、菌株自身特点、细胞外基质及信号调节等方面对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作一综述。
刘青苏欣施毅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生物膜信号调节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资料完整的COPD患者60例,其中IPA组(确诊和临床诊断IPA患者)19例,非IPA组(非IPA患者)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M,评价其对COPD合并IPA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IPA组7名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GM值变化。结果当血清GM取0.5为阳性界值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95.1%、84.6%、83.0%,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不高。7例COPD合并IPA患者治疗后GM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0.30±0.21)vs(1.48±1.37),P=0.004]。结论血清GM检测在COPD合并I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血清GM动态监测有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何骞沈思梅周威芮昱雯李红星李培张方苏欣施毅
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袭性曲霉病
阿比多尔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评价国产阿比多尔片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每次服用阿比多尔片200 mg,对照组每次服用利巴韦林片150 mg,用法均为口服,每日3次,疗程5~7天.结果66例病人入组并完成试验,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临床控制率、有效率在治疗第4天分别为27.3%、97.0%,治疗结束后分别为97.0%、100%;对照组治疗第4天分别为33.3%、84.9%,治疗结束后分别为78.8%、90.9%;两组临床控制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包括1例中度口干和1例轻度嗜睡,3天内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比多尔片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可以临床推广.
苏欣谢增华施毅宋勇
关键词:利巴韦林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对照研究
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Aspergillus Species Obtained in NanJing, China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Aspergillus species obtained ...
张明孙文逵吴婷陈菲苏欣施毅
三种不同方法转染THP-1巨噬细胞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通过腺病毒,慢病毒,脂质体2000三种方法转染THP-1巨噬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腺病毒,慢病毒,脂质体2000三种方法分别转染THP-1巨噬细胞,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荧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转染效率,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病死率。结果腺病毒对THP-1巨噬细胞转染效率可在对细胞损伤较小的情况下达较高水平,但可能对细胞免疫状态影响大。MOI=200时,转染效率较低,仅为(29.81±2.50)%,细胞病死率为(5.17±0.44)%;MOI=800,转染效率最高,EGFP阳性率可达(86.49±6.11)%,细胞病死率为(8.80±0.54)%;MOI升至1200后,EGFP阳性率为(77.88±5.77)%,细胞病死率上升明显(14.50±0.77)%(P<0.05);慢病毒转染效率高及细胞毒性较腺病毒低,但因其病毒产量低,实验消耗病毒量大,因而影响其应用。当MOI=10时,EGFP阳性率仅为(28.09±1.67)%,细胞病死率为(4.74±0.31)%;MOI=60时,转染率最高,EGFP阳性率为(91.96±1.66)%,细胞病死率升至(7.25±0.50)%,此时病死率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2000对THP-1巨噬细胞毒性较大,细胞死亡率高,转染效率极低,不适合转染。结论腺病毒与慢病毒转染THP-1巨噬细胞各存在一定优劣,在实验中需酌情选择,脂质体2000不适宜转染THP-1巨噬细胞。
颜文杰孙文逵李培苏欣施毅
关键词:THP-1巨噬细胞腺病毒慢病毒细胞转染
Idiopathic CD4+T Lymphocytopenia and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with ICL are poorly understood.We therefore analyzed ...
丁媛周威李培谭鸣鸣夏迪施毅苏欣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及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诺酮耐药株的gyrA、gyrB、parE和parC基因喹喏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147株肺炎链球菌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9.1%;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MIC≥4 mg/L)占3.4%;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5%、1.4%、3.4%、1.4%、0.7%;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与2006—2007年分离株相比,2010—2012年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下降,对红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变化不大,出现了少数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耐药株。对喹诺酮耐药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菌株有gyrA突变(Asn167—Ile)和ParE突变(Ile 460—Val);另1菌株则有ParC突变(Ser 81—Gly;Asn 94—Asp)。结论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居高不下,对青霉素仍较敏感,出现了少数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喹诺酮耐药株有gyrA、parE和parC的QRDR突变。
刘青苏欣张明邵海枫高卫卫樊有施毅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抗菌药物氟喹诺酮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