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艳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热循环
  • 5篇教学
  • 5篇焊接热
  • 5篇焊接热循环
  • 4篇溶胶
  • 4篇课程
  • 4篇焊缝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粉
  • 3篇教学改革
  • 3篇10CRMO...
  • 3篇12CR1M...
  • 3篇淬火
  • 2篇形貌
  • 2篇溶胶-水热法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热法
  • 2篇钛酸铅
  • 2篇锆钛酸铅

机构

  • 24篇内蒙古工业大...
  • 3篇内蒙古机电职...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4篇胡艳华
  • 7篇陈芙蓉
  • 6篇解瑞军
  • 6篇李海涛
  • 5篇姚海云
  • 4篇郭锋
  • 2篇陈宝东
  • 2篇赵鸽
  • 2篇刘亮
  • 2篇杨明刚
  • 2篇李鹏飞
  • 2篇谢艳艳
  • 2篇王玉卓
  • 1篇龚沛
  • 1篇侯小虎
  • 1篇宋银敏
  • 1篇龚佩
  • 1篇刘芳
  • 1篇李禄
  • 1篇冀耀武

传媒

  • 5篇焊接学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中国陶瓷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CrMo910钢焊缝焊接热循环的实时检测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10CrMo910钢焊后焊缝及近缝区常出现硬化和冷裂纹等问题,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对10CrMo910钢进行了成功焊接.焊接过程中将热电偶直接埋在焊缝里,实现了焊缝焊接热循环曲线的实时检测.检测到的热循环峰值温度最高为1 701℃,较以往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的研究结果提高了401℃.焊后的焊缝金属以不同的方式冷却,获得了10CrMo910钢油冷、空冷和砂冷后焊缝金属的焊接热循环曲线.
胡艳华陈芙蓉解瑞军李海涛
关键词:焊缝焊接热循环实时检测
12Cr1 MoV钢SW-CCT曲线的测试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12Cr1MoV钢焊缝区金属相变研究这一空白,以温度作为实时检测的变量,实时记录焊接过程中焊缝区的温度变化,提取实际焊接热过程中的峰值温度和实时的冷却速度,作为绘制12Cr1MoV钢焊缝区连续冷却转变(SW-CCT)曲线的热模拟工艺.借助热模拟试验机,辅以实际的焊接冷却速度,得到12Cr1MoV钢的SW-CCT曲线.当t8/3段的平均冷却速度小于1.7℃/s时,12Cr1MoV钢焊缝区金属的室温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贝氏体(B);冷却速度小于4.7℃/s时,室温组织为P+B;冷却速度小于33℃/s时,室温组织为B;冷却速度大于33℃/s时,室温组织为马氏体(M).焊缝区金属热模拟样的室温组织观察结果、维氏硬度测试结果与SW-CCT曲线的测试结果一致.
胡艳华陈芙蓉解瑞军李海涛
关键词:12CR1MOV钢焊缝区
循环热处理超细化38CrSi钢晶粒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多次循环快速淬火分别在880、900和920℃保温12、13.5和15 min循环3~5次细化38Cr Si钢的晶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8Cr Si钢的晶粒形貌,利用截距法和晶粒度法测量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在880℃保温12 min循环3~5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循环次数为3次。分别在880、900和920℃保温12 min循环3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淬火温度为880℃。在880℃循环3次淬火分别保温12、13.5和15 min,确定出最佳的保温时间为12 min。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当3次循环淬火后,继续增加循环次数,晶粒不再细化。当加热温度为880℃,保温12 min时,继续升高温度或者延长保温时间,晶粒开始长大。经过最佳工艺细化处理后,38Cr Si钢的晶粒细化到5.2μm。
杨明刚胡艳华余占军
关键词:晶粒超细化淬火
Pb(Zr_(0.95)Ti_(0.05))O_3纳米粉的合成及其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Pb(Zr0.95Ti0.05)O3纳米粉,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PZT(95/5)钙钛矿相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据TGA-DSC的实验结果,确定了干凝胶粉的煅烧温度范围为550-750℃。XR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主晶相的强度逐渐升高,杂质相的峰高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当在750℃煅烧时,粉体结构为单一的钙钛矿相。利用SEM观察发现,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所合成的粉体粒度逐渐变小、均匀。当在750℃煅烧时,单一钙钛矿结构的粉体的平均粒度为100 nm。
胡艳华姚海云余占军王玉卓
关键词:锆钛酸铅溶胶-凝胶法
热输入对10CrMo910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热循环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焊接热循环测试系统,分别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实时采集了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的温度参数.通过对不同热输入下焊接热循环曲线和参数的对比,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焊接热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对10CrMo910耐热钢焊接热循环影响较大,热输入较小时,测得的峰值温度Tm和t8/3等热循环参数值较低,焊后组织较细小,硬度值较高;热输入较大时,测得的峰值温度Tm和t8/3等热循环参数值较高,焊后组织较粗大,硬度值较低.
李海涛陈芙蓉胡艳华解瑞军
关键词:热输入焊接热循环焊缝金属
38CrSi钢晶粒的细化工艺
2014年
对38CrSi钢分别加热至880、900和920℃,进行3~5次的循环加热淬火,以细化38CrSi钢的晶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8CrSi钢的晶粒形貌,利用截线法测量晶粒的尺寸。结果表明38CrSi钢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为880℃×12 min+油淬,循环3次,晶粒尺寸为5~7μm。
杨明刚胡艳华宫继成
关键词:晶粒细化
服务机器人解耦球型手臂运动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在适应极端条件下,服务机器人手臂能够满足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解耦球型手腕的七自由度机械机构。首先分析七自由度机械手臂的机械结构特点,利用MDH法建立了机器人各个轴的相关坐标系。然后,利用牛顿迭代和传递逆方程法反向解析了手臂,手腕机理确保手腕紧性和灵活性的工作空间。最后,从电机控制和模块方向设计了七自由度软件流程。上述理论确保了该机器人机构能平稳并且能够灵活实现各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
谢艳艳胡艳华甘戈
关键词:运动学
热处理工艺对16Mn钢晶粒形貌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探讨再结晶退火和正火对16Mn钢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560℃再结晶退火,保温15 min和860℃正火,保温12 min时,16Mn钢晶粒的等轴化效果较好。在本研究中,正火引起16Mn钢晶粒等轴化的效果较再结晶退火明显。
姚海云胡艳华王丽霞
关键词:16MN钢再结晶退火正火
12Cr1MoV钢动态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Hopkinson压杆装置对试样冲击加载,完成了12Cr1MoV钢在不同温度冲击条件下动态断裂韧性的测试.实验获得了12Cr1MoV钢的KId-t曲线,该曲线具有明显的韧脆转变趋势,存在上平台区、韧脆转变过渡区及下平台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4.3℃.
胡艳华陈芙蓉
关键词:动态断裂韧性HOPKINSON压杆韧脆转变
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对10CrMo910钢硬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焊接热循环测试系统,通过分别实时测试两块试板的三个不同位置点在不同焊接参数下的温度信号,研究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对10CrMo910耐热钢的硬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对10CrMo910耐热钢硬度值影响较大,当峰值温度小于1150℃时,随着峰值温度的增高,硬度值增大;当峰值温度大于1150℃时,随着峰值温度的增高,硬度值反而有所减小.
李海涛陈芙蓉胡艳华解瑞军
关键词:焊接热循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