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乐乐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肿瘤
  • 2篇预后
  • 2篇化疗
  • 2篇宫颈癌
  • 1篇蛋白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咽肿瘤
  • 1篇移植瘤
  • 1篇预后影响
  • 1篇预后影响因素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术后
  • 1篇糖蛋白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缺氧
  • 1篇缺氧诱导

机构

  • 7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臧乐乐
  • 5篇方羿
  • 5篇陈琴
  • 5篇王敏
  • 2篇张瑜
  • 2篇潘建基
  • 1篇洪金省
  • 1篇姚逸琦
  • 1篇邹长棪
  • 1篇苏颖
  • 1篇陈韵彬

传媒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保留灌肠应用于妇科肿瘤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探讨保留灌肠在预防妇科肿瘤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放疗的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放疗,实验组患者放疗同时进行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第1个月内,实验组前4周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0.00%,2.50%,10.00%和20.00%,对照组分别为5.00%,20.00%,30.00%和67.50%,实验组从第2周至第4周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1年内,比较两组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实验组半年内发生率为5.00%,1年内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半年内发生率为20.00%,1年内发生率为47.50%,实验组的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灌肠能有效减少妇科肿瘤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方羿王敏陈琴臧乐乐
关键词:保留灌肠妇科肿瘤放射性肠炎放疗
基于MR表观弥散系数的早期变化预测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辐射敏感性
目的:利用MRI扩散加权成像(DW-MRI)探讨照射前后ADC值的变化是否具有预测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辐射敏感性的潜在能力。材料与方法:裸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接种CNE-1及CNE-2系细胞。成瘤后用...
臧乐乐潘建基张瑜洪金省姚逸琦邹长棪苏颖陈韵彬
关键词: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裸鼠
文献传递
宫颈癌核转录因子-κB、P-糖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糖蛋白(P-gp)、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及对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经组织学活检病理确诊,同期纳入80例宫颈组织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宫颈癌及宫颈正常宫颈组织中NF-κB、P-gp、HIF-1表达情况,分析化疗前宫颈癌组织NF-κB、P-gp、HIF-1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关系,所有宫颈癌患者均行宫颈癌NACT,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临床疗效,比较NACT前后的宫颈癌组织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效病例与无效病例患者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宫颈癌组织中的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与否的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有淋巴结转移者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癌组织中NF-κB与P-gp、NF-κB与HIF-1、P-gp与HIF-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化疗后的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且无效病例化疗后NF-κB、P-gp、HIF-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效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组织NF-κB、P-gp、HIF-1呈高表达,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经NACT治疗后其表达有明显下降,可作为预测NACT效果的参考指标。
方羿王敏陈琴臧乐乐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核转录因子-ΚBP-糖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
乏氧诱导因子-1对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的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疗疗效密切相关,而肿瘤内乏氧又被认为对放射敏感性有重要的影响。乏氧诱导因子-1(HIF-1)是调节细胞适应乏氧的关键转录因子,通过维持肿瘤细胞代谢、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而影响放射敏感性。通过抑制HIF-1和(或)其下游基因可以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是一条具有潜力的放疗增敏途径。
臧乐乐张瑜潘建基
关键词:乏氧HIF-1
ADC值预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根治性放化疗远期疗效价值初探
2017年
目的评估ADC值在治疗早期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治疗失败将26例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中肿瘤、宫体ADC值的变化及肿瘤长径的变化。结果治疗成功组宫颈肿瘤治疗前、中ADC值分别为(1.006±0.190)×10^(-3)mm^2/s^3、(2.110±0.322)×10^(-3)mm^2/s^3,宫体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分别为(1.691±0.318)×10^(-3)mm^2/s^3、(1.767±0.312)×10^(-3)mm^2/s^3,肿瘤最长径分别为(5.00±1.53)cm、(1.34±1.49)cm,治疗中、治疗前相比,除宫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肿瘤ADC值、肿瘤最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宫颈肿瘤治疗失败组治疗前、中ADC值分别为(0.991±0.189)×10^(-3)mm^2/s^3、(1.742±0.244)×10^(-3)mm^2/s^3,宫体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分别为(1.823±0.442)×10^(-3)mm^2/s^3、(1.630±0.372)×10^(-3)mm^2/s^3,肿瘤最长径分别为(5.05±1.06)cm、(4.15±1.29)cm,治疗中、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405、0.21、0.1);组间对比,治疗中ADC值、肿瘤学最长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00),治疗前ADC、治疗前宫体ADC值、治疗中宫体ADC值、治疗前肿瘤最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0.419、0.375、0.961)。结论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治疗中ADC值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失败组与治疗成功组治疗中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治疗中ADC值具有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化疗远期疗效的能力。
臧乐乐王敏马宁陈琴方羿
关键词:ADC值
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放化疗前及放化疗2~3个周期结束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3年,随访截止时间至2020年6月,统计1年、2年、3年生存率及3年盆腔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收集整理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瘤直径、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与否、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放化疗前KPS评分为(75.78±6.75)分,放化疗后为(93.36±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化疗过程中发生骨髓抑制104例,1度55例,2度40例,3度7例,4度2例;胃肠道反应126例,1度68例,2度48例,3度7例,4度3例;肝肾功能损伤114例,1度64例,2度37例,3度10例,4度3例。1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95.27%(141/148),2年生存率为89.86%(133/148),3年生存率为83.11%(123/148),3年盆腔复发率为16.89%(25/148),远处转移率为16.89%(25/148)。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与否、术前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肿瘤直径>40 mm、高临床TNM分期、低分化宫颈癌、非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前AFP>20μg/L均是影响术后放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肿瘤直径、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术前AFP水平
方羿王敏陈琴臧乐乐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化疗预后
宫颈胃型腺癌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宫颈胃型腺癌(GAS)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GAS的临床表现、治疗疗效以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GAS患者临床表现阴道排液、出血.妇检宫颈桶状或结节状,质地硬.GAS的HPV检查多为阴性,肿瘤标记物CA199较CA125、CEA阳性比例高.影像学检查MRI可显示明显的囊实性肿瘤.病理组织学上GAS形态多样,多为高至中分化腺癌,细胞边界清楚,常见少量杯状细胞.免疫组化示MUC-6、P53阳性率高,而ER、PR、P16阳性率低.随访时间2~31个月,其中3例死亡,l例失访,2例带瘤生存状态,10例无瘤生存.GAS患者中6例非手术治疗,10例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其中有1例术后12个月阴道复发,经补救治疗后达无瘤生存1例,1例术后20个月出现肺部转移,予手术切除后达无瘤生存.结论GAS是宫颈腺癌的一种少见亚型,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上需要高度警惕宫颈GAS,重视MRI检查,参考CA199等瘤标检查,必要时需宫颈深部取样,采用宫颈搔刮术、宫颈锥切术的方式,以便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改善子宫颈GAS患者的预后.
陈琴方羿臧乐乐王敏
关键词:P53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