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晓东
作品数:
5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翟军
昌邑市人民医院
王彦进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冷向锋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姜珊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璐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注射
3篇
颌面
3篇
颌面颈部
3篇
面颈部
3篇
颈部
3篇
口腔
3篇
口腔颌
3篇
口腔颌面
3篇
口腔颌面颈部
3篇
畸形
2篇
地塞米松
2篇
平阳霉素
2篇
平阳霉素联合...
2篇
注射治疗
2篇
淋巴
2篇
淋巴管
2篇
淋巴管畸形
1篇
性病
1篇
牙周
1篇
牙周膜
机构
4篇
青岛大学医学...
4篇
昌邑市人民医...
1篇
济宁医学院
作者
5篇
翟晓东
4篇
翟军
1篇
陈振雨
1篇
陈璐
1篇
姜珊
1篇
冷向锋
1篇
王彦进
1篇
孟静
传媒
3篇
中华整形外科...
1篇
实用口腔医学...
1篇
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1篇
2013
3篇
2012
1篇
200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PYM+DXM治疗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2007年
翟军
翟晓东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口腔颌面颈部
瘤体内注射治疗
良性病变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管畸形
被引量:3
2013年
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大多数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因其部位解剖关系复杂,功能特殊,治疗效果均不尽人意。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管畸形37例,追踪随访3—5年,效果满意。
翟军
翟晓东
房莉
关键词:
口腔颌面颈部
淋巴管畸形
注射治疗
地塞米松
平阳霉素
口腔颌面部
微波组织凝固改良牙龈瘤术式的临床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2
2012年
牙龈瘤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年及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瘤体,同时拔除病变波及的牙齿,以防止肿瘤复发。笔者利用微波组织凝固原理,对118例牙龈瘤患者进行术式改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翟军
孟静
翟晓东
关键词:
牙龈瘤
微波组织凝固
牙周膜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16例临床资料。取平阳霉素8mg(平阳霉素2mg/ml)、地塞米松10mg加2%利多卡因2.0ml备用。根据患者年龄、瘤体大小、部位,抽取平阳霉素稀释液1.0~4.0ml(含平阳霉素2~8mg),儿童用量平阳霉素2—4mg/次。将针头垂直刺入瘤体,或从瘤体边缘进针,回抽有血后,将药物缓慢注入瘤体内。7~10d可重复注射1次。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彩超及胸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16例患者分别注射1~5次,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剂量2~40mg,地塞米松治疗剂量5~50mg,瘤体消失,随访3~5年,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疗程短、效果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口腔颌面颈部皮肤黏膜组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翟军
翟晓东
关键词:
口腔颌面颈部
静脉畸形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注射
局部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受体内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促进皮瓣成活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增殖培养HUC—MSCs,并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以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HUC—MSCs后,移植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腹部皮瓣术区局部(治疗组),设PBS为对照组。术后每天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纹、厚度、毛发生长、坏死范围及针刺出血情况等,并于术后7d处死大鼠,比较2组皮瓣的成活率,切取皮瓣组织行常规病理组织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dU染色检测供体细胞在受体皮瓣组织内的分布或分化。结果术后7d治疗组大鼠皮瓣成活率为(97.58±3.41)%,对照组为(54.37±8.7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VEGF的表达密度为138.27±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17±14.13(P〈0.05)。在成活皮瓣的部分小血管内皮可见EdU阳性细胞连续分布。结论HUC—MSCs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参与生成新血管,建立新的微循环,并能增加皮瓣局部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形成,修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皮瓣,减轻皮瓣坏死,促进皮瓣成活。
翟晓东
陈振雨
冷向锋
王彦进
陈璐
姜珊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科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