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影像
  • 2篇影像诊断
  • 2篇造影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狭窄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壁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造影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腺瘤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翟晓东
  • 5篇陈宏伟
  • 5篇陈寅
  • 4篇朱宗明
  • 4篇方向明
  • 3篇吴力源
  • 3篇钱斌
  • 2篇周明
  • 2篇万红燕
  • 1篇付登礼
  • 1篇陆艳艳
  • 1篇吴立源
  • 1篇华妙强
  • 1篇汤群锋
  • 1篇胡晓云
  • 1篇钱萍艳
  • 1篇顾洪炳
  • 1篇邹兴农
  • 1篇陈玉林
  • 1篇夏震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杏仁核的MRI表现及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测量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杏仁核体积,分析学龄前儿童孤独症(Autism)杏仁核体积、MRI信号特点并与相应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搜集43例经我院临床确诊孤独症的学龄前儿童及同期15例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使用3.0 T MRI进行脑部扫描,选择斜冠状位T1WI序列对实验对象杏仁核体积进行测量,并分析孤独症组杏仁核的信号特点,对孤独症组和对照组杏仁核的体积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孤独症组的杏仁核体积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受试儿童扫描前均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结果 43例孤独症组,1例双侧杏仁核信号均发现异常,5例右侧杏仁核信号异常,14例左侧杏仁核信号异常,MRI表现为T1WI杏仁核内呈点片状低信号或等低信号、等高或高信号;右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1.11±0.41)cm3,左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1.06±0.43)cm3,左右杏仁核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5>0.05);15例对照组中,右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0.72±0.25)cm3,左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0.62±0.23)cm3。孤独症组与对照组杏仁核左侧(t=3.71,P<0.001)、右侧(t=3.45,P<0.001)体积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侧杏仁核平均体积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双侧杏仁核体积均较正常儿童增大,杏仁核内可出现异常信号,学龄前儿童孤独症右侧杏仁核平均体积增大与年龄增长有较为密切关系。
朱宗明汤群锋翟晓东方向明吴力源邹兴农陈寅华妙强陈宏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杏仁核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老年与中年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抽取我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分成老年组53例和中年组47例。DSCTA使用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重建技术,以冠状动脉X线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在段的基础上评价冠脉狭窄程度≥50%的各项指标及差异。结果显示,DSCTA对老年组和中年组冠状动脉的可评价率分别为97.0%、9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冠状动脉狭窄≥50%节段发生率分别为12.6%、9.0%,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8.3%、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CTA评价老年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2.3%、98.0%、88.0%、98.9%;评价中年组的各项指标依次为96.0%、99.0%、90.6%、9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SCTA可作为冠心病的有效筛查和评价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各项指标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钱斌陈宏伟吴力源陈寅翟晓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自发性胆囊腹壁疝一例
2016年
患者男,75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上腹一拳头大小肿块,自觉肿块处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颤,无肤目黄染。患者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及明确外伤史。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1×10~9/L,中性粒细胞0.84。MRI表现:右肋下腹壁肌间隙内见椭圆形囊性混杂信号占位影,大小为8.0 cm×5.9 cm×2.9 cm,T_1WI、T_2WI均示囊内多发颗粒状低信号影,囊壁增厚,
朱宗明方向明陈寅翟晓东
关键词:胆囊壁腹壁疝下腹壁肌间隙腹部手术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的漏诊及误诊分析
2018年
目的提高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率,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合CT及MRI、CE-MRV影像学表现,总结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果 17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首次影像学检查均采用CT平扫,漏诊或误诊病例有7例,2例初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初诊为左枕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初诊为右额顶枕叶脑出血,1例初诊为左颞枕叶脑出血破入脑室,2例初诊为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总结CT首次检查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有助于提高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率.
庄乃君翟晓东万红燕付登礼章丽丽
关键词: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T磁共振成像
腹盆腔巨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影像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腹盆腔RMS患者的CT、MR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有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CT平扫3例均见腹盆腔内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位;MRI检查示盆腔内巨大的团块状异常信号影,信号不均;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周边明显,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较多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影,延迟期斑片状持续性强化。镜下所见肿块由弥漫异型细胞构成,呈圆形或梭形,疏密不均,核深染,易见核分裂;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原调节蛋白(MYOD)、CD99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细胞角蛋白(AE1/AE3)均阴性。病理诊断:胚胎性RMS。结论:RM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间充质源性恶性肿瘤,腹盆腔少见,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要依据病理和免疫组化。
潘青华吴立源顾洪炳汤群峰翟晓东陈寅
关键词:盆腔横纹肌肉瘤胚胎性
双能量CT分析上尿路梗阻性积水的结石成分及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运用双源双能CT(DECT)对上尿路结石组成成分初步判断,验证其准确性,并探讨与重要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连续性选择212例确诊上尿路单发结石伴梗阻性肾积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ECT扫描,对CT混合能量图像上测量的结石面积、最长径,与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与肾盂积水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分别测量高低能量图像上结石的CT值,采用双能量软件对结石成分进行初步判断,对手术或自然排出取出的离体结石行红外光谱和联合应用化学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以此为参照标准,判断DECT对上尿路结石成分诊断正确率。结果212例患者中共有结石212个,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结石103例(48.6%),输尿管上段结石59例(27.8%),输尿管中段结石22例(10.4%);输尿管下段结石28例(13.2%)。Ⅰ级肾积水137例(64.6%);Ⅱ级肾积水34例(16.0%);Ⅲ级肾积水32例(15.1%);Ⅳ级9例(4.2%)。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上段、下段结石面积和结石最长径与肾积水程度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及P值为:r=0.476,P=0.000、r=0.617,P=0.000;r=0.412,P=0.01和r=0.381,P=0.03、r=0.792,P=0.000、r=0.779,P=0.000。以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为参照标准,DECT分析两种成分混合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91.8%,纯草酸钙的诊断正确率为90.3%;以联合应用化学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石成分为参照标准,DECT分析两种成分混合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纯草酸钙的诊断正确率为85.7%;DECT对纯尿酸及胱氨酸的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上尿路单发结石以含钙、两种成分混合结石为主,主要成分为草酸钙和碳酸磷混合;结石的面积和最长径与肾积水程度具有相关性;DECT可对上尿路结石的组成成分进行初步判断,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帮助。
朱宗明朱湘文钱萍艳陈宏伟翟晓东陈寅邹新农胡钢锋方向明
关键词:DECT草酸钙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表现与鉴别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表现及其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A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期2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B组)患者比较。结果 A组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边界清楚光整,呈均匀稍高密度或伴囊变坏死低密度,增强扫描多呈"快进快出"表现;B组多形性腺瘤:多发于中年,多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边界清楚光整,呈均匀稍高密度或伴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呈缓慢渐进性强化。A、B两组患者在病灶部位、分叶状病灶所占比例、增强扫描后CT值上升平均值比较,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灶大小、密度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周明钱斌翟晓东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
刀锋伪影校正技术在颅脑高场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技术在高场强MRI颅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3.0T全身MRI扫描仪,相控阵线圈,对75例有运动或磁敏感伪影的患者同时行BLADE T2WI和常规T2WI轴位扫描(或者BLADE FLAIR和常规FLAIR矢状扫描),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双盲法质量评级。结果常规序列与BLADE序列扫描后所得图像质量评级一致性较差(k=0.02),BLADE序列所得图像优于常规序列。常规序列与BLADE序列扫描后所得诊断级图像比例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P<0.05)。结论 BLADE技术对消除常规MRI序列扫描出现的运动或磁敏感伪影有显著作用,可设为特殊患者MRI检查的常规序列。
陈玉林吴力源胡晓云陆艳艳翟晓东夏震陈静雯方向明陈宏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伪影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可疑合并冠心病患者行DSCTA检查,扫描图像经工作站进行多种方法重建,评估管径≥2.0 mm的近端12个节段,筛选出血管狭窄程度≥50%的患者,并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CAG为对照分析。结果:81例患者有68例显示血管狭窄程度≥50%,其中42例(61.8%)有多支血管狭窄,68例均行CAG检查。68例共有793支冠状动脉节段显示清晰可评价,可评价率为97.2%。以CAG检查为金标准,DSCTA检测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7.7%、89.7%、99.1%;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A检测心率<70次/min及≥70次/min的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7.4%vs 93.2%)、特异性(97.6%vs 97.9%)、阳性预测值(89.4%vs90.2%)、阴性预测值(99.5%vs 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A具有图像清晰、扫描速度快及无创等优点,且不受心率的影响,是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怀疑合并冠心病的筛查。
周明钱斌陈宏伟万红燕朱宗明翟晓东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狭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