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伟
- 作品数:56 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采用Pringle法制作HIRI模型。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各组血清H2S的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LP含量;丙二醛、谷胱苷肽测定试剂盒测定肝组织MDA、GSH含量。结果各实验组H2S、ALT、ALP、MDA和AI水平较SO组明显升高,GSH水平则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受NaHS干预后的ALT、ALP、MDA和AI水平与相同时相组比较明显下降,H2S、GSH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H2S与ALT、ALP、MDA、AI和GS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0、0.87、0.89和-0.77(P<0.01),说明H2S与其他指标高度相关。结论内源性H2S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在HIRI过程中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对肝细胞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 张伟樊海宁秦伟邓勇张永健于宏伟
-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气体信号分子硫氢化钠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疝补片大小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疝补片大小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0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中补片选择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腹股沟疝共30例,术前应用该技术测量联合肌腱上方2 cm(横断位定点)处至上耻骨支的骨膜的距离,结合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的距离(体外测量),预判术中使用补片大小,并与术中实际应用的疝补片大小进行对比。结果术前与术中2组数据关于联合肌腱上方2 cm(横断位定点)处至上耻骨支的骨膜的距离的测量的比较[(7.603±0.299)cm比(7.536±0.27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非常准确的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前判断腹股沟疝患者在该手术中所需要的适合自己腹股沟区情况的疝补片的尺寸。
- 杨思阔秦伟戴勇
- 关键词:疝修补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高原肝包虫胆漏的临床研究
- 秦伟党宝宝李晓峰杨生虎韩云董晋耿兴隆张鹏飞
-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在治疗肝包虫过程中,传统的手术方式在判断有无胆漏口或隐匿性胆漏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对部分胆漏者如术中处理不当,如缝线过浅或拉力较大易撕裂外囊...
- 关键词:
- 关键词:包虫病人兽共患病
- 胃肠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10年
- 吴桂堂王海久秦伟
-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不足国际糖尿病联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胰岛素抵抗
- 肝纤维化与TGF-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晚期的组织学变化,是一种在损害因子持续作用下渐进的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加为特征,同时伴有肝实质的广泛破坏、再生,导致肝小叶和肝血管结构的紊乱,
- 党宝宝董晋秦伟楮筱玫
-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组织学变化肝星状细胞肝病晚期病理过程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30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03月至2011年01月期间30例经脐单孔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3例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例中转开腹,余26例成功完成单孔LC,所有病例未放置引流,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天出院,随访3-6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对单孔LC所带来的美容效果积极肯定。结论:经脐单孔LC是安全可行的,但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同时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其美容效果肯定,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推广。
- 汪庚申秦伟王海久张威庆周瑾程燕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美蓝试验在复杂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总管注射美蓝检查能否减少复杂包虫内囊摘除术后残腔胆漏的发生。方法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复杂肝包虫病37例,行内囊摘除后采用经胆总管注射美蓝稀释液的方法观察残腔胆漏的部位并予以缝扎修补,观察术后7d内是否出现胆漏。结果行术中美蓝注射的病例,其中9例显性胆漏、15例隐性胆漏均予以缝扎修补,13例无胆漏者未行处理,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术后胆漏。结论术中美蓝试验可明显降低复杂肝包虫术后残腔胆漏的发生,且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 任利秦伟邓勇樊海宁王海久
- 关键词:棘球蚴病手术后并发症美蓝
-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nm23-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150例,另选择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77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浸润情况,辨别肿瘤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
- 杨立平李晓峰秦伟戴勇党宝宝杨生虎韩云耿兴隆董晋
- 关键词:结直肠癌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NM23-H1
- 奥沙拉秦钠治疗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奥沙拉秦钠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奥沙拉嗪钠组42例、柳氮磺吡啶42例,分别给予奥沙拉嗪钠、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奥沙拉嗪钠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5.24%(40/42),柳氮磺吡啶组为83.33%(3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奥沙拉嗪钠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柳氮磺吡啶组为78.57%(33/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P<0.05)。奥沙拉嗪钠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中上腹部不适、烧心、恶心发生率均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均<0.05);柳氮黄吡啶组除上述消化道反应外,还出现白细胞减少3例、转氨酶升高3例,皮疹4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奥沙拉嗪钠组复发4例(9.50%),柳氮黄吡啶组复发13例(3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结论奥沙拉嗪钠治疗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柳氮黄吡啶,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 杨生虎秦伟韩云李晓峰党宝宝杨立平董晋
- 关键词:结肠炎柳氮磺吡啶
- 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J对照组和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 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 关键词:茵陈蒿汤梗阻性黄疸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