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海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棘球蚴
  • 3篇绦虫
  • 3篇细胞
  • 3篇棘球绦虫
  • 2篇医学微生物
  • 2篇医学微生物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微生物学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发育学
  • 2篇细粒棘球绦虫
  • 2篇小鼠
  • 2篇小鼠体内
  • 2篇寄生虫学
  • 2篇继发性
  • 2篇包虫
  • 2篇包虫病
  • 2篇虫病
  • 2篇I

机构

  • 15篇青海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作者

  • 15篇白海燕
  • 10篇赵海龙
  • 10篇曹得萍
  • 4篇双杰
  • 3篇李萍
  • 3篇刘彦平
  • 3篇樊海宁
  • 2篇马淑梅
  • 2篇高翔
  • 2篇李超群
  • 2篇唐超群
  • 1篇王虎
  • 1篇永胜
  • 1篇芦殿香
  • 1篇黄欣
  • 1篇耿排力
  • 1篇李伟
  • 1篇廖博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2篇青海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细胞色素B行青海藏区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分子标记重新分析流行于青海高原的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学。方法 PCR方法扩增CYTB基因,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碱基通过ClustalX软件比对,构建贝叶斯进化树。结果流行于青海地区的棘球绦虫大部分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聚在一枝,有四个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AB018440)聚在一枝。结论大部分棘球绦虫基因型属于细粒棘球绦虫G1型,其基因型各不相同,具有多样性。
毋德芳樊海宁赵海龙白海燕曹得萍
关键词: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细胞色素B
藏药中金属铜对继发性棘球蚴病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和天竺黄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探讨——药物治疗感染棘球蚴的小鼠后其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感染棘球蚴小鼠给予藏药、自然铜及其它药物治疗90d后,剖杀小鼠眼球获取小鼠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结果治疗90d后,小鼠血清IL-2、IL-6和Ig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IgE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治疗棘球蚴病的疗效指标。
曹得萍白海燕赵海龙
关键词:藏药金属铜棘球蚴病细胞因子
细粒棘球绦虫在人体内棘球蚴原头节、囊壁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初步掌握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原头节、囊壁)在中间宿主人体内蛋白质表达情况。方法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棘球蚴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表达谱,进一步利用2DE和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对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构成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结果在原头蚴、囊壁组织的双向电泳图中,各蛋白点通过MALDI-TOF-MS检测,原头蚴和囊壁分别有40个蛋白质点和8个蛋白质点得以初步鉴定,包括有:(1)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2)代谢相关酶类:苹果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脯氨酸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类胡萝卜脱氢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3)物质转运相关蛋白:载脂蛋白A-I;(4)应激反应蛋白(HSP70,HSP20相关蛋白)。结论初步鉴定了寄生人体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组织中的部分蛋白质点,其中,原头蚴中共有40个蛋白点,囊壁中有8个蛋白点。这些蛋白可能与细粒棘球蚴运动、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方面有关。
曹得萍樊海宁毋德芳白海燕赵海龙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囊壁蛋白质表达谱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性粒细胞[Ca^(2+)]_i及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a2+]i及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方法 HAPC患者30例(HAPC组),世代居住的健康者29例(健康组),分离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两组细胞各添加fMLP(终浓度为0、0.001、0.01、0.1、1、10μmol/L)及PMA(终浓度为0、10、20、30、40、50μmol/L)后,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法检测两组中性粒细胞内[Ca2+]i;ELISA法检测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 fMLP终浓度为0.1、1、10μmol/L时,健康组中性粒细胞[Ca2+]i分别为(223.6±34.6)、(260.7±30.0)、(316.6±53.8)nmol/L;HAPC组分别为(203.2±25.6)、(235.5±35.9)、(278.1±47.1)nmol/L,两组比较,P<0.05或<0.01。fMLP终浓度为0.1、1、10μmol/L时,健康组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分别为(81.3±16.9)、(97.6±23.7)、(119.5±33.8)pmol/(10-6个细胞·30 min);HAPC组分别为(72.0±16.9)、(83.6±15.3)、(102.9±26.3)pmol/(10-6个细胞·30min),两组比较,P<0.05或<0.01。PMA终浓度为30、40、50μmol/L时,健康组中性粒细胞[Ca2+]i分别为(224.9±33.1)、(326.7±45.3)、(646.9±78.1)nmol/L;HAPC组分别为(205.5±26.3)、(293.9±52.6)、(567.9±103.1)nmol/L,两组比较,P<0.05或<0.01。PMA终浓度为30、40、50μmol/L时,健康组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分别为(258.2±25.1)、(327.3±38.5)、(383.1±36.7)pmol/(10-6个细胞·30 min);HAPC组分别为(213.8±36.3)、(291.3±50.5)、(337.2±36.0)pmol/(10-6个细胞·30 min),两组比较,P<0.01。结论高原缺氧降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ADPH活性及[Ca2+]i浓度升高幅度。
永胜双杰芦殿香赵海龙白海燕耿排力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性粒细胞细胞内钙离子
浅谈藏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各地藏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藏医药方面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紧迫,大力培养优秀的藏医药学人才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但藏医药专业西医课程教学中也遇到了师生语言交流障碍、学生学习方法单调、学习动机不明确等问题。本文探讨藏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白海燕刘彦平李萍
关键词:藏医药医学免疫学教学
青南高原女性人群包虫病的感染调查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应用血清学方法PVC-Dot-ELISA,便携式B型超声诊断仪和X线对青海南部高原女性人群的包虫病的感染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流行区女性人群包虫病抗体血清学阳性率达16·85%(294/1745)(PVC-Dot-ELISA),患病率达9·97%(174/1745)(影像学)。提示青南高原地区女性人群是包虫病的高风险人群之一,应重视牧区女性人群包虫病的防治工作。
马淑梅王虎赵海龙曹得萍白海燕
关键词:女性人群包虫病
盐酸维拉帕米对继发性包虫病小鼠体内棘球蚴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盐酸维拉帕米和阿苯达唑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小鼠继发性包虫病的疗效,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对棘球蚴的作用机理。方法小鼠随机分成维拉帕米和阿苯达唑单用药组、维拉帕米+阿苯达唑用药组、对照组。给药治疗90 d后,解剖小鼠,取棘球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盐酸维拉帕米和阿苯达唑单独及联合应用90 d后,棘球蚴生长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7.2%、43.4%和56.6%,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盐酸维拉帕米对小鼠棘球蚴组织损伤严重。结论盐酸维拉帕米联合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其效果比使用二者单独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效果好。
曹得萍白海燕赵海龙
关键词:盐酸维拉帕米阿苯达唑
利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分析青海藏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囊型包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且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旨在分析流行于青南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及基因多态性。方法本文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OXⅠ)分子对收集到的流行于青海省的59例包虫病样本进行测序。总计71条序列(其中12条来自GenBank)碱基通过Clustal X软件比对,构建贝叶斯进化树。结果流行于青海省包虫病样本大部分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聚在一枝,还有三个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AB018440)聚在一枝。虽大部分棘球绦虫基因型属于G1型,但各自的基因型各不相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比我们想象复杂。
曹得萍樊海宁毋德芳赵海龙白海燕
关键词:系统发育关系
基于认证背景下《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组在2018年春季学期对本学院2015级临床检验本科班的《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从优化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善考核体系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方法本研究对医学院2015级临床检验本科班《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讲授方法、课堂作业、实验课学习方法、期末考试试题的类型及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改革。结果通过与学生座谈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整个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思考问题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专业英语能力。结论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值得在其它专业寄生虫学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曹得萍白海燕双杰唐超群李超群
关键词:教学改革
青南高原人体棘球蚴mtDNA基因多态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检测分析青南高原人体棘球蚴mtDNA基因型。方法对从青海玉树、果洛、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收集的63个人体棘球蚴分离株,运用线粒体DNA的coxⅠ、nadⅠ、atp6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线粒体DNA特异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 1)63个人体细粒棘球蚴分离株均为普通羊株(G1);2)结果所得的9个基因型中有3个为青南高原地区所特有的基因型。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南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青南高原又存在细粒棘球绦虫独特的核苷酸变异。
赵海龙曹得萍黄欣白海燕李伟廖博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