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7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随访患者,以甲状腺球蛋白增高阈值>10ng/ml为标准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5),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BS),同时以99mTc-depreotide作为显像剂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肿瘤/非肿瘤(T/NT)比值,进行定量分析。比较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4.45±0.44和2.14±0.51;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13±0.21和1.42±0.16。两种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45%、50.00%、87.04%和81.82%、80.00%、81.48%。结论: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可提高诊断分化型甲癌转移灶灵敏性,但特异性低于131I全身显像,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可作为Tg、131I全身显像等分化型甲癌随访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 白永利迟达超阎立昆王林董丽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 ^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实验组。24例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尿中的香草基苦杏仁酸含量均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患者以^(131)I-MIBG(间碘苄胍)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定位诊断,同时以^(99)Tc^m-octreotide为显像剂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肿瘤/非肿瘤(T/NT)比值。比较^(99)Tc^m-oct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及^(131)I-MIBG全身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Tc^m-octreotide显像和^(131)I-MIBG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0.43)和(5.35±0.32),P<0.05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0.18)和(1.26±0.25),P>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9.47%、86.48%、88.23%、85.00%和100%、84.21%、91.89%、85.71%、100%。结论:^(99)Tc^m-octreotide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低于^(131)I-MIBG全身显像,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准确性无一致性,^(99)Tc^m-octreotide显像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效补充。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估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检查,以间碘苄胍(~(131)I-MIBG)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比较CT扫描、~(131)I-MIBG全身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出阳性病灶37个,采用CT、SPECT、SPECT/CT三种方法检出阳性病灶数分别为29、31、36个;以手术病理为金指标,对比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81.81%、86.00%、86.20%、85.71%,96.55%、85.71%、92.00%、90.32%、94.73%和100%、87.50%、96.00%、94.44%、100%。结论: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和~(131)I-MIBG全身平面显像,是目前诊断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而CT具有扫描速度快定位准确特点,SPECT对于了解全身病灶分布优势明显,这两种显像方法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SPECT/CT
- 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法用于观察骨质代谢异常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法在早期发现骨代谢异常中的价值。方法:63例乳腺癌患者按化疗方案分为ET(表阿霉素、艾素)组和ECT(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艾素)组。在治疗前、化疗3疗程、6疗程后,分别进行骨显像和骨密度(BMD)值测量。利用感兴区技术获取骨显像的腰椎、股骨计数并和全身计数进行对比(LRC/WRC、FRC/WRC),以及半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和骨密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ET组治疗前、化疗3个疗程、6个疗程后患者腰椎、股骨BMD值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腰椎、股骨放射性计数比值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ECT组治疗前、3个疗程、6个疗程后患者腰椎、股骨BMD值、放射性计数比值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法在发现骨代谢异常方面要早于骨密度法。该方法对存在高风险因素患者可能引发的骨代谢异常的早期发现有临床应用价值,是骨密度法的有益补充。
- 白永利迟达超阎立昆
- 关键词:核素骨显像骨密度骨质代谢
- ^(99m)Tc-甲氧异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异腈(MIBI)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患者,以甲状腺球蛋白增高阈值>10ng/ml为标准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BS),同时以^(99m)Tc-MIBI作为显像剂行核素肿瘤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放射性(T/NT)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99m)Tc-MIBI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m)Tc-MIBI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0.43和5.35±0.32,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0.18和1.26±0.25,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24.52%、64.28%、32.83%和92.45%、57.14%、85.07%。结论:^(99m)Tc-MIBI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及准确性均低于131I全身显像,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99mTc-MIBI显像可作为131I全身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方法的有益补充。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唑来膦酸钠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代谢影响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唑来膦酸钠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代谢影响,探讨唑来膦酸钠在早期预防乳腺癌患者发生骨代谢障碍及抑制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85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均手术治疗,且术后常规行6个疗程的化疗,无骨转移病例。对照组:28例化疗后接受中药治疗;来曲唑组:30例化疗后继续服用来曲唑2.5mg/d;来曲唑+唑来膦酸钠组:27例患者化疗后除服用来曲唑2.5mg/d外,使用唑来膦酸钠注射液4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min,每4周为1个疗程。6个月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三组乳癌患者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进行测定,用SPETCT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雌激素(E2),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来曲唑组与对照组病人的BMD、E2、血清Ca、P指标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ALP明显上高(P<0.05);来曲唑+唑来膦酸钠组与来曲唑组比较,BMD、血清Ca、P指标明显升高(P<0.05),ALP降低(P<0.05)、E2未见明显变化(P>0.05);来曲唑+唑来膦酸钠与对照组比较,ALP、E2指标明显降低(P<0.05),BMD明显升高(P<0.05),血清Ca、P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唑来膦酸钠组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对接受来曲唑治疗引起的骨代谢障碍早期防治疗效明显,且对骨转移发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 白永利马超
- 关键词:唑来膦酸钠乳腺癌骨质代谢骨转移瘤
- 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影响的研究
-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方案对乳癌术后患者骨代谢影响的差异,探讨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代谢异常及诊断骨质疏松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下接受化疗的乳癌术后患者60例,按临床化疗方案分为ET(E表阿霉素、...
- 白永利
- 关键词:化疗药物乳腺癌骨代谢
- 文献传递
- ^99mTc-MIBI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疑似PHPT患者^(99m)Tc-MIBI显像、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结果,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三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术后病理证实,57例患者^(99m)Tc-MIBI显像与血清PTH测定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49%(80.85%)、50.00%(80.00%)、84.42%(80.70%);^(99m)Tc-MIBI显像与B超检查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49%(76.60%)、50.00%(70.00%)、84.21%(75.44%)。结论:^(99m)Tc-MIBI显像对PHPT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高于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结果,但特异性较低。^(99m)Tc-MIBI显像联合血清PTH测定及B超可以提高PHPT的诊断准确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药物对乳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为化疗引起的继发性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下接受化疗的乳癌术后患者120例,按不同的化疗方案T(艾素),ET(表阿霉素、艾素),ECT(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艾素)分为3组,每组30例。另外30例未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及股骨近端行骨密度(BMD)测定,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钙(Ca),放免法测定骨钙素(BGP)等生化指标。结果:4组乳腺癌患者的腰椎、股骨BMD值、ALP、BGP、尿Ca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经方差分析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后3组病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腰椎BMD、股骨BMD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3化疗组下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3化疗组间生化指标比较,除T组与ET组ALP指标无明显变化外(P>0.1),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结论: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质代谢存在明显不良影响,表现为骨吸收增高,骨质丢失增多,术后联合应用化疗药物与单一用药比较可明显加重乳癌患者的骨质丢失程度,提示乳癌术后患者接受化疗会使继发性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增高,应给予早期干预。
- 白永利左书耀王林马超
- 关键词:化疗乳腺癌骨密度碱性磷酸酶骨钙素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无创定量评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近年冠心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微循环系统,还需要借助冠状动脉功能学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目前,针对CMVD的无创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综述了CMVD无创定量评估指标、常用冠状动脉扩张剂及心肌声学造影、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基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导出的微循环阻力指数等技术在评估微循环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CMVD无创定量评估技术的认识。
- 张骥程功李文豪张雪梅白永利方纬许百灵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