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玉川

作品数:267 被引量:1,1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0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水利工程
  • 30篇天文地球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7篇泥沙
  • 36篇水流
  • 21篇数值模拟
  • 21篇值模拟
  • 18篇波浪
  • 17篇水槽
  • 16篇床面
  • 15篇船坞
  • 14篇渗流
  • 14篇输沙
  • 14篇弯道
  • 13篇泥沙运动
  • 13篇河道
  • 12篇水动力
  • 11篇数学模型
  • 11篇水沙
  • 10篇河流演变
  • 8篇有限元
  • 8篇振荡流
  • 8篇水流泥沙

机构

  • 267篇天津大学
  • 15篇交通运输部天...
  • 10篇黄河勘测规划...
  • 9篇中交第一航务...
  • 6篇清华大学
  • 4篇长沙交通学院
  • 4篇黄河勘测规划...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广东省水利水...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香港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船第九设计...
  • 3篇江西省水利规...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水利部海河水...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267篇白玉川
  • 77篇徐海珏
  • 50篇许栋
  • 20篇及春宁
  • 19篇杨树青
  • 14篇蒋昌波
  • 12篇黄哲
  • 11篇冀自青
  • 8篇宋晓龙
  • 7篇赵子丹
  • 7篇张明进
  • 7篇杨燕华
  • 6篇顾元棪
  • 6篇张金良
  • 5篇张效先
  • 5篇曹永港
  • 5篇李岩
  • 5篇李彬
  • 5篇戴霞
  • 4篇张红武

传媒

  • 23篇水利学报
  • 17篇水力发电学报
  • 16篇泥沙研究
  • 1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0篇水利水电技术
  • 10篇港工技术
  • 7篇水科学进展
  • 7篇天津大学学报...
  • 7篇海洋通报
  • 6篇应用数学和力...
  • 5篇海洋学报
  • 5篇水资源与水工...
  • 5篇中国科学:技...
  • 5篇第八届全国泥...
  • 4篇力学学报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人民黄河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力学与实践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0篇2022
  • 13篇2021
  • 12篇2020
  • 16篇2019
  • 16篇2018
  • 25篇2017
  • 12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2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口近60年来潮流特征演化过程被引量:4
2019年
本文利用1962年、1986年以及2015年的三个典型年代的实测资料建立黄河口数学模型,并对河口潮流场和潮流特征进行模拟,借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潮调和分析,得到黄河口近60年潮流特征以及各个阶段的潮流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 1962年河口流场较为平整,有明显切变锋形态,该阶段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高流速区并且潮流在河口处呈现为往复流;(2) 1986年黄河三角洲岸线曲折多拐,从湾湾沟到清水沟滋生了多个小型高流速区群,并且潮流在滨海处呈现往复流的形态而在远海处为旋转流;(3) 2015年涨落潮时潮流在河口处形成明显的环流,此时在沿线凸出沙嘴处会形成3个明显的高流速区,并且潮流在大部分区域呈现旋转流而在河口东北向远海处部分区域呈现往复流的特征。
白玉川谢琦徐海珏
关键词:黄河口
波浪挟沙能力及航道骤淤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从理论上对波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进行了定义和推导,基于波浪的悬沙和挟沙机理,求得波浪作用下泥沙浓度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对河口海岸区域及航道的骤淤进行了研究,依据河口泥沙的骤淤形成和发生情况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大于水体极限含沙量型骤淤(绝对骤淤)、不平衡输沙型骤淤、风浪停止型骤淤以及异重流停顿型骤淤四种模式,并分别给出了4种骤淤模式的计算方法。分析表明,黄骅港附近海域与航道,属于不平衡输沙型骤淤、风浪停止型骤淤两种类型,黄骅港实际含沙量分布和航道骤淤情况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式。
白玉川张彬张胤祺徐海珏
关键词:骤淤航道
植物消浪护岸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对于在堤岸上种树消浪这一新的护岸工程,根据实际波浪要素和现有实验设备条件确定出几何比尺,选取桧柏树枝作为防浪树的模型,筛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纲分析,确定实验组次,对实验现象和数据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防浪林应有相当的宽度,才能起到预期的防浪护岸效果,防浪林过窄,可能会引起“共振”现象,并且斜坡的消浪效果好于平坡,对实际工程可起参考作用。
白玉川杨建民胡嵋黄本胜
关键词:植物消浪护岸
潮流和波浪联合输沙的理论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白玉川
文献传递
黄河下游高村-陶城铺河段边界阻力能耗与河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从河床边界阻力能耗角度研究河床形态调整规律,引入河床稳定性指标,探讨与边界阻力能耗率的相关性。以黄河下游高村至陶城铺河段为研究区域,采用实测资料、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基于不同年份河道地形,计算出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水力要素与边界阻力能耗率,分析河床形态调整过程及边界阻力能耗率响应,讨论了边界阻力能耗率与河床稳定性关系。结果表明:边界阻力能耗率沿程均值和波动强度随着流量增大而增大;阻力能耗率随着过水面积或宽深比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与河床稳定指标呈正相关关系,但能耗率趋近最小值时,河床也可能发生下限失稳。通过优化河床断面形态,维持河床稳定情况下寻求边界阻力能耗率最小,能够提高河槽的输水输沙能力。
白玉川李岩张金良白洋冀自清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床稳定性
广西钦州湾海域海床稳定性特征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综合钦州湾龙门站与近海区钓鱼台站长年历史观测资料和2003年7月的6个站点全潮观测资料,阐述了钦州湾的表层沉积物分布和钦州外湾典型位置沉积物组成状况,并结合钦州电厂建设规划,通过海床稳定性的概念和稳定性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钦州电厂取排水工程附近海域及钦州外湾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的海床稳定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稳定性理论能够反映实际,是可靠的,可以进一步作为钦州电厂相关模拟研究的基础。
白玉川廖世智
关键词:水动力泥沙
浅水方程大规模并行计算模拟城市洪水演进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求解溃坝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Riemann问题求解Godunov格式计算通量,通过空间分块划分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来加速运算,实现了城市洪水演进的精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建筑物在溃坝波波前到达初期所受水流荷载最大;受上游建筑物消波、蔽护作用,溃口下游建筑物所受荷载随至溃口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建筑物的存在使得溃坝波在城区传播速度减慢.并行测试表明,缓冲模式比非缓冲模式更适用于浅水方程大规模并行求解.目前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够实现对面积达400,km2的城区洪水演进进行实时仿真模拟,为滨河、滨海城市在受到溃坝、海啸等洪水威胁时的快速决策和应急疏散提供科学依据.
许栋PAyet David及春宁徐彬白玉川刘红波
关键词:洪水浅水方程溃坝并行计算
基于伯努利原理的通风抑尘煤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伯努利原理的通风抑尘煤仓结构,包括煤仓,所述煤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条形地基进行支撑,相邻条形地基之间形成来流通道;所述煤仓由隔板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隔板在人工作业区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煤仓的上部设置有若...
许栋张博曦及春宁杨海滔白玉川
文献传递
河口高含沙水流流动稳定性特征的研究
流动稳定性问题是一较为宽广的研究领域,涉及很多工程实际问题。层流转捩为紊流,是由于层流流动失稳所致.判断失稳与否,则采用流动稳定“中性线”和临界雷诺数的标准来判断,其对应的流动介质为清水,亦即单相的牛顿流体。对于高含沙水...
徐海珏白玉川
关键词:高含沙水流泥沙运动力学非牛顿流体
文献传递
泥质床面上波浪衰减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本文对泥质床面上波浪衰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 ,然后针对海河口淤泥 ,进行了波浪在泥床上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 ,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描述 ,并利用量纲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 ,建立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波浪衰减规律公式 .
白玉川胡世雄金玉石
关键词:波浪泥沙量纲分析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