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秀芳

作品数:31 被引量:39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生态
  • 6篇生态安全
  • 6篇流域
  • 6篇河流域
  • 6篇GIS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石羊河流域
  • 4篇基于GIS
  • 4篇草原
  • 3篇地理
  • 3篇生态足迹
  • 3篇污染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区域生态
  • 2篇区域生态安全
  • 2篇课程
  • 2篇黑河流域

机构

  • 24篇南通大学
  • 17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芜湖职业技术...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 1篇海州实验中学

作者

  • 31篇胡秀芳
  • 13篇赵军
  • 8篇鲁凤
  • 7篇查书平
  • 6篇钱鹏
  • 3篇董艳
  • 2篇党国锋
  • 2篇王晓峰
  • 2篇徐建华
  • 2篇王蓓
  • 1篇陈建民
  • 1篇陶菲
  • 1篇金贵峻
  • 1篇成天涛
  • 1篇刘振波
  • 1篇师银芳
  • 1篇魏伟
  • 1篇吉云松
  • 1篇钞振华
  • 1篇王丽娟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高教论坛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环境生态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思考被引量:5
2004年
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迅速增强和广度的不断拓展,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生态危机已成为了国家、地区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最根本因素之一,区域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国防安全同属重要的一种国家安全概念。本文就区域生态安全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议安全体系等作了阐述,提出对策。
赵军胡秀芳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
基于小波分析与Mann-Kendall法的上海市近12年空气质量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综合应用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上海市近12aPM10、SO2和NO2逐日空气污染指数序列进行分析,揭示了空气污染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变化趋势和突变特性,以深入了解上海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PM10、SO2和NO2污染序列呈现多尺度的变化特征,具有1 000d和300d左右的中、小时间尺度周期。在小尺度上,各序列具有300d左右的主周期和30d左右的次周期。空气污染具有"冬重夏轻"的特征,冬季和春季是污染比较严重的时段;2007年夏季以来,空气质量总体趋于好转。近12a来各序列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PM10序列突变开始于2006年7月3日前后,SO2于2010年3月21日前后,NO2则于2006年4月18日前后;突变后,各序列基本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最后,提出了未来改善上海市空气质量的相关建议。
鲁凤钱鹏胡秀芳张慧芳
关键词: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空气质量污染指数
2020年春节期间芜湖市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2020年春节期间(1月24日–2月8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芜湖市居民活动水平降到最低,但芜湖市却出现了三次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过程,为探索芜湖市大气污染成因提供了契机。利用地面气象要素监测数据、激光雷达监测数据以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这三次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1月27日08:00–28日18:00第一次污染过程,是在本地基础排放量不变的情况下,高湿静稳的大气环境诱发的10小时短暂性污染过程;1月29日17:00–2月1日13:00第二次污染过程,是在重点企业排放量增加、大气扩散条件较不利的情况下,受源自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污染气团远距离长时间的污染输送,加剧污染程度,最终形成1月30–31日2天的轻度污染;2月2日19:00–4日07:00第三次污染过程,则是在不利的扩散条件下,受源自江苏、浙江一带污染气团短时间输入性影响,形成2月3日1天的轻度污染;与2019年春节期间相比,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了100%,轻度污染以上的污染时长减少48小时。可见,本地源减排是改善芜湖环境空气质量的根本,区域性联防联控是应对污染天气的有效手段。
查书平李新宇张东王文婧董艳胡秀芳
地理计算背景下GIS本科专业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6
2013年
首先讨论了地理数学方法从计量地理学到地理计算的发展。针对当前GIS本科专业《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建设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问题,从课程内容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案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鲁凤胡秀芳吉云松
关键词:计量地理学地理计算GIS课程教学
周边秸秆露天焚烧对上海市云凝结核及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2009-2013年上海市降水量数据、上海市近地面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数据、K^(+)浓度数据和农业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数据,分析秸秆露天焚烧期间上海市CCN及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周边秸秆露天焚烧的影响,上海市近地面CCN日分布规律呈现单峰或多峰型的分布特征,秸秆焚烧影响日的CCN浓度明显高于非影响日的浓度,秸秆焚烧排放扩散的后期烟流比早期烟流更易活化成CCN;秸秆焚烧期间上海市降水分布呈现夏收季节降水普遍高于秋收季节,夏收的降水频次明显高于秋收,秸秆焚烧期间上海市降水均以小雨为主,年际变化呈现夏收为“W”型而秋收为“U”型的变化趋势;另外,通过对上海市多年受秸秆焚烧影响的天数与降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农业秸秆露天焚烧主要有助于促进上海市的小雨和大暴雨形成而对中雨具有抑制作用。可见,农业秸秆露天焚烧不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而且对区域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查书平查书平陈建民成天涛董艳
关键词:云凝结核降水
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特色专业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高校谋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衡量特色专业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其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建立合理、切合实际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来反馈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更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为例,构建人才质量评估体系,并进行了应用和社会评价检验。结果表明:学院内部质量评估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基本一致,这说明本文构建的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体系设计合理,评价客观,能为评价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查书平钱鹏胡秀芳
关键词:地理科学
基于变异系数的植被NPP人为影响定量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7
2016年
人类活动是NP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定量计算NPP人为影响值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提出基于变异系数法的NPP人为影响模型,对其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计算流程等进行了阐述,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该流域NPP人为影响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型基于一种间接计算的思想回避了人为作用的复杂过程,模型理论科学,以变异系数为参数,所需参数少,技术可行,计算结果为NPP值,易于定量评价。(2)2000—2010年期间,石羊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广泛而严重,年均影响值大于40g C m^(-2)a^(-1)的面积占96.21%,影响程度严重以上占26.94%。NPP人为正负影响均较大,正影响年均为1.63×106g C m^(-2)a^(-1),负影响年均为1.21×106g C m^(-2)a^(-1),年均净增加4.20×105g C m^(-2)a^(-1);正向平均影响强度为136.84 g C m^(-2)a^(-1),负向平均影响强度为100.32 g C m^(-2)a^(-1),全流域表现为正影响。(3)凉州区是人为影响最为剧烈的地区,表现为强烈正影响;其次是天祝县,为强烈负影响;接下来是民勤县,表现为正影响;其它县区依次是永昌、古浪、肃南和金昌。(4)2000—2010期间,NPP人为影响值变化较大,人为活动减弱面积占53.90%,增加占46.10%;影响值正向减弱8.12×105g C m^(-2)a^(-1),负向减弱8.07×105g C m^(-2)a^(-1),正向增强8.02×105g C m^(-2)a^(-1),负向增强3.94×105g C m^(-2)a^(-1),人为活动影响净减少4.25×105g C m^(-2)a^(-1),人为作用总体呈减弱趋势。
李传华赵军师银芳胡秀芳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石羊河流域
GIS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8
2002年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与功能做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GIS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现状,并就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结构与功能做了探讨,最后讨论了目前TGIS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刘振波张王君党国锋胡秀芳
关键词:GIS旅游业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旅游信息
1995—2015年石羊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时空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在栖息地以生境为单位进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模块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其1995—2015年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Getis-Ord Gi*指数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以上游祁连山地为最好,中游平原地区次之,下游平原及沙漠区最差;冷热区界限分明,存在空间上的协同关系.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得分≥0.5的面积不足流域总面积的50%,人类活动强度的剧增是主要原因,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制定适宜的治理方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胡秀芳吴家祺鲁凤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生物多样性
区域生态安全与构筑我国21世纪国家安全体系的策略被引量:21
2004年
区域生态安全因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和其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就区域生态安全的内涵、研究内容、评价方法等若干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进而对构筑我国区域生态安全体系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赵军胡秀芳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安全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