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树森

作品数:357 被引量:813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140篇会议论文
  • 5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3篇冶金工程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7篇高炉
  • 50篇炉缸
  • 39篇炼铁
  • 34篇热风炉
  • 32篇数值模拟
  • 32篇值模拟
  • 31篇布料
  • 30篇炉底
  • 26篇炉顶
  • 26篇高炉炉缸
  • 25篇炉缸炉底
  • 24篇无钟炉顶
  • 24篇冷却壁
  • 22篇数学模型
  • 21篇煤气
  • 19篇中间包
  • 19篇传热
  • 18篇燃烧
  • 15篇铜冷却壁
  • 14篇顶燃式

机构

  • 337篇北京科技大学
  • 20篇北京首钢国际...
  • 16篇酒钢集团
  • 11篇酒泉钢铁(集...
  • 9篇首钢集团
  • 8篇宣化钢铁集团...
  • 7篇中冶京诚工程...
  • 5篇首钢股份公司...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北京中冶设备...
  • 2篇安阳钢铁集团...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马鞍山钢铁股...
  • 2篇山西太钢不锈...
  • 2篇北京钢铁设计...
  • 2篇北京北科亿力...
  • 2篇攀钢集团西昌...
  • 2篇通达耐火技术...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52篇程树森
  • 51篇赵宏博
  • 28篇张福明
  • 26篇潘宏伟
  • 23篇杜鹏宇
  • 23篇滕召杰
  • 22篇胡祖瑞
  • 21篇程子建
  • 19篇李洋龙
  • 18篇牛群
  • 17篇郭靖
  • 16篇陈川
  • 15篇吴桐
  • 13篇李欣
  • 13篇毛庆武
  • 12篇李积鹏
  • 11篇赵国磊
  • 11篇余松
  • 10篇张丽英
  • 10篇钱世崇

传媒

  • 34篇钢铁
  • 25篇钢铁研究学报
  • 1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3篇炼铁
  • 8篇中国冶金
  • 8篇过程工程学报
  • 8篇第十四届全国...
  • 6篇第五届宝钢学...
  • 5篇炼铁技术通讯
  • 5篇工程科学学报
  • 5篇2007中国...
  • 4篇钢铁研究
  • 4篇第10届全国...
  • 3篇炼钢
  • 3篇2007年中...
  • 3篇2010中小...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第九届冶金工...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烧结球团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29篇2017
  • 12篇2016
  • 27篇2015
  • 22篇2014
  • 28篇2013
  • 28篇2012
  • 24篇2011
  • 39篇2010
  • 27篇2009
  • 28篇2008
  • 18篇2007
  • 16篇2006
  • 8篇2005
3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炉冷却水温差及热负荷在线监测系统开发
本文分别从检测设备测量精度、稳定性和维护方面分析了早期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两种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温度传感器构成的温度检测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对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两种改进的高炉冷却水温差及热负荷在线监测系统:(有线)...
宋小鹏程树森赵宏博霍守峰
关键词: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检测系统高炉冷却
文献传递
利用数学模型分析高炉回旋区的优化操作
本文提出了回旋区的两个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力学因素和高炉中燃烧反应对风口回旋区影响,静态模型比较准确地预测了高炉回旋区深度,动态模型可以详细描述鼓风速度改变时,回旋区深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模型揭示了高炉回旋区形成和变...
郭靖程树森
关键词:风口回旋区数学模型富氧鼓风加湿鼓风
文献传递
LF喂铝线过程参数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在铝镇静钢LF精炼过程中,准确控制钢水中的酸溶铝含量及氧含量,同时减少铝线消耗对钢铁企业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建立了LF喂线过程中,铝线在钢液中熔化的一维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喂线速度、铝线直径以及钢液过热度对铝线熔化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喂线速度和钢液过热度对铝线喂入深度影响较大,在高过热度时应选用较粗的铝线以较低的喂线速度进行喂线.
张鹏程树森陈川
关键词:铝镇静钢精炼喂线传热
一种高温熔渣物理化学方法热量回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熔渣物理化学方法热量回收的装置,属于冶金炉渣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温熔渣导流器、金属圆筒、固体渣回收仓、煤粉喷枪及煤粉输送管道、液态水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喷枪及输送管道和煤气热量回收仓,金属圆筒位...
程树森梅亚光张丽英牛群徐文轩牛卫军吴昊张福明
文献传递
顶燃式悬链线热风炉高风温低氮燃烧技术被引量:9
2021年
如何同时保证高输出风温和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热风炉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对山西建龙1#高炉配套的顶燃式悬链线热风炉进行了研究分析,证明通过合理配置燃烧器和蓄热体格子砖,优化热风炉烟气流场分布,提高蓄热体换热效率,降低热风炉拱顶温度和输出风温温差等技术途径,可实现顶燃式悬链线热风炉高输出风温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双重目的。
魏前龙葛利军刘世聚符政学程树森王龙飞刘力铭
关键词:高风温低氮燃烧烟气流场
低钛烧结矿还原粉化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国内某厂生产的低钛烧结矿可用于2 500 m3高炉冶炼,强度指标达到普通烧结矿水平,但其低温还原粉化率仍比普通烧结矿高40%以上,还原粉化机理尚不明确。通过分段测试低钛烧结矿的还原粉化率并进行矿相分析,结果发现:低钛烧结矿中的赤铁矿-气孔结构是产生裂纹的源头,铁酸钙熔蚀结构是主要粘结相,但此结构中有许多细小裂纹,裂纹沿程存在许多赤铁矿晶粒,其还原速率较快且易形成交叉网状裂纹,使粘结相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致使烧结矿还原粉化性能差。
白永强程树森
关键词:低温还原粉化率
大高炉炉缸炉底长寿探讨
当前性能优良的炉缸炉底耐火材料直接与高温液态渣铁接触,不可避免的受到侵蚀.仅仅以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而实现高炉长寿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渣铁壳形成的条件和环境,阐述高炉炉缸炉底长寿的关键是能够在炉缸炉底砖衬热面形成较为稳...
李洋龙程树森程子建高建民
关键词:炼铁工业使用寿命
文献传递
利用数学模型分析高炉回旋区的优化操作
提出回旋区的两个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力学因素和高炉中燃烧反应对风口回旋区影响,静态模型比较准确地预测了高炉回旋区深度,动态模型可以详细描述鼓风速度改变时,回旋区深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模型揭示了高炉回旋区形成和变化的规...
郭靖程树森
关键词:风口回旋区数学模型富氧鼓风加湿鼓风
文献传递
高炉块状带矿石逐渐升温还原对料层透气性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模拟高炉块状带内矿石还原过程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根据实际高炉料层的运动升温及煤气成分的变化情况,设计了模拟矿石在高炉块状带行程的试验方法,建立了能够实时监测料层压差和矿石还原度的试验装置,给出了矿石逐渐升温还原对料层透气性影响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实测了某高炉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混合矿石在逐渐升温过程中的料层压差和还原度变化,得出逐渐升温还原后的粉化指标和料层压差增加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原有的低温还原粉化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合用于判断高炉整个块状带内矿石还原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更有利于评价矿石性能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试验还研究了原始粒径、还原失重、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加热、转鼓、泡水对矿石粉化程度的影响。
赵宏博程树森白永强马金芳万雷王尉平
关键词:高炉还原粉化透气性
CSP流程低碳铝镇静钢铸坯碳覆夹杂物析出行为
2016年
在使用CSP工艺生产低碳或超低碳钢时,在铸坯中,特别是铸坯宽面的中心经常观察到相当数量的微米级碳覆夹杂物。通过对CSP流程不同的钢种铸坯取样,研究了这类夹杂物的结构特点和析出机制。指出碳覆夹杂物呈双层结构,外面包裹一层富碳层、中心为钙铝酸盐或含CaO的复合夹杂物。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这层富碳物质并非CaC_2。通过对比球墨铸铁中球状石墨的形成条件,指出CSP铸坯中存在冷却速度快、S元素含量低、加钙处理后促球化元素Ca、Mg含量相对较高,有大量夹杂物作为形核核心等促进碳覆夹杂物析出的有利条件。C为易偏析元素,在低碳或超低碳钢铸坯凝固过程中液芯中C含量的升高,能够析出球状的碳覆夹杂物。并指出由于碳覆夹杂物的析出,中心钢基体C含量降低,碳覆夹杂物析出能够减轻铸坯凝固过程中C元素的偏析程度。
郭靖程树森李积鹏颜坤梅亚光
关键词:偏析CSP流程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