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向阳

作品数:51 被引量:45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储层
  • 14篇盐岩
  • 14篇碳酸盐岩
  • 14篇盆地
  • 12篇地质
  • 12篇油藏
  • 11篇缝洞
  • 11篇缝洞型
  • 10篇油田
  • 10篇缝洞型油藏
  • 9篇碳酸
  • 9篇碳酸盐
  • 8篇四川盆地
  • 8篇气藏
  • 7篇地质建模
  • 7篇塔河油田
  • 6篇溶洞
  • 6篇三维地质
  • 6篇碳酸盐岩缝洞...
  • 6篇气田

机构

  • 4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化
  • 5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山西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51篇胡向阳
  • 9篇赵向原
  • 7篇肖开华
  • 7篇侯加根
  • 6篇李宏涛
  • 6篇权莲顺
  • 6篇史云清
  • 5篇张广权
  • 5篇陈舒薇
  • 4篇刘钰铭
  • 4篇魏修平
  • 4篇马晓强
  • 4篇齐得山
  • 3篇贾跃玮
  • 3篇李浩
  • 3篇袁向春
  • 3篇曾联波
  • 3篇游瑜春
  • 3篇王英
  • 3篇吕心瑞

传媒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才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约束的多尺度裂缝“分级-分期-分组”建模方法——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油气藏中普遍发育多类、多尺度天然裂缝,其成因具有多期次性,规模具有多级次性,发育受多种地质因素综合控制,这些特点为裂缝的精细三维地质建模带来了很大挑战。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约束的多尺度裂缝“分级-分期-分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认为多尺度裂缝建模应遵循等时约束、层次约束及成因控制等原则,建模过程中应充分开展裂缝地质研究,根据研究区实际建立合理的裂缝级次、期次划分方案,分级、分期开展裂缝三维建模。(1)大尺度裂缝主要采用确定性方法进行建模,中-小尺度裂缝则采用其成因机制和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约束建模;(2)在裂缝分期、分组描述和参数统计获得关键地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力学方法分期开展中-小尺度裂缝分布预测,进而采用“分期-分组”的思路进行建模;(3)最终将大尺度裂缝模型和中-小尺度裂缝模型进行融合,得到多尺度裂缝网络模型。元坝地区长兴组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实践表明,上述建模方法可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在建立中-小尺度裂缝模型精度方面的不足。
赵向原游瑜春胡向阳黎静容李毓
关键词:长兴组四川盆地
一种新型软开关逆变器拓扑
2011年
提出一种'戽斗电荷转移式'零电流开关(CT-ZCS)功率变换机制,讨论其变换原理及工作波形,通过建立规范化状态轨迹方程和状态轨迹图分析方法,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变换机制所构成的CT-ZCS软开关逆变器新型拓扑,具有瞬态电压跟踪及模拟化输出电压波形效果;输出端耐负载冲激不怕短路;易于多逆变模块N+1冗余并联及功率均衡协调控制;软开关换流益于提高逆变器容量和效率。样机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拓扑功率变换机制的可行性及瞬态电压跟踪特性。
张加胜刘希臣胡向阳
关键词:拓扑零电流开关逆变器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龙门山前雷口坡组四段气藏层序划分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被引量:26
2017年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高频层序、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合储层测井解释结果,总结储层在层序和沉积微相中的分布,分析层序沉积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结果表明,雷四上亚段构成一个完整四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五级和六级高频层序。高频层序的向上变浅沉积旋回特征明显,横向对比好。雷四段上亚段在研究区主要为潮坪相沉积,主要发育潮间带和潮下带亚相,纵向上岩性多变,横向上分布较为稳定。潮间带是储层发育的有利亚相,可划分为云坪、藻云坪和灰云坪等微相;潮下带可划分为灰坪、藻灰坪和云灰坪等微相。潮间带粉晶云坪、藻(层叠)云坪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一般发育于上、下两个储层段高频层序中、上部,储层旋回对比性好。高频层序控制潮间带有利沉积微相分布,对后期成岩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储层空间展布与储层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
李宏涛李宏涛史云清胡向阳贾跃玮史云清冯琼
关键词:储层分布气藏雷口坡组川西坳陷四川盆地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诱导裂缝特征及其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W区长6油藏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在总结注水诱导裂缝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注水诱导裂缝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提出了识别注水诱导裂缝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W地区长6油藏A0井组的注水诱导裂缝进行了识别。注水诱导裂缝为张性裂缝,其规模大、延伸长,渗透率高,纵向上不受单层控制,延伸方位一般与现今地应力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或者油藏主渗流裂缝方向一致,并随着低渗透油藏注水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若油井逐渐表现出方向性水淹且含水率变化曲线呈现出阶梯状上升,试井解释具有裂缝渗流特征,同时水淹井对应的注水井吸水剖面逐渐表现为指状吸水且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示踪剂或水驱前缘监测油水井之间表现出良好的连通关系,则可判定在油水井之间形成了注水诱导裂缝。
赵向原曾联波胡向阳朱圣举
关键词:安塞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天然裂缝有效性评价被引量:32
2017年
研究裂缝的有效性对认清储层类型和性质、明确储层渗流机制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在评价天然裂缝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裂缝有效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并阐明有效裂缝的开发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其中构造裂缝包括剪切裂缝和张性裂缝,成岩裂缝包括溶蚀缝、构造—溶蚀缝以及压溶缝;(2)高角度构造缝有效性最好,其次为水平缝,再次为斜交缝,压溶缝有效性最差;(3)构造裂缝中NW—SE向及近E—W向裂缝的有效性要好于NE—SW向裂缝;(4)裂缝形成时间越早,越容易被方解石或白云石充填而成为无效裂缝;(5)在油气充注之前或与之同时形成的裂缝易被有机质充填成为无效裂缝,在油气充注之后的晚期裂缝大多为有效裂缝,对储层贡献最大;(6)与现今地应力最大主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缝张开度大,有效性好。结论认为,天然裂缝的充填特征和开度特征决定了裂缝是否有效,而有效裂缝的发育程度、裂缝分布及组合特征、缝洞的匹配关系等进一步决定了有效裂缝的开发意义;当有效裂缝较为发育且相互连通形成较大范围的裂缝网络,才能对储层中分散、孤立的孔隙和溶蚀缝洞起到较好的连通作用,极大地改善储层物性,使得气井获得高产。
赵向原胡向阳曾联波肖开华李宏涛游瑜春冯琼
关键词:裂缝(岩石)礁滩相晚二叠世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地质建模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21
2013年
与常规储层不同,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是一种由古岩溶作用形成的特殊储层,其发育特征复杂,非均质性极强,碎屑岩储层建模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该类储层。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塔河油田为例,讨论了溶洞型储集体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溶洞型储集体成因特征为前提实现地质约束,考虑建模软硬数据的相对性,进行多类多尺度数据整合以及较完善的溶洞型储集体形态模拟方法;对溶洞型储集体建模研究中亟待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指出表征溶洞型储集体复杂形态、配置关系及内部充填特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表征溶洞型储集体复杂形态方面是可行的,根据溶洞型储集体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类型进行属性表征有利于建立更准确的地质模型。
侯加根马晓强胡向阳刘钰铭齐得山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溶洞地质建模
塔河4区油藏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塔河4区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了溶洞型、裂缝型以及裂缝-孔洞型储集体的判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储集体识别与描述、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等多学科油藏分析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学科油藏分析技术有利于揭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严重非均质性,可精确表征剩余油的分布位置。
吕心瑞胡向阳张慧王英刘建伟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主要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其分布受沉积、构造、古地貌以及多期岩溶作用控制,储集体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定量刻画溶洞、裂缝三维空间展布难度大,目前该类油藏的建模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
胡向阳李阳权莲顺孔庆莹王英吕心瑞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模式被引量:3
2022年
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储层中发育多类天然裂缝且主控因素复杂。文中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天然裂缝成因类型及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总结出研究区陆相储层天然裂缝分布模式。元坝地区陆相储层主要发育构造缝,具有多期发育的特征,且不同层段裂缝发育特征差异较大,主要受岩性、层厚及构造应力等因素控制。该区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为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晚期,先后在NW,NE这2个方向的应力影响下相互切穿、限制,最终形成复杂的裂缝系统,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提升气井产能。
尚墨翰赵向原胡向阳肖开华刘国萍
关键词:主控因素四川盆地
一种利用测井曲线齿化率刻画河道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精细描述以河道微相为主的油气田储层展布,对河道微相刻画的精度要求日益增高。针对目前沉积微相刻画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一种利用测井曲线计算齿化率,以此来确定河道位置、高精度刻画河道的方法。齿化率采用测井三参数来表征,即齿的幅度、齿的分布密度和齿的分布频率。总体思路是首先计算测井三参数,然后赋予每个参数一定的权重系数,得出该测井曲线段的齿化率。根据齿化率的大小,分析该段测井位于河道的具体位置,最后精细刻画河道。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沉积相研究,在相边界的刻画精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半定量—定量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的沉积微相研究的实践表明,齿化率技术能清晰刻画河道特征,为有利区优选及井位部署提供准确依据,其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中。
张广权李浩胡向阳陈舒薇高阳
关键词:沉积微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