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仙敦

作品数:69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36篇政治法律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法医
  • 16篇法医学
  • 10篇死亡时间
  • 10篇法医昆虫学
  • 9篇法医病理
  • 9篇病理
  • 8篇物证
  • 8篇法医病理学
  • 7篇电导
  • 7篇电导率
  • 6篇丽蝇
  • 6篇法医物证
  • 6篇法医物证学
  • 6篇分子
  • 5篇细胞
  • 5篇分子鉴定
  • 5篇分子生物
  • 4篇多态
  • 4篇蝇类
  • 4篇提取DNA

机构

  • 58篇河南科技大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金华市公安局
  • 2篇宁波市公安局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青岛市公安局

作者

  • 69篇翟仙敦
  • 40篇莫耀南
  • 20篇秦豪杰
  • 16篇赵琳琳
  • 11篇黄代新
  • 10篇尹慧
  • 10篇夏志远
  • 9篇李凡
  • 9篇杨庆恩
  • 7篇张振
  • 7篇郑哲
  • 6篇吕宙
  • 5篇马书玲
  • 5篇潘新民
  • 4篇官玲
  • 4篇刘宁
  • 4篇柴新伟
  • 3篇侯一平
  • 3篇赵贵森
  • 3篇徐国辉

传媒

  • 15篇中国法医学杂...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9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刑事技术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遗传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丽蝇的COI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应用多态性较高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辅酶I( CO I)对洛阳地区常见丽蝇科嗜尸性蝇类大头金蝇和丝光绿蝇进行序列分析,以期为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大头金蝇和丝光绿蝇标本8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后,Chelex-100法提取样本DNA,扩增目的片段后测序,使用相应软件对所得序列分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8个样本扩增获得CO I的长度为647 bp, CO I种间平均进化分歧率0.116,种间范围0.114-0.117,种内范围0-0.002。结论 CO I基因可以较好区分所涉及的蝇种,获得的基因序列是蝇类基因库的有益补充。
赵琳琳翟仙敦张振吕宙夏志远莫耀南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常见嗜尸性丽蝇
2022年
目的 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鉴定常见嗜尸性丽蝇的检测方法,以期为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丽蝇标本26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腿部DNA,基于COI基因进行PCR-HRM检测,对所得HRM图谱和解链温度(Tm)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DNA测序以验证HRM检测结果。结果 根据熔解曲线形状和解链温度可将本研究中的26只嗜尸性丽蝇归属于5属8种,与形态学鉴定、DNA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基于COI片段的HRM技术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嗜尸性蝇类的快速鉴定。
张卫萍阿地来·吐尔逊毛孟芬李金岭翟仙敦莫耀南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高分辨率熔解曲线COI分子鉴定
一种虫类样本尺寸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虫类样本尺寸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可分别测量所述样本的长度和宽度的横向刻度线、纵向刻度线,底板上还垂直设有用于对所述样本的高度进行测量的测量杆,测量杆上下间隔设有水平刻度线。在...
翟仙敦赵琳琳张振秦豪杰莫耀南柴新伟
文献传递
一种多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多肽,是从北豹蛙皮肤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即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刘宁翟仙敦王帅宝张学智
文献传递
一种单眼伪盲自动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眼伪盲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输入单元、3D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处理器控制3D显示单元向测试者播放上、下半高或左、右半宽的,背景一致、观察目标存在差异的图片,并通过输入单元获取测试者的反馈信息,进而对...
秦豪杰翟仙敦潘新民徐国辉张振莫耀南赵琳琳柴新伟
文献传递
大鼠死后肝、脾、肾电导率与早期死亡时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测定24 h内不同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大鼠肝、脾、肾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研究不同器官EC与早期PMI的关系。方法将45只SD大鼠采用颈椎脱臼的方法处死后保存于25℃的环境中,分别于死后0、3、6、9、12、15、18、21、24 h取大鼠肝、脾、肾组织,用去离子水制成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浸渍液,测定不同器官浸渍液的EC值,分别建立不同器官EC值与PMI的回归方程,分析大鼠死后不同器官组织EC值与早期PMI的关系。结果大鼠死后24 h内,肝、脾组织EC值与PMI的关系用一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以肝组织最好,脾组织次之,而肾组织的EC值在24 h内变化规律不显著。肝、脾EC与早期PMI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大鼠死后,肝、脾两种组织的EC值与PMI相关性较好,均可用于早期PMI推断。
郑哲翟仙敦夏志远赵琳琳李永林莫耀南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死亡时间电导率
肝脏电导率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研究不同死亡时间(PMI)大鼠肝脏浸渍液电导率(EC)及其相关化学小分子的含量与晚期PMI的关系,从而探讨应用组织EC推断PMI的可能性以及EC的内在变化机制。方法 选用48只成年健康无病原体SD大鼠,在同一时间处死后保存于25℃左右的恒温环境中,分别于死后7 d内提取大鼠肝组织并制成匀浆浸渍液,测定浸渍液EC及其常见小分子(电解质、微量元素、无机氮)的含量,并分析肝组织EC、导电小分子以及PMI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死后7 d内,随着PMI的延长,肝脏的EC明显增加,钙离子、镁离子、无机磷、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也随着PMI的增加而明显增加R^(2)=(0.93~0.99)。钾离子和尿酸的含量随着PMI的延长而上下波动,其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1 d后,没有检测到钠离子和氯离子。此外,钙离子、镁离子、无机磷、尿素氮和肌酐与EC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7~0.98)。结论 利用EC和多种肝脏化学小分子的含量变化来推断晚期PMI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且,这些化学小分子含量的变化也可能有助于理解死后肝脏分解过程中EC增加的微观机制。
郑哲徐倩南翟仙敦秦豪杰莫耀南
关键词:死亡时间电导率肝脏
大鼠死后不同组织电导率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测定不同死亡时间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电导率,研究不同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于25℃恒温条件下,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和7d提取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四种组织器官与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浸渍液,测定各组织器官浸渍液EC值;分析其EC值与PMI的关系,建立与PMI关系的回归方程;比较大鼠死后四种组织器官EC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组织器官腐败进程。结果死后1d内骨骼肌与脑组织EC无显著变化,2~7d快速增加;而肝、肺EC值在1d内已开始增加,且2~7d内均快速上涨。四种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用三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肝的相关系数最高,R^2=0.96,且四种组织器官的EC值在不同的PMI区段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结论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EC与PMI相关性均较好,测定尸体组织器官EC有望成为法医实践中PMI推断的有效方法。
郑哲翟仙敦夏志远赵琳琳莫耀南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死亡时间推断电导率骨骼肌
印记基因H19上游高甲基化区SNPs多态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的DNA甲基化标记和SNPs联合检测技术,并用于H19基因上游高甲基化区两组SNPs群体遗传学检测。方法用PCR-DGGE技术对232例武汉汉族无关个体H19基因上游启动子区H19FR1和H19FR2单倍型进行检测;同时选用两种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msRE)HpaⅡ和HhaⅠ,检测H19FR等位基因亲代来源。结果H19FR1区检出5种单倍型、9种表型组合,其个体识别能力(DP)、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803、0.58和0.322;H19FR2区检出2种单倍型、3种表型组合,其DP、PIC和PE值分别为0.626、0.37和0.162。测序结果显示,片段H19FR1含有a7342g、a7357g和g7547a 3个SNPs与1个g7351c点突变;H19FR2仅含a8097g 1个SNP。msRE HpaⅡ或HhaⅠ可消化个体母源等位基因,PDP-DGGE分析仅能检测到父源等位基因。结论PDP-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DNA甲基化标记和SNPs联合分析技术,其在进行多态性分型同时还可以确定等位基因的亲代来源,具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林晓燕黄代新翟仙敦林宇新李小廷杨庆恩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印记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主动脉夹层破裂误诊猝死4例被引量:1
2012年
1案例报告 案例1:魏某,女,41岁,因“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d加重1d”就诊。查体:颈部及双肩部压痛明显,胸骨柄右侧第3肋骨处压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少量返流,二尖瓣少量返流。诊断:颈椎病、
官玲翟仙敦闫雷潘新民李凡莫耀南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猝死误诊医疗纠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