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青和

作品数:415 被引量:2,115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9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1篇肝炎
  • 129篇病毒
  • 95篇细胞
  • 79篇肝炎病毒
  • 69篇丙型
  • 67篇丙型肝炎
  • 50篇纤维化
  • 49篇肝纤维化
  • 48篇蛋白
  • 47篇慢性
  • 42篇丙型肝炎病毒
  • 37篇乙型
  • 37篇金属蛋白酶
  • 36篇HCV
  • 33篇蛋白酶
  • 33篇乙型肝炎
  • 33篇金属蛋白
  • 31篇衰竭
  • 31篇免疫
  • 25篇滋养层

机构

  • 349篇第四军医大学...
  • 5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解放军第一医...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解放军第30...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解放军第四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兰州师范高等...
  • 2篇解放军第10...
  • 2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解放军第三O...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15篇聂青和
  • 75篇周永兴
  • 52篇谢玉梅
  • 41篇李梦东
  • 40篇白雪帆
  • 39篇程勇前
  • 33篇张亚飞
  • 28篇罗新栋
  • 26篇邵彬
  • 23篇郝春秋
  • 23篇贾战生
  • 22篇王平忠
  • 21篇黄长形
  • 20篇王全楚
  • 20篇胡大荣
  • 20篇连建奇
  • 19篇张岩
  • 19篇张久聪
  • 17篇孙永涛
  • 17篇康文臻

传媒

  • 72篇实用肝脏病杂...
  • 51篇世界华人消化...
  • 47篇肝脏
  • 2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8篇中国实用内科...
  • 17篇临床肝胆病杂...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传染病信息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国外医学(流...
  • 6篇中国感染控制...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中级医刊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2篇2009
  • 14篇2008
  • 19篇2007
  • 43篇2006
  • 35篇2005
  • 37篇2004
  • 52篇2003
  • 19篇2002
  • 23篇2001
  • 21篇2000
  • 15篇1999
  • 13篇1998
4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高脂血症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DFPP)对饮食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10例经饮食配合内科 po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DFPP治疗 ,观察DFPP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 5项包括 :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的变化 ;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结果 :DFPP治疗后患者头晕、心悸、身重乏力、胸闷、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TG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最大由 12 .86mmol·L -1下降到治疗后 4 .78mmol·L-1,平均由 8.33mmol·L -1下降到 3.83mmol·L-1,平均降低了 5 6 % .TC也由治疗前 5 .31mmol·L -1下降到 3.2 0mmol·L -1,平均降低了4 0 % .治疗过程中仅 1例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经对症处理很快缓解 .治疗后随访 1mo,无 1例有出血、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迹象 .结论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 ,能显著改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生化指标 ,且安全可行 .
冯志华白雪帆孙永涛白宪光谢玉梅聂青和贾战生
关键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高脂血症
HCV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实验研究
目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9970767)资助下,明确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滋养层细胞达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DE)机制,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对分离培养的滋养层细胞以H...
罗新栋聂青和
文献传递
复制缺陷型HCV C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包装及鉴定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构建能表达HCVC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将HCVH株C区基因定向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Link.1中,获得重组质粒pAd.HCV-C,再与pJM17共转染293细胞,包装腺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及测序对穿梭质粒进行了鉴定.对腺病毒载体进行了感染性鉴定、电镜鉴定及双引物PCR鉴定.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检测了腺病毒载体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结果: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穿梭质粒插入片段为HCVC区基因.包装的腺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感染性,可以在293细胞中形成病毒颗粒,腺病毒载体内携带HCVC区基因,并可以在HepG2细胞中表达HCVC抗原.结论:包装成功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可以在HepG2细胞中表达HCVC抗原,为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及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郝春秋冯志华周永兴聂青和李谨革贾战生梁雪松谢玉梅曹义战康文臻
基因疫苗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9
2003年
基因疫苗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其研究方向与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免疫长远目标-用一种疫苗预防多种疾病相吻合.从效力到成本的潜在优点已使基因疫苗成为今后疫苗制造的选择,故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所的Waine和McManus在《ParasitologyToday》上论证,基因疫苗为第三次疫苗革命.令人鼓舞的是艾滋病和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疫苗已进入到了临床前阶段.基因疫苗不仅能预防某些传染病,还可做为治疗用疫苗来治疗一些复杂难治的疾病,例如病毒性肝炎、癌症等.这些均已显示出基因疫苗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但是,基因疫苗的历史毕竟很短,实验结果均来自动物,在用于人体之前还有许多工作必须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基因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效力问题,例如:(1)须用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证实其效果;(2)须用高度敏感的PCR技术等确证所注射的DNA不与宿主细胞基因组DNA整合,这是确保DNA疫苗遗传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3)最终还需要近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明确其毒副作用和免疫保护效果.我国已制定了基因转移治疗的管理条例,基因免疫作为预防性基因治疗技术,同样应遵守此条例,这样才有利于基因治疗的健康发展.
聂青和
关键词:基因疫苗
软肝缩脾丸对肝纤维化大鼠TIMP-1、TIMP-2基因调节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1年
申德林王全楚张成道许丽芝聂青和谢玉梅周永兴
关键词:蛋白表达基因调节TIMP-2肝纤维化
抑制TIMP-1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抑制TIMP 1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S asON )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药代动力学 ,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合成互补于TIMP 1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并加以硫代磷酸化修饰 ;用γ 3 2p ATP标记 2 0聚S asON ,给实验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 ,每 2 4h收集尿液和粪便 ;分别在 12个时间点上放血杀死实验大鼠 ,取各器官组织匀浆 ,用液体闪烁计数测定cpm值。结果 S asON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 ,以肝、肾聚积浓度最高 ,其药物能在体内维持 72h以上。血浆药物清除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即血浆清除率为0 .0 7ml/h ,尿液为主要排除途径 ,2 4h排出 2 8.4% ,72h排出 44 .8% ,粪便排出量较少。结论 抑制TIMP 1的S asON在实验大鼠体内以肝、肾为主的广泛组织生物学分布和较长的清除半衰期 ,使其成药及临床用药变为可能 ,从而为研制新一代抗肝纤维化基因治疗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肝脏作为反义治疗的靶器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红聂青和谢玉梅周永兴程勇前
关键词:TIMP-1硫代反义寡核苷酸肝纤维化生物学分布
体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4
2003年
程勇前聂青和周永兴黄晓峰杨华光
关键词:体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滋养层细胞母婴传播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体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可能性,以及滋养层细胞感染HCV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后,以HCV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RNA,透射电镜观察HC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HC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溶酶体大量增生,粗面内质网增生,脂滴减少,出现空泡状结构,并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HCV可以感染滋养层细胞,并导致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类似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后的改变.
程勇前聂青和周永兴黄晓峰罗红杨华光
关键词:透射电镜体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CD81分子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CD 81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属于四次跨膜蛋白超家庭成员之一。CD 81分布广泛,具有参与细胞粘附、形态改变、活化增殖及信号传导等多种功能。最近发现,CD 81能与HCV包膜蛋白E2结合,并抑制HTLV-1病毒合胞体形成;在蠕虫感染后其在嗜酸细胞中表达增高。本文综述了CD 81分子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王全楚聂青和
关键词:蠕虫感染性疾病
IRES特异性IRNA对HCV IRES启动蛋白翻译细胞内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inhibitorRNA,IRNA)细胞内对丙型肝炎病毒(HCV)IRES介导蛋白翻译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应用脂质体细胞转染法,将IRNA及其突变体mIRNA真核表达载体pcRz-IRNA/pcRz-m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HCC),经G418筛选4wk后建立IRNA及mIRNA表达株;以相同的方法构建pcHCVcluc转染株;以脂质体介导细胞转染法将pCMVNCRLuc转染IRNA及mIRNA细胞株,于转染后48h检测荧光素酶表达量;将IRNA及mIRNA真核表达体转染pcHCVcLuc表达株,于转染后不同时间检测荧光素酶表达量.结果:HCVIRES介导蛋白翻译在IRNA表达株明显受到抑制,同样IRNA对HCV翻译复制子的蛋白翻译作用有明显抑制性;突变体mIRNA表达株和空载体对照株中未见相似的抑制性.结论:pcHCVcluc在HHCC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IRES特异性IRNA能有效的抑制HCVIRES介导细胞内蛋白翻译作用.
梁雪松连建奇周永兴聂青和郝春秋
关键词:IRES特异性IRNAHCVIRES细胞内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